儿童安全防护知识-怀孕前知识
儿童安全防护知识
一、惕家中,那些易被忽略的安全隐患
在很多家长看来,家本是最安全最可靠的地方,但如今才发现,原来最安全的家也是“危机四伏”,那么家中到底有哪些易被忽视的“儿童杀手”呢?据全球儿童安全组织的《儿童家居用品安全报告》称,在家庭中,家长一定要对以下这十大隐患来一次彻底的检查。

52IJ母婴教育育儿知识配图
绳索
你的孩子是否也曾在窗帘后玩过捉迷藏?你是否曾意识到,环绕的百叶窗上的吊绳可能使孩子绕颈并导致窒息?
据调查:每年约有500名美国儿童因为绳索窒息死亡,大多是4岁以下的孩子。对孩子而言,危险的绳索包括:窗帘拉绳、落地灯电线、未固定的电话线、电脑接线等。此外,玩具上超过7英寸(约合18厘米)的拉线、带子也很危险,尽量不要给4岁以下的孩子玩。
浴缸
在家中的大浴缸内泡澡,不管是对大人还是小孩而言具有相同的诱惑。然而,调查显示,在家中溺水身亡的孩子中,80%在4岁以下。专家称,1英寸(约合2.5厘米)深的水就足以淹死孩子。也许你不信,但想象一下,如果孩子单独走到湿滑的浴缸,面朝下摔在浴缸里的话,这一点点水也会致命。因此,孩子在浴缸洗澡时,父母必须始终在孩子身边,哪怕接个电话的功夫都有可能发生意外。
玩具
在你把玩具递给孩子,尤其是一些色彩鲜亮类似糖果的玩具时,有没有想到孩子可能把它吞下去?每年大约有160名儿童因为气管异物导致窒息死亡。容易发生窒息的小物件包括:硬币、小珠子、气球、糖果、坚果、葡萄、爆米花等。此外,童车上的小零件也是导致儿童窒息的隐患。
桌布
也许你习惯了用长桌布来装饰饭厅,但当你还在厨房忙着烧最后一道菜时,你是否想到这样的画面:嘴馋的孩子为了已经摆上桌的美味拉扯桌布?其实,类似的危险并不仅仅在长桌布。孩子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迸发的想象力和执行力是大人难以想象的。
碗橱如果不稳,孩子攀爬时容易砸伤;热水瓶如果放置不当,孩子可能在找水喝时打翻;墙面电视如果固定不牢,可能从墙上砸下来。因此,此类家具最好设法固定。较重的东西应该放在较低的架子或橱柜较低抽屉中,不要将遥控器、糖果或玩具放在家具顶端,以免孩子为了找东西弄翻家具。
窗户
靠着窗台欣赏窗外风景,对大人来说非常惬意。然而,当窗口发生的坠楼惨剧一再出现后,你是否应该重新检视一下,做一些应对之策。窗户边不要放置家具,以防孩子攀高,从窗户跌落,发生意外。此外,务必保证窗纱严密,最好有儿童锁定装置。
床上用品
毛绒绒的靠枕、蓬松柔软的被褥,弹簧床垫可以使婴儿床看上去很温暖、舒适。但是这些舒适柔软的床上用品,很可能在宝宝,尤其是新生儿,睡觉时堵住他的脸部,使他无法呼吸甚至出现窒息。尽管1991年美国倡议的“安全睡眠”运动,使得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是,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调查发现,在美国每年仍有900名左右的新生儿因使用过大过软的床上用品而出现窒息。
给宝宝使用较硬的床垫,床罩和床单要紧紧裹在床垫上。最好不要给1岁以内的小宝宝使用枕头、靠垫、弹簧床垫,或在他的婴儿床上摆放毛绒玩具。宝宝睡觉时,不要给他使用过大、过软的被子。可以让他使用大小合适的睡袋,或者使用婴儿专用的小毯子,并把毯子的三边紧紧压在床垫下面,形成一个小睡被。
插座
插上电源,电视里便会出现美妙的图画和声音,这在孩子看来充满神奇色彩。两孔或三孔的电源插座,如果没有保护装置,一旦孩子将手指伸进去,或拿着金属棒伸进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许多家长早已注意到这个问题,在家中位置较低的插座上都安装了保护盖。但一些临时使用的拖线板是否也使用了保护装置呢?其实,最稳妥的做法是,只要是大人没时间,要留孩子一个人在客厅,最好关闭客厅所有电器的电源。
家电
每个孩子的脑子里,其实都藏着十万个为什么。看到电扇,孩子会忍不住伸手去摸一摸;看到吸尘器,孩子也会动手去试一试;对煤气灶喷出的蓝色火焰,孩子同样感兴趣。家中电器越来越多样,危险也是防不胜防。最好的做法是,电器使用完及时断电,及时规整放好,此外要不断教育孩子不要乱动。
药片
一个宝宝因偷吃了奶奶皮包里的降血压药,被送到医院急诊室洗胃。带孩子看望老人的时候,最容易发生孩子误吞大人药片问题。当大人忙于谈话聊天时,宝宝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就可以把他认为新奇的东西放到嘴里。
除了药箱,零钱包、化妆包、公文包,甚至外出时带的旅行箱内,某些东西可能给宝宝带来中毒、窒息、割伤的危险。比如,药物、零钱、硬糖、笔帽、图钉、指甲油、弯刀等。
有毒液体
据调查显示:美国14岁以下儿童中,每年意外中毒死亡人数超过100人。清洁剂、化妆品、杀虫剂、颜料、酒精等都非常危险。建议:把危险品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壁橱,最好上锁。
二、儿童安全常识教育的攻略
生活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来自各个方面,比如煤气、水、电等。小孩子生性活泼的特点,使得他们对家里的所有东西都感兴趣。孩子会在小小的心里留下大大的问号,为什么家里的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只要插上电就会工作?为什么家里的燃气灶一扭开关就有火出来,就可以烧水做饭?
家长一定要郑重地告诉孩子这些带电的东西是不能随便用来玩的,如果一不小心招惹了这些“电老虎”,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轻则受伤,重则毙命。所以一定让孩子不要把带电的东西当做玩具。孩子生性好奇,四岁多的时候,正是对洞洞等带窟窿东西的敏感期,对有洞的地方特别感兴趣,见到就想扒开看看,但由于孩子缺乏电的相关知识,不知道电老虎的危害,所以他们并不知道害怕。
除了安全用电以外,还有很多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安全知识也不妨教给我们的孩子,比如煤气炉具的安全使用常识等。现在很多家庭使用煤气或者天然气生火做饭,这种气体易燃,遇到火星即会燃烧,甚至引起爆炸。因此,家长平时要反复地告诉、提醒孩子需要注意的问题,给孩子讲述一些预防的方法以及发生意外时应采取的自救措施。
策略宝典
A.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以游戏的形式理解、认识、掌握一些常见的安全标志,理解各种标志的意义,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从而规范孩子的行为。比如紧急出口、禁止触摸、当心触电、禁止烟火等。在不断教育中,使这些安全防范常识深深植根于孩子心中。
B.教给孩子安全用电常识
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家用电器也越来越多。电是人类的好朋友,但对孩子来说却是十分危险的东西。因为电既看不到,也摸不着,所以教给孩子安全用电常识显得十分重要。安全用电常识主要包括:
不摸电线,不用手抠电源插头和接线板的小孔。
手湿的时候,不要触摸开关以及任何电器电源。
金属的东西、人体都导电;木头、橡胶、干布是绝缘体,不导电。
如果有人触电,首先要关闭电源,可以用木棍、竹竿去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
C.教给孩子煤气使用安全常识
让孩子了解煤气的特性:是一种有毒气体,能使人死亡;也是易燃的气体,容易引起火灾、爆炸。

三、宝宝出游安全全攻略
在经历了漫长的期盼后,十一长假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到来了!金秋灿烂,假期难得,闷在家中岂不辜负飒爽美景?宝爸宝妈们一定也早已迫不及待地收拾好行囊,带着舍不得留在家里的小宝宝一块儿走起!但是,小宝宝抵抗力差,对环境的适应性弱,而且自我保护能力低,非常容易发生疾病或者意外,因此,宝爸宝妈必须格外留意。快来看看你为这个甜蜜小负担的出游计划准备的够全面吗?
首先,选择安全的景点。在选择出游地点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景点本身的安全指数。由于宝宝不具备安全意识,因此要尽量避免选择陡峭、偏远或者水源密集的景区,防止宝宝发生意外,同时,在游玩时,家长一定要对宝宝寸步不离,因为国庆期间各个景点人流密集,避免发生宝宝被挤伤或走丢的情况。
其次,注意饮食安全。在出游前,父母要记得携带宝宝平时经常食用的乳制品或者饼干,以便在旅途中及时给宝宝补充体力,又能防止宝宝饮食不当、挑食厌食。另外,旅行途中,爸妈们要格外注意宝宝的饮食卫生。公共场所容易传播疾病,而自我保护意识差的宝宝最容易接触到各种细菌。在防止宝宝感染疾病方面,宝爸宝妈们尽量不要在卫生条件不好的餐馆用餐,同时最好能自己携带一壶干净的水,用于洗手或者饮用。在将宝宝放归自然的同时,又要足够谨慎和警惕,保护宝宝不受外界侵害。
第三,携带必备衣物。各位爸爸妈妈也要为宝宝携带足够的衣物,以便能够随时更换,并根据天气的变化合理增减。最好选择相对宽松的衣服,这样方便宝宝活动。此外,还要为宝宝准备好一顶遮阳帽或者太阳镜,因为秋老虎时节的阳光同样是不能小觑的,要谨防宝宝被灼伤。最后,如果宝宝年龄很小,在出行时最好要带上足够两天或以上的一次性纸尿裤,以便不时之需。
第四,常备药品和维生素AD的准备。爸爸妈妈们还要为宝宝携带必要的药品。宝宝外出游玩难免会磕磕碰碰,如果爸爸妈妈可以随身携带一些儿童创可贴,则可以在意外发生时不至于束手无策,使宝宝得到及时的护理。
宝宝还在成长,免疫系统还不成熟,由于环境和季节的变化以及出游时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影响,宝宝非常容易感染各种肠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比如腹泻、感冒咳嗽、过敏等疾病。一旦患病,那么宝宝的健康以及家长的心理都会受到不良的影响,让你的完美出游泡汤,在宝宝日常需要的营养素中,维生素A、铁、锌等的足量摄入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尤其是维生素A,它对婴幼儿的呼吸道和消化道具有很好的保护能力,如果摄入合理,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呼吸道、消化道的感染几率,所以及时给宝宝补充必须的维生素A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应该如何挑选维生素A补充剂呢?育儿专家指出,维生素AD制剂(俗称为鱼肝油)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同时,专家提醒大家,鱼肝油最好选择国药准字号且市场口碑良好的产品,比如达因药业的“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此外,不同年龄段的宝宝,每日的推荐摄入量也有所不同,伊可新也特别区分出绿葫芦和粉葫芦两种包装,爸爸妈妈们可以根据宝宝的年龄进行挑选。
宝宝需要格外的呵护,国庆宝宝出游,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各位爸爸妈妈一定要牢记安全攻略,和宝宝一起度过健康快乐的国庆假期!
四、防宝宝意外跌落8大措施
据“全球儿童安全网络———中国”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意外跌落是0~14岁城市儿童因意外伤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非致死性伤害的首要原因。但意外跌落至今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专家指出,孩子年龄越小,越容易因跌落而受伤,1岁以下儿童跌落发生率高达54%;而家里则是孩子跌落受伤的高发地点,特别在1~4岁的调查人群中,有57.4%是在家中跌落的,因此,对新做父母者和幼儿护理者的教育尤为重要,不能掉以轻心!
专家介绍,如下措施可以帮助孩子尽可能地避免意外跌落:
1、在儿童骑车,溜冰时,要准备防护用具如头盔和护膝等。
2、非逃生用途的窗要上锁,或装上窗栏。
3、窗边不放置椅子,摇篮和其他家具。
4、在给婴儿换尿布或衣服时,人不要离开婴儿,保持有一只手保护着婴儿。
5、清除家中的危险因素,如卷起的地毯,暴露的电线,栏杆间距宽大的阳台和楼道等。
6、在洗手间,洗手盆前和楼梯等放上防滑垫。
7、要注意幼儿在有滑轮的学步车中的安全,或使用其他固定的学步车替代。
8、对孩子经常活动的场地要检查是否安全,如地面是否平整等。

五、宝宝怎样安全度过季节转换期
秋冬交替,天气会越来越冷,怎样让宝宝安全度过季节转换时期,尽量减少疾病发生的几率?
宝宝捂出病
“秋冬交替,宝宝患上呼吸道感染的机会比较多,好多孩子感冒发烧其实是家长捂出来的,有的孩子来看病时长袖外面居然还套件夹衣”。专家告诉家长,一定要记住按照天气变化增减衣物,可有些家长偏偏认为受凉会感冒,因此拼命给宝宝捂衣服,殊不知宝宝的新陈代谢特别旺盛,建议家长每天早晨用温暖的手感受一下宝宝内衣里面的体温,在夏秋交替时节稍微带凉一点,反而对宝宝适应外界天气变化有好处。
万一宝宝真的感冒发烧了怎么办?家长该怎样判断?专家说,只要孩子不想吃饭,懒得动弹,就要怀疑是否发烧,用体温计测一测,一旦发烧就应引起注意,及时查找原因。小儿发烧最常见的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一般会出现打喷嚏、怕冷、咳嗽、头痛等症状,如果热度不高,在39℃以下,家里还可以对付。让孩子多睡觉,多喝水,吃点感冒药。休息几天就会好的,不必太紧张。面对小儿发烧,很多家长惧怕儿童烧出什么毛病来,不时地给孩子服退烧药。结果即使暂时降了下来,一会儿也会再度上升。正确的方法是应及时给孩子补充一定的营养和充足的水分。如果确实需要给孩子服用退烧药,也要按医生的处方严格执行。
勤洗澡保证孩子皮肤好
“宝宝的皮肤很娇嫩,一旦被蚊虫叮咬,局部立即出现红肿,并奇痒难忍,宝宝使劲抓,红肿加重,如被抓破,可发生继发性感染,成为化脓性病灶。此外,初秋一些过敏物质开始增加,婴儿很容易过敏,而有的宝宝本身还属过敏体质,全身皮肤可出现风团块”。胡汝基主任建议,宝宝一旦被叮咬,要及时处理,可涂炉甘石洗剂等止痒剂,平时要勤剪指甲,勤洗澡,去除汗味。洗澡后可涂爽身粉、痱子粉或花露水,特殊的味道可防止蚊虫的骚扰。
气温高时宝宝常起一身的痱子,宝宝为此烦躁不已,又哭又闹。痱子实际上是汗腺周围炎,是汗液对皮肤刺激引起的。痱子初起时是一个个针尖大小的红色丘疹,增多时则融合成片,使大片皮肤发红。宝宝抓后可引起皮肤出血或感染。对痱子的护理本身也是治疗,室内要保持干燥通风凉爽。勤洗澡是最好的方法,用温水,忌用刺激性的碱性肥皂,洗后立即擦干,并涂上痱子粉,由于宝宝不断地出汗,所以要反复洗澡、涂痱子粉,才能达到治疗作用。
小宝贝拒食不要草木皆兵
吴女士给妈咪宝贝版留言说,她的儿子丁丁已经10个月了,孩子一直胃口很好,就是最近食量减少了,给他吃平时喜欢的食物时不张嘴,勉强吃些还要吐出来,奶奶喂食时丁丁会摇头躲避,用手推开,吴女士不知道是不是季节交替影响了丁丁的食欲。
专家分析道,随着月龄增长,宝宝的注意力开始从食物慢慢转移到周围环境,当他们注意力分散时也会影响进食的量,过一段时间又可能恢复正常,因此家长不必过度担心,更不要拎着勺子硬逼着孩子吃。与此同时,家长可能并不了解,由于不同生长阶段的宝宝身体所需营养量不相同,同样造成他们食量变化,家长可以细心观察,不必草木皆兵。
当然,婴儿食欲不振和拒食也可能是由于疾病引起。像各种急慢性化脓性感染、消化不良、胃肠炎会使消化液分泌减少和消化功能下降,也容易造成宝宝食欲减退,甚至拒食。一些局部性炎症,如疱疹性口腔炎、咽炎、舌炎等,由于进食时疼痛也常引起拒食。对这类拒食的孩子一定要到医院检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六、过大年,孩子安全要“先行”
对于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来说,春节是一个团圆喜庆的节日,在您轻松惬意的欢乐时刻,切莫忘了留意孩子安全。
日前,乐科儿童研究发展中心建议春节期间家长应注意儿童安全的几点事项,其中饮食、居家、出行安全是春节期间尤为关注的焦点。
春节饮食“四均衡”
春节也是中国人的美食节,家人、亲戚、朋友团聚杯觥交错其乐融融,“美食”也当然成为了孩子节日不可或缺的福利。
然而,节日暴饮暴食没有节度不仅仅在家长们身上体现,孩子在节日的饮食习惯更让做父母的操心。
如何才能保证孩子节日期间的合理膳食呢?
乐科儿童研究发展中心针对孩子春节饮食安全的调查显示,春节是儿童饮食事故的高发期,提醒各位家长要重视儿童饮食安全。乐科专家建议:因为孩子自控能力较差,爸爸妈妈就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孩子保持良好的吃饭习惯,孩子本身就容易偏食,在春节期间面对丰富的美食,他更容易着迷于某一种或几种食物。为此,爸爸妈妈特别要注意做到“饮食四平衡”,即: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的平衡;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5大营养素的平衡;一日三餐的平衡;饮食多样化,营养素的全面平衡。
居家安全“三要点”
春节对于家长而言,也是一个应酬最多的时候。即便在家里,成人之间欢声笑语,并不能对孩子时刻照顾,孩子好动且好奇心强,容易发生危险,也是值得家长警惕的地方。
乐科儿童研究发展中心的专家提醒:“节日期间,给孩子讲述居家的安全常识,让孩子知道远离电线、电源等危险物,不玩打火机、火柴等危险品”,同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防止异物卡喉。吃饭时闲聊是节假日聚餐中免不了的。但对孩子来说,吃饭时说话非常危险,很容易发生异物坠入气管、支气管的事故。因此,建议孩子吃饭要专心,不要说话、嬉笑,5岁以下的孩子则不要吃花生米、瓜子之类的食品,以免发生呛咳。
防止玩具伤人。玩具是孩子的好伙伴,也是春节收到较多的礼物。但爸爸妈妈要注意玩具的安全性,像一些玩具刀、枪等是容易伤人的。所以,爸爸妈妈和亲友在选购玩具时,一定要选择安全系数大的,同时要注意在孩子玩时经常进行安全提示,避免发生意外。
防止烫伤发生。在端热食时,爸爸妈妈千万不要让孩子靠近,以免因碰撞而导致食物外溢烫伤孩子。在餐桌上,爸爸妈妈要将热菜、热汤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在生活中,也要注意热水瓶、饮水机的位置,确保孩子不易够到。
安全出行要细心
对于春节期间选择出行旅游或者探亲的家长来说,孩子安全是家长们注意的首要问题。
乐科儿童研究发展中心的专家建议,出行安全说来较为具体、琐碎,但这些小细节却能保证孩子的安全和家庭的幸福。比如,在带孩子外出时,爸爸妈妈要保证孩子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以免发生孩子走失等恶性事件。爸爸妈妈还应避免让孩子玩刺激危险的游戏,并在孩子参与时认真照看。
另外,涉及到长途旅行时,孩子容易出现路途烦躁、在目的地水土不服的情况,爸爸妈妈要及早准备,从心理、身体上都能照顾好孩子。
2012龙年即将到来,一个喜庆祥和的春节成为了许多人的期盼,高兴之余切莫忘记安全,尤其给孩子一个安全的春节最重要,安全是喜庆节日的前提。另外,在合家团圆之余,家长们不妨多带孩子去庙会、集市等地,现场参与和亲眼所见一些中华文化民俗活动将对孩子的情商发育及开阔眼界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乐科专家建议:“春节期间,除了更好的放松之外,莫忽视孩子的教育,合家团聚的亲情温暖,欢声笑语的交流气氛将对孩子的性格养成有非常大的帮助。”
注: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52IJ母婴教育母婴知识栏目,52IJ母婴教育母婴交流群:385124082欢迎你的加入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