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休的生平介绍 何休有什么成就
何休生平
何休是中国东汉时期的文学家,何休是一个博学多识充满智慧之人,最著名的文学作品是著名的《春秋公羊解诂》;他还是一个固执的人,生病的时候因为郎中不合自己心意,拒绝治疗,最后病逝。

何休照片
何休生平最大的贡献就是文学创作,何休生平也有进入仕途的经历,太傅陈蕃请他参与政事,最后由于党锢事情,陈蕃被朝廷杀害,何休也因此事得到牵连,被禁锢。从这时起他开始了文学创作,闭门不出,在努力了十年之后,创作了《春秋公羊传解诂》12卷,此外还有《孝经》、《论语》等。其中一部《春秋汉议》13卷,改变了他的仕途,这部著作以春秋大义,纠正了汉朝政务600余条,为汉朝的政务做出了贡献,于是党禁解除,被召为司徒掾属,拜议郎,后又升至迁谏议大夫。如今他的著作《春秋公羊解诂》一直保留至今。
何休生平中受胡毋生、董仲舒思想的影响最大,是《公羊》的大学者,东汉初期《公羊》一再受到批判,引来文学家的批评,直到东汉末年,《公羊》才得到认可,这时起何休才开始致力于《公羊》学的事业中来,花了十七年的心血,最终撰写了《公羊解访》。
另外何休还非常擅长天文历算,和自己的老师完成了很多著作,其中《公羊墨守》14卷,这本著作是为了纠正《左传》和《谷梁传》;还有《左氏膏肓》,指出了《左氏春秋》中的问题;《谷梁废疾》3卷,纠正了《谷梁春秋》中的一些问题。
何休的著作
中国的文化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洗礼,可谓是博大精深,文化思想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又经历了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每个时代都有它的特点。何休是东汉时期今文经文化的倡导者,给后人带来深远的影响。

何休著作照片
何休的著作中最主要的就是非常实用,以社会和政事为主。主要的著作有《春秋公羊解诂》、《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其中《左氏》及《谷梁》传对后人影响巨大。原著都已经丢失了,只有清人王谟的辑本。除此之外何休的著作还有《孝经》、《论语》、作《春秋汉议》13卷。
何休的著作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就是《春秋公羊解诂》,《春秋公羊传》中虽未公羊氏的子孙世代传授,但是从内容上来看,并非出自一家,何休提出了《春秋公羊传》中的各种不一致,而且将其中好的方面加以引用,作为当今朝政事物的参考。在此书中宣扬了大统思想,在何休生活的东汉末年,外戚专政,统治腐败,何休作此《春秋公羊解诂》可以让统治阶级认识到国家状况。
何休博学多识,通读六经,尤其对“公羊”非常的精通,之后变在研究公羊之余,完成著作 《公羊墨守》、《左氏膏肓》、《榖梁废疾》。其中《公羊墨守》中阐述了墨翟作战善于防守,结构极其严谨,所以能抵抗外来的攻击;《左氏膏肓》中指出了《左氏春秋》的问题,如:人已病入膏肓,不可救治;《谷梁废疾》中也指出了很多问题。
何休的思想
何休是东汉时期的人物,东汉主导的思想是儒家文化,自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之后,统一了文化,何休的老师董仲舒择根据当时汉朝局势的平定,倡导天人感应学说,主张统一文化,于是以董仲舒为主的思想登上了历史舞台。

何休画照
何休的思想第一个特点是发扬今文,注重《公羊》,他是当时的今文经学家。当然了这个特点也是建立在儒家学说的基础之上。董仲舒作为何休的老师,是春秋战国时期学说的出传者,在汉朝的五世之间,只有董仲舒懂得《公羊》的精髓。何休作为董仲舒的学生,开始研究六经,尤其擅长《公羊》,于是在研究“公羊”之余,找出了其中的毛病,于是写了著作《公羊墨守》、《左氏膏肓》、《榖梁废疾》。
何休的思想第二个特点就是维护汉朝,在何休的著作中,所有的言行都非常统一,思想的主要目的就是维护朝廷。何休出生于东汉末年,当时的朝廷外戚宦官当道,凡是证人君子不能居于朝堂,所以何休的著作中,借用古人来讽刺今日情形。他的著作中多与朝政和社会有关。
何休的思想第三个特点就是著作虽然遵循儒家学说,但是也不盲目的崇拜,何休的著作都是非常实用的,可以辅佐君王的著作。何休思想第四个特点是三统归一,休释之为:王者存二王之后,使统其正朔,服其服色,行其礼乐,所以尊先圣,通三统,师法之义,恭让之礼,於是可得而观之。
何休的成就
何休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今文经学家,博学多识,治学态度严谨,他的著作《春秋公羊解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何休的成就不仅体现在著作之上,他的成就还打破了儒家思想的神秘,使很多人从盲目崇拜中走了出来。

何休画照
何休的成就之一就是仿效古文经学的注解法著《春秋公羊解诂》,他的治学态度严谨,对待学术研究也很认真。当时东汉时期所倡导的思想是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古文经学占有主导地位,但是他的著作《春秋公羊解诂》就打破了这一思想的桎梏,与当时那些断章取义的博士有很大区别。当时的今文学是官学,深受统治阶级的重视,而他的著作当中给当时的统治阶级指明了道路,从儒家文化中提取了精华部分给统治者,所以他的成就不仅仅是单单的一部著作,而是影响了中国的很多朝代。
何休的成就之二就是打破儒家思想的迷信,尊儒家,但是不盲目的崇拜。当时董仲舒为首的为了顺应统治阶级的利益,不断的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而且盲目的信奉儒家文化,将儒家文化神话,综合表现在两个方面就是繁琐与迷信。鉴于这种情形,何休的今文经学发展起来,以巨大的忍耐力和自信心写成了《春秋公羊解诂》。在写作这部著作时,他废除了繁琐和迷信为特点的章句之儒的俗学,从更多的实用角度来对公羊传进行解说。虽然不能改变今文经学的崩溃局面,但是对后人影响极其深远。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