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有怎样的影响 官渡之战遗址今何在
官渡之战简介
官渡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那时天下大乱,群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有名者可为其主,经过时间的演变,空间的转换,形成三国鼎立态势。

官渡之战
既然称它为三国,那么肯定是有三个国家的,那么在三国中资格最老的是魏国,其次是孙吴,势力最为薄弱者为蜀国。而在三国之前,就不可不提出一个人的名字,袁绍,他的实力不容小觑,可以算是天下势力中的绝对强者,相对应来说,曹操才刚刚冒尖,实在是弱者中的弱者,其他的两个国家这里也就一笔带过了。
但弱者不见得永远为弱者,当他的发展的进程加快时,是很有可能超越强国,并吞强国,成为强国的,官渡之战便是这样的一场战役。官渡的主要参与者为两方,袁绍方以及曹操方,中间可能夹杂了零星的蜀国战力的加入。
为何成为官渡之战,是因为这场战役发生的地点便在现河南省,古时候的官渡。这是一场持久战,全程历时差不多一年左右的时间,可谓是一场耗时耗力的战争。
袁绍那时是兵强马壮,可谓是强中之强,曹操的势力才刚完成搭建层面,从理论上分析,袁绍秒曹操,那是分分钟的事情,但结果却大跌眼镜,曹操和下属谋臣凭借着机智的谋略,最终以两万人打败了袁绍约十一万人的大部队。
从官渡之战中,我们可以学习弱者怎样扭转局势,从曹操的角色去分析看待问题。
官渡之战的影响
官渡之战,它是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它闻名于世是因为此战的结果,是历史上极为有名的以弱胜强的一场战争。但他对于后世的影响,却是远远大于这个战争本身的结果的。

官渡之战
那么官渡之战对后期的整体形势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呢?它给谁带来了最大的利益收获?
官渡之战,战争双方是曹操军队和袁绍军队,整体的对战结果是曹操取得了全面性的胜利,袁绍从此退出了争霸生涯,倍受打击,导致后期的抑郁而终。
官渡之后,袁绍退出,孙吴内乱稳定,刘备势力逐渐强大,曹操更不在话下了,从此形成了三国鼎立的政治格局。这是官渡之战宏观上对政治局势的影响,那么接下来我们将细致解析具体影响方面。
首先,对于曹操,在这场战争中他绝对是当仁不让的最大获益者,他吞并了袁绍的势力范围,成为了北方的霸权者,势力也逐渐开始了发展壮大之旅。其次,对于刘备方,以为与袁绍结盟,一定可以从这场战争中分到一杯羹,但结果却是大出意料之外,失败也就算了,结果居然还让关羽被掳,真可谓走了一步臭棋。对于孙吴,因为内部权力集团发生了重大变革,最高领导人被谋害至死,孙权仓促接位,一切都处于青黄不接的状况,能在周瑜等人的帮助下将孙吴的局势稳定已是当务之急,确实是没有精力去考虑官渡之战的了。
官渡之战遗址今何在
官渡之战,这场战争发生地点顾名思义,以地名命名即是官渡,那么现在的官渡又是在哪里呢?它有什么变化没有呢?

官渡之战
查阅地图,官渡这个地理位置在河南省,河南那么大,它却是在郑州中部一片,因为这个地址挨着官渡,周围有水而得名为官渡。
官渡城里面有个烽火台,被后代世人称为曹操台,用来象征着曹操的胜利,怀念着这个伟大的人物。在曹操台的附近不远处,还有这一个名叫袁绍岗的地名,说明这个地点曾经有一位袁绍的将军住过。
公元200年,在这里曾经有两队兵马交锋,战争场景之宏伟,战争耗时之久远,都是历史极为罕见的,史称官渡之战。在这里,曹操以弱势之力量,通过谋略,通过奇兵,通过布阵,最终打败了当时的最强军阀袁绍,为此袁绍抑郁而终,可说袁绍是死于官渡之战,而曹操的时代匆匆降临。从今而后,再也没有袁绍,只有他曹操,群臣献计献策,魏国不断的发展壮大,让魏国成为当时众势力之中的最强者。
现在的官渡依然成为河南省的一大经典景点,凡来到河南的人,必去郑州,凡去到郑州的人不可不去官渡,尤其是那爱好三国的人,通常都会在官渡驻足观赏,希望通过这个景点对那场战役进行重新温习,在臆想中完成对曹操的威风凛凛形象的瞻仰,对那时浩大战事场景的重温。
官渡之战的成语
官渡之战不光对今后的天下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推翻了袁绍的霸主地位,简介地推动了三国鼎立之势的形成,也间接让魏国在较长时间里成为三国中势力较为强大的国家。

破釜沉舟
但官渡之战的影响不光局限于对各国地位产生的变化,它还对后期的古代文学史中的成语库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这场战争中出现了很多新的词藻和成语,而这些成为经过战争的洗礼,使得成语中关于人物的刻画变得更加鲜活,事件也变得更为生活,更为便于人们对它的理解。
今天我们就具体来谈谈在这场官渡之战中出现的几个成语。
第一个,刚愎自用,这个词语是用来形容袁绍在这场战争中出呈现出来的人物性格的。刚代表刚强的意思,愎代表自信过度,也就是自大的意思,自用呢,它表面的意思可能是自己用,但实际上则是代指自以为是。在这场战争中,就是因为袁绍太过于自信,轻敌,所以才导致了后期的节节败退,溃不成军。
第二个,破釜沉舟,釜在这个成语中代表了锅,也就是说把锅也打破,把船给凿开,让水进入将其沉入。这个词语是形容的曹操在这场战役之中所处的弱势,导致他是下定了破釜沉舟的决心的。此成语的释义为下定决心干一件事,不给自己留有任何的退路,表明决心之巨大。这场战争能够形势逆转,一方面由于袁绍的轻敌,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曹操的决心。两方面的因素组合,导致了袁绍输了不该输的仗。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