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是日本人吗 郑成功家族的那些事
郑成功简介
郑成功,一个中日混血儿,国籍隶属于中国。
郑成功图像
他出生在一个政治特殊时期,经历了我国封建朝代的更新换代过程,当时大环境处于明代即将覆灭,清朝暂露头角时期,也正是这样的一个特殊的、敏感的时代,才成就了郑成功传奇而伟大的一生。
他出生在日本,成长在中国。年少时在福建,壮年直至老死时在台湾。在年轻时期,富有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如现代社会中国人民抗日式的参与各种反清复明活动,期望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力挽狂澜,结果天不从人愿,很长时间内他极度消极,蜷缩在福建那小小的地方,平淡地过着无趣的生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昔日的激情早已不复存在,郑成功逐渐迈入中年,伴随着的是权威、期望的逐渐丧失,取代的是一颗不甘于现状但却被逼无奈的心。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灭亡,台湾人民对他的泣血般的申诉,再一次激活了那颗爱国之心。另外,长期的福建生活也确实百无聊奈,郑成功也曾想过换一个地理位置再做图谋,那么这便是一个天赐之机。 他精密的部署,火速的行动,以外部包围、内部策应的形式,与侵略者荷兰人进行着伟大的战争,他太了解水站,荷兰人在这方面甘拜下风,于是他成功了,解救了台湾并且在台湾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府,当起了地方官。 无奈好景不长,一个人的内心不甘于寂寞,蠢蠢欲动,导致了他长期殚精竭虑,未雨绸缪,最终过早的摧毁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因病死于台湾。 但,他的事迹,他的情怀,却永留在人们的心中。
郑成功是日本人
郑成功,一代英雄。
郑成功画册
但是近年来,郑成功的中国人与日本人归属问题一直被讨论的喧嚣尘上。
有人说,肯定不是,日本哪里有人姓郑的,日本的姓氏都是很长的,很拗口的,不好读,绝没有这么简洁的。有人更为直白:“只闻韩国有郑氏,日本,鬼扯嘛”。
那又有人说,怎么不是日本人,他就是日本人。何以见得呢?他生在日本,母亲也是日本人。
好吧,为了一探究竟,我们今天好好细说细说。
日本人,可以有两种:先天日本人和后天日本人。先天,顾名思义,就是天生的,其父母都是日本人;那么后天呢?自己本身不具备先天条件,父母非日本人,自己通过后天的努力,通过了日本的国籍审核,准许成为日本人。
那,郑成功符合哪一条呢?
先来看看第一条吧, 郑成功的父亲是原装的中国人,母亲确实是一个进口的日本妞,但这在国际上只能够被称为混血而非纯种。所以第一条他是不完全符合的。
那再看看第二条吧,郑成功申请加入了日本国籍吗?没有,郑母并没有逼迫郑成功依照自己的意愿加入日本国籍。
到底为何,日本却奉郑成功为日本人呢?归根到底,只因为日本人过于厚颜无耻,郑成功在现代来看是一名成功人士,有高大的正面形象,如果他只是一个普通人,日本是决计不会奉他为日本人的。
我们要记住,郑成功是中国人的骄傲而非日本人的。
郑成功母亲
郑成功的母亲是一位了不起的国际友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选择嫁给一个中国穷小子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就是现在对于“三无”的年轻人结婚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更何况是跨国恋情了,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郑成功这位日本母亲的性格是非常刚强的一个人。

郑成功母子雕像
郑成功母亲叫做田川松子,我们习惯称他为田川氏。
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松子和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结婚之后,帮助郑芝龙开创了日本到中国的商路,也为郑氏家族日后商业帝国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郑芝龙在郑成功七岁的时候被朝廷招安授予官职,于是,把长子郑成功接回中国,却把田川氏和次子留在了日本,田川氏和二儿子七左卫门在日本生活。
在1645年郑成功22岁的时候,田川氏才被郑芝龙接到中国和郑成功团聚。而次子七左卫门被留在日本生活,田川氏的这一举动也说明了田川氏是一个对丈夫,对家庭非常重视的传统女人。
1646年郑芝龙在对抗清军的战斗中失利,于是向清政府投降,可是他投降却没有带着自己的家眷,只身前往清廷。
当时的战乱中,清兵攻破安平,田川氏面对着破败的城池,面对着战火纷飞,面对着凶恶的清兵,知道自己无力回天了,于是,她斥责清兵的无道,挥剑自刎,显示了她坚强的性格和不屈的灵魂。
郑成功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它不仅仅养育了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更是用自己坚忍不拔的性格托起了一个伟大的家族。
郑成功家族
纵观郑成功家族的历史,就是一部明亡清兴,朝代更迭的大历史下的缩影。研究郑成功家族的历史不仅能让后人了解民族英雄郑成功传奇的一生,更为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郑成功家族的悲剧也是整个时代悲剧的缩影。

郑成功铜像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的人生经历非常传奇。他是那个时代中国人欧化的先锋人物,早在澳门时,为了方便与荷兰人做生意,他便学会了荷兰语,还皈依天主教,这在同时代的中国人中是不可想象的。郑芝龙先是在海上经商,可是明朝末年海盗横行,朝廷无力围剿,郑芝龙的商船常常遭到海盗袭击,所以他干脆也落草为寇,并且有计谋兼并了其他海盗,成为闻名南洋的大海盗。郑芝龙同时利用他的语言优势与盘踞在台湾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做生意,展开竞争,掌控东西洋的贸易通道,取得了制海权。这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档案中都有所记载,可见当时郑芝龙的影响之大。
可惜郑芝龙天生就是个投机分子,在明亡清兴之际,他选择投降清朝,带着家眷北上,与郑成功决裂。后来被清廷全部杀害,北京的郑氏无一幸免。
而郑成功退居台湾后,不久病逝,后来他的孙子郑克爽投降清廷,郑氏一家惨遭灭门。不过近来经日本学者考证,郑氏后人尚在人间。原来就在郑克爽投降清朝之际,明朝宗室宁靖王听到消息后,写下了“风来竹有声”五个字,送给好友郑宽,要他赶快逃亡。于是郑宽与次子往北逃窜,从此过上隐姓埋名的日子。
如今郑子香老人早已去世,他的儿子——郑氏第九代郑守让也已经年逾九旬,是台湾有名的鱼类专家,他曾经拜日本的木村重教授为师,而木村重是相当有分量的学者,只收过三个学生。郑氏家族的祖先郑成功出生在日本,而郑氏家族的后人又与日本天皇成为同窗好友,不禁让人惊叹历史的巧合。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