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霸主晋文公的介绍 晋文公是如何称霸的的简介

正在使用人数

春秋霸主晋文公晋文公,姓姬,名重耳,自己的母亲是狐姬。我一直都对那个时代的人的名字感到好奇,这些名字都是怎么取出来的。但是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的主角重耳在那个时代是个名副其实的霸主。晋文公剧照在自己父亲的嫔妃设计陷害自己,使得自己不得不背井离乡逃亡。

小知识:春秋霸主晋文公的介绍 晋文公是如何称霸的

春秋霸主晋文公的介绍 晋文公是如何称霸的

时间:2016-03-11 23:08    来源: 我爱IT技术网    编辑:佚名

春秋霸主晋文公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自己的母亲是狐姬。我一直都对那个时代的人的名字感到好奇,这些名字都是怎么取出来的。但是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的主角重耳在那个时代是个名副其实的霸主。

晋文公剧照

晋文公剧照

在自己父亲的嫔妃设计陷害自己,使得自己不得不背井离乡逃亡的时候,他也没有想过去怪罪自己的父亲。在父亲下令逮捕自己的时候,他居然还让那些人不要违抗命令。在最后他的弟弟召唤他回国想要杀掉他的时候,因为几乎全世界都在帮他,导致他弟弟反倒被杀了。对于这样一个得民心的人,他不当皇帝我都觉得奇怪。

在他执政期间,也的确是为人民办事儿,身边跟着的谋士也都是他在十七岁便认识,并且随他流浪了那么多年的心腹。在他刚上位的时候,谋士就建议去帮助周襄王,护送周天子回到自己的都城,因此得到了周天子的看重,还被封地。

在之后的执政期间,他一路攻占其他国家,流亡期间学到的东西结交的朋友,在他的称霸之路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助他成为了春秋霸主。可见,人际关系是多么的重要。

在天下局势稳定之后,他开始对国家进行改革,从这些举措来看,他绝对是一位明君。

关于那位愿意在君王落难的时候割肉给他吃,却不愿在君王得势的时候回去辅助他,最后和母亲一起被烧死在山上的故事,也是关于晋文公。

对此我只想说:得民心者终会得到天下。

晋文公称霸

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是齐桓公。周平王避开第戎往东迁移,开始了春秋时期几百年的东周时代。晋文公重耳在游历了诸国后重回到晋国,当时晋国国君。重耳联合外戚舅舅狐氏和姐夫赵衰一同整顿国内政治,采取以公族为主,外戚为辅,远方亲戚次之的权力联盟,不久就实现了晋国的三军整顿。晋国拥有三军后标志着成为大国。

晋文公画像

晋文公画像

这时候周室天子周襄王向晋国求救,解除被困之势。晋文公顺势而为率大军打败了叛军凯旋接回了周襄王。周襄王为了感谢晋文公,将领地赐予了他,并且对他非常客气,这标志着晋国得到了天子的认可,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晋国在诸侯国之间的形象也得到了改变。

宋国被楚国围攻后也向晋文公求救。晋文公刚好借这个机会再一次争取得到霸主地位。他先是避开楚军,直接向楚军联盟曹卫进攻,顺便把曹卫国两国国君都拿下了,此时楚国急忙从宋国撤军来对付晋军。晋文公又用后发制人的测罗打败了楚国。

晋国打败楚军是一个转折点,标志着晋国的霸主地位形成,因此在取得胜利后晋文公到周襄王王都,特意给王室修筑了一座建筑。而周襄王知道晋国实力已经可以称霸了,就把象征春秋霸主的物品都赐予了晋文公。

晋文公受封后,得到了可以自由征战的权力,为了进一步确定霸主地位,他通过周襄王把各诸侯首领都齐聚一起,形成了诸侯联盟。

晋文公欲伐卫

各位看官看清这标题,“欲伐”。这意思就是并没有讨伐成功。这就奇怪了,晋国一势头正强劲的国家,去讨伐一个卫国,怎么还能突然就回去了呢?毕竟这说攻打一个国家肯定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决定的,必然是深思熟虑的。那么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自己的国家有危险。

晋文公雕像

晋文公雕像

晋文公这人的文化素养绝对高,简言之就是有文化。那会儿的人都不喜欢好好说话,非要弄出点儿深奥的东西或者是比喻,让你自己去领悟其中的深意。你说这要万一遇到个木头,那不是太耽误事儿了吗?

在晋文公出兵攻打卫国的路上,就有这么一个人,公子锄。你说一个人看到一大批军队向你走来,不躲反而在那边哈哈大笑,怎么能不引起领头人的疑问。于是晋文公就向他发问了。公子锄也是个不会好好说话的人,在那边说:“我有个邻居,送自己的老婆回娘家,半路上碰到个采桑女就去调戏,可是他不知道的是自己的老婆在背后也在被人调戏。这难道不可笑吗?”作为一个有文化的君主,晋文公立马有不详的预感,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事儿,但是他决定不讨伐卫国了,转身回家。

而在他还没到家的时候,就听到秦国跑来攻打晋国北方的事儿。

真是好险,要不是这晋文公聪明,及时收手。到时候这晋国可能就是两头烦的局面,也不可能在之后称霸了。

所以这人时刻都要有危机意识。

晋文公逐麋

传说晋文公喜欢打猎,有一天追一只麋鹿,但是麋鹿跑得太快了,没有追上。路边有一个农民在耕作,晋文公就问这个农民,有没有看到麋鹿。

晋文公图片

晋文公图片

农民就跪着用脚指了一个方向,说是往那边去了。晋文公觉得这个举动太无力了,简直受到了奇耻大辱啊,他对自己怎么这么不尊重呢。于是晋文公就问农民:“我向你问路,你怎么用脚指?”当然晋文公是问的比较客气的,就是这个意思罢了。

晋文公没想到的是,农民听了他的问话,就抖了抖衣服站起来了,开口就骂他笨,说他打猎是因为那些野兽居住的地方远离人类。然后农民就开始类比,从野兽说到人,告诉晋文公说他一个人出来这么远小心王位不保,晋文公一听害怕了,就开始往回赶,猎也顾不上打了。他的一个大臣看到他很惊讶,问他怎么没打到野兽还这么开心,晋文公说是因为听到了一个农民对自己讲了一番道理。大臣就问那个农民在哪,晋文公一听懵了,糟了刚才只想着自己王位不保忘记把农民带着一起离开了。大臣就开始数落晋文公,说他这是禽兽行为。晋文公很谦虚,不但没有生气,还虚心接受批评,回去把农民接着了,后来就给农民封官,让他辅佐自己。

这个农民叫做老古,他给晋文公讲一些治国的道理。正是因为身边有这么多的有能耐的人,晋文公才变得这么厉害。

晋文公攻原

晋文公攻原是一篇文章,出自韩非子。他写了很多民间流传的典故,这篇关于晋文公征战故事,除了提出君主通过诚实守信可以更好的顺应人心治理国家得天下外,还列举了君王明察下情的重要性。韩非子写文的目的是为了给君主们提出各种强国称霸的方法。

晋文公画像

晋文公画像

晋文公重耳曾经在外逃亡十九年得到齐国楚国和秦国的帮助,等到他重新回到晋国开始统治晋国的时候,他又该如何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呢?晋国国力逐渐强盛,开始扩大晋国势力范围。韩非子指出虽然晋文公可能与曾经有恩于他的国家对战,但是晋文公是一个非常诚实守信的人,一定会兑现许下的诺言,这样的君主最后才能够得到人心,称霸中原。

晋文公攻打原国就是一个例子。晋国在出兵原国的时候只准备了十天的粮草,晋文公作出约定,如果十天后原国没有打败,就退兵。所以希望晋军能十天内取胜。两军僵持,原国的粮草也快用完。而到了约定的日子,晋文公果然如约退兵。

退兵前,原国细作提供情报,再多三天原国可以攻克,军内大臣也都纷纷劝晋文公再拖迟几天。晋文公却回应,说为了得到原国,而破坏了自己的诚实信用,认为不值。晋文公退兵后,他的诚实守信却传遍了原国。原国老百姓认为晋文公是一为好君王,都愿意归属于他。因此晋文公虽然没有攻打下原国,却反而得到了原国民心。

韩非子还在文章里列举了具体的诚实守信应该如何做到,以及身体力行的去实行的例子。诚实守信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在各个方面都应该去遵守。在与朋友相交,与群臣们制定策略,在对待百姓上,都应该重视信誉,有了信誉,才能真正的使得朋友真心支持相助,贤臣们进行辅佐,百姓们真心拥护。这样的话,还有什么国家会治理不好,会强大不起来呢?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猜你喜欢:

与“春秋霸主晋文公的介绍 晋文公是如何称霸的”相关的热门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