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菊花诗 黄巢咏菊一诗的寓意是什么的简介

正在使用人数

黄巢菊花诗在人们的印象中黄巢是一个唐末时期的农民起义领袖,是一个武夫,似乎跟诗人沾不到边。其实,黄巢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他所写的诗至今还流传甚广,一直为后人所称颂,尤其是他写的两首关于菊花的诗句,分别为《题菊花》和《不第后赋菊》。黄巢画像先来赏析一。

小知识:黄巢菊花诗 黄巢咏菊一诗的寓意是什么

黄巢菊花诗 黄巢咏菊一诗的寓意是什么

时间:2016-03-11 23:13    来源: 我爱IT技术网    编辑:佚名

黄巢菊花诗

在人们的印象中黄巢是一个唐末时期的农民起义领袖,是一个武夫,似乎跟诗人沾不到边。其实,黄巢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他所写的诗至今还流传甚广,一直为后人所称颂,尤其是他写的两首关于菊花的诗句,分别为《题菊花》和《不第后赋菊》。

黄巢画像

黄巢画像

先来赏析一下前一首诗《题菊花》,这首诗歌运用托物言志的修辞手法。黄巢在青年的时候创作这首诗,那时候的他豪情万丈,一身正气。诗的前面两句是描写与叙事,后面两句则是议论与抒情。一二两句是对菊花的描写,展现了萧瑟的环境中菊花开遍满园,尽管花香飘散,但是由于寒冷的气候使得蝴蝶都不愿意靠近菊花。这两句话说明了菊花开的季节不好,也表达了作者对菊花命运的不公的同情与惋惜。后两句诗抒发了作者的豪情,他盼望自己能有一天成为花神,让菊花与桃花一样在春季中开放。这是作者美好的愿望,同时又托物言志,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显现出自己的力量来施展宏伟的抱负。

后一首诗《不第后赋菊》是黄巢在参加科举考试后落榜后所写,在他名落孙山后他并没有感到气馁,而是激起了他满腔的热血。诗歌前面两句显得比较平淡,只是介绍了菊花的开放的季节也是百花凋零的季节。后面两句表现非常有劲,菊花开放的时候要让整个长安城都弥漫着菊花的芳香,菊花占据整个长安城。除了最明显的一层意思以外,他要表达的是他想要掌握国家的命运,国家由他来操控的雄伟壮言。

黄巢咏菊一诗的寓意是什么

《不第后赋菊》是一首赞颂菊花的诗,此诗的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这首诗是在他没有考中科举之后所写,使他对唐朝的政治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他内心的思想,通过咏菊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现在,我们来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黄巢起义

黄巢起义

诗的第一句点名菊花开放在萧瑟的秋季。尤其他提到的“九月八”,因为之后农历九月九就是重阳节,正是古代登高聚会,赏菊的好时机,也正是菊花大展风采、让人欣赏的日子。但是诗中写的是“九月八”而不是“九月九”,加上“待到”两次,表明了诗人迫不及待的心情,但又充满着坚定,他相信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向人们展示了美好的憧憬。

第二句是写菊花的威力,在那个时候百花凋零了,但是菊花还开的旺盛,强调了菊花的坚强的品格。同时,作者又暗示了第二种意思,他把菊花比喻成农民起义军。百花杀,是说百花的凋零,在这里也比喻唐朝的政权马上就会被推翻。

第三句写了菊花的香气充满整个长安城。菊花的香气不是飘香,也不是清香,而是冲天的香气。在古代封建统治中,天是不可侵犯的,是神圣的象征,但是作者却用了“冲天”,表现出他对封建统治的蔑视,想要冲破那层统治。

第四句是写菊花的颜色。满城都是菊花,布满京城,也同时暗喻着长安城即将为身披盔甲的农民起义军所占领。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猜你喜欢:

与“黄巢菊花诗 黄巢咏菊一诗的寓意是什么”相关的热门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