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敬是谁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简介
郭守敬是十三世纪末至十四世纪出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不仅如此他在天文方面和数学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所以郭守敬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他也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中国的创造了很多的成就,比如他制定了《授时历》,还创造了天文测量仪器,除了这些,关于郭守敬还有很多的简介,那么郭守敬的简介是什么呢?
郭守敬是谁
郭守敬于1231年出生在河北邢台,自幼丧父,由祖父郭荣抚养长大。祖父是位读书人,对数学、天文、水利等学科都略有研究,因而对郭守敬的成长影响巨大。郭守敬12岁左右时,拜祖父的好友刘秉忠和张文谦为老师,他们都是当时的大学问家。郭守敬在两位大师的教导下,进步很快。

郭守敬雕像
1262年,郭守敬在老师张文谦的引荐下,做了元廷,从事水利工作。1265年被元世祖提拔为都水少监(水利部副部长),之后又陆续升迁都水监和工部郎中。这段时期,郭守敬对黄河中游地区的大小河渠进行了整治,农田水利和水路交通得到极大发展,深受百姓爱戴。1280年,《授时历》编制完成。1286年,郭守敬升任太史令,主持太史院的一切事务。1291年,郭守敬主持了通惠河的修建工程。1316年,为国家呕心沥血60多年的郭守敬去世,享年86岁。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简介
1262年,郭守敬在老师张文谦的引荐下,做了元廷,从事水利工作,并多次参加华北水道的建设。由于业绩出色,在1265年被元世祖提拔为都水少监(水利部副部长),之后又陆续升迁都水监和工部郎中。这段时期,郭守敬对黄河中游地区的大小河渠进行了整治,农田水利和水路交通得到极大发展,深受百姓爱戴。1280年,《授时历》编制完成。1286年,郭守敬升任太史令,主持太史院的一切事务。1291年,郭守敬主持了通惠河的修建工程,不仅解决了水源问题,还在运河中设置闸坝、斗门,完成了对河水的水量和水位。

郭守敬
1303年,元朝规定,年满70岁的官员可以退休,但郭守敬却是例外,朝廷离不开他。元成宗死后,朝廷内部开始腐败,权力斗争日益突出,郭守敬的工作因此受到限制,晚年也几乎再无成就。1316年,为国家呕心沥血60多年的郭守敬去世,享年86岁。
郭守敬出生于1231年,他从小失去了父亲,由祖父带大,因为祖父是一个读书人,郭守敬受他的影响对数学、天文和水利等学科都有研究。在12岁的时候他拜张文谦为师,在他与祖父的教导下郭守敬进步得非常快,此后一直研究着天文、数学和水利,为中国做出了很多的贡献。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