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的主要内容 荀子的名言警句
荀子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他在儒家文化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劝学》更是他的著作《荀子》的开篇之作,详细的论述了“学不可以已”这个观点,还有很多的名言名句流传后世,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至理名言。
荀子劝学的主要内容
《劝学》是荀子流传最广的著作之一,现在更是选段被编入教材之中让广大中学生阅读体会。其中饱含着荀子对于学习这件事的重视和希望后人不要忘记学习的敦敦教诲。这篇文章开门见山,直接就是提出了主题,劝告后人学习不可以停止,必须要“活到老学到老”,之后又用了大量的例子从学习的意义、用处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大量的比喻、举例是本文的主要特点,更好的突出了主旨,阐明了要义。文章的第一句就是“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儒家文化中一种极高的思想境界,荀子借君子之口说出这个看法,表示了他对于这个问题的重视。

荀子劝学图
荀子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呢?首先从思想上荀子认为人性本来就是恶的,所以要依靠后天的学习来改变这个本性,来解决这一问题,再来接下去荀子又举了不少的例子来说明学习对于改变人的素质、文化水平有着巨大的作用,还提出了学习的方法认为学习不能埋头苦学需要借助外物、向现实学习,所以荀子会说“善假于物也”。这些都是荀子基于实际、基于自身的经验提出来的。
接下来荀子又讲到学习中需要注意的事项,首先就是坚持,针对很多人学习都是三分钟热度的状况提出了必须要锲而不舍才能有所成就,也切合了学习不可以停止的主题。还提到了学习时的心态,切忌心浮气躁,必须脚踏实地,专心致志。
全文从学习的态度、学习能带来的帮助、学习的重要程度等多个角度论证了“学不可以已”这个论点,全篇少有直接说理,多用比喻等方式来阐述论点,使得全文更加形象生动。
荀子的名言警句
荀子一生流传下来了不少的著作,其中有着很多的名言警句,至今读来依旧发人深思,是荀子思想的精华所在。

劝学的书法作品
其中最广为流传的就是劝学篇中的名言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句话后来被广泛的引用,化用成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经典名句。
还有“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句话也是影响了很多的统治者,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唐太宗,他在这句话的影响下,励精图治,爱民如子,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盛世。
还有诸如“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样的话语,阐述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荀子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他对于儒家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当时正值百家争鸣的时期,《劝学》是荀子著作中的开篇之作,其中详细的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意义,对于后人的学习之道起着重大的作用,荀子一生著作丰富,思想深厚,留下了很多经典的名言。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