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谋士是谁 刘邦为什么要杀韩信的简介

正在使用人数

刘邦的谋士刘邦基本信息数据来源:历史百科-刘邦中文名刘邦别名刘季国籍/朝代汉朝职业皇帝庙号太祖民族汉族出生地沛丰邑中阳里谥号高皇帝出生日期前256年冬月二十四(11月8日)逝世日期前195年四月二十五(6月1日)陵寝长陵在位时间称王5年,称帝8年主要成就推翻秦朝,建立。

小知识:刘邦的谋士是谁 刘邦为什么要杀韩信

刘邦的谋士是谁 刘邦为什么要杀韩信

时间:2016-03-11 23:52    来源: 我爱IT技术网    编辑:佚名

刘邦的谋士

刘邦基本信息数据来源 : 历史百科-刘邦

中文名刘邦

别名刘季

国籍/朝代汉朝

职业皇帝

庙号太祖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沛丰邑中阳里

谥号高皇帝

出生日期前256年冬月二十四(11月8日)

逝世日期前195年四月二十五(6月1日)

陵寝长陵

在位时间称王5年,称帝8年

主要成就推翻秦朝,建立汉朝,设立典章制度,消灭诸侯,维护统一

代表作品《大风歌》《鸿鹄歌》

家庭成员刘煓,刘伯,刘仲,刘交,刘盈,刘如意,刘恒

刘邦为人出生贫寒,不善生计,甚至不懂兵法,但最终却能称霸天下,建立大汉王朝,是与其礼贤下士,选贤举能,善于用人、信人有着极大的关系,正因如此才吸引众谋士将领纷纷为其忠心、效命、打天下。

楚汉传奇张良

楚汉传奇张良剧照

说到刘邦身边的谋士,首推张良。张良是被秦国剿削的韩国旧贵族,因此对秦怀恨在心,一心复仇。张良神机妙算,为人深有谋略,办事运筹帷幄,对事态军情把握得极准,刘邦的大多数有转折意义的计谋几乎都出自张良之手。萧何,善于制定法令法规,严整军纪军风,慧眼识英雄,看人极准,是刘邦极佳的协理助手,在战争时期将后勤打理得井井有条,在楚汉战争、政策制定上有重要作用,后任宰相。而韩信则是军事异才,甚通兵法战术,用兵打仗堪称出神入化,十分骁勇,为刘邦打下无数城池,战功赫赫,但缺乏政治头脑,因为威胁到刘邦的政治目标,因此在建国后最后没有落得好下场。以上就是著名的汉初三杰,除此之外,还有智者陈平,头脑十分灵活聪明,能在危难之时极短时间里想出解决方案,但在深谋远虑上不如张良有远见。樊哙是早年便与刘邦出生入死的铁杆之交,一直追随刘邦,早年以卖狗肉为生,带兵打仗十分骁勇,虽然文化素质与谋略不足,却提出了还军霸上的想法,还有曹参,堪称萧何后的第二宰相,在治国制策上也深有政治才能。这些功臣,或勇或智,都在刘邦统一天下中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刘邦为什么要杀韩信

刘邦建国称帝后,为人变得十分多疑好猜忌,不再信任当年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反而痛下毒手屡屡诛杀,其中作为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也难以幸免。

韩信大将军

韩信大将军剧照

韩信原本是项羽的部下,投奔于刘邦手下后,为其拼死征战立下赫赫战功,几乎是整个楚汉战争中无人能比的大将,可即便如此都未能成为刘邦的心腹。

其实早在征战时,刘邦便在心中对其心生怨恨。当刘邦带军身陷项羽的重围时,其向攻克七十座城池的韩信求助,不料韩信却不急于救援而是以此为砝码要挟刘邦以“假齐王”封之。此时的刘邦心中早已怒火冲天却迫于无奈只好答应才得以解围。在后来的楚汉交战中,韩信又屡次要求刘邦,得其许诺后才肯派兵相助。

刘邦对韩信早就怀恨在心,只不过将其当做战胜项羽的工具。建国称帝后,韩信已无用兵之处,而且韩信手中掌握兵权,刘邦唯恐其军事才能不能为己所用会威胁自身的政权,便预备对其下手。刘备假借云游以造反之名将韩信逮捕,由于并无确凿证据遂未能将其杀害,于是将韩信贬职以出气。

此时令韩信对刘邦怀恨在心,策划了陈豨造反,令刘邦御驾亲伐。韩信托病未随,趁刘邦外出遂预谋进皇宫偷袭吕后与太子。事情暴露后,吕后与萧何合谋将其骗至长乐宫斩杀了。

刘邦平定叛乱归来后,见韩信已死,心中一颗石头落地了。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猜你喜欢:

与“刘邦的谋士是谁 刘邦为什么要杀韩信”相关的热门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