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简介 尼采的哲学内容
尼采简介
尼采出生在1844年10月15日的普鲁士萨克森州勒肯镇附近的洛肯村,他的祖父是一位写过神学著作的基督徒,而外祖父是牧师。但是尼采小时候沉默的出奇,两岁半时才学会说第一句话。

尼采照片
尼采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同样开创了西方现代哲学。尼采的头衔十分多: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尼采以自己独特的写作方式,批判了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并对后世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然而其实尼采在研究哲学之前,他只是一名文字学家。尼采在24岁的时候成为了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德语区古典语文学教授,专攻古希腊语,拉丁文文献。但是在1879年因为身体不适辞掉了这份工作,之后便被精神疾病煎熬。1889年,尼采已经精神崩溃,也一直没有没有恢复,他的母亲和妹妹的一直照料着他,尼采于1900年去世。
尼采这一生虽然传奇,但最终结局也依旧是残忍的。但他一生有许多的著作,都为后代的哲学、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权力意志》、《不合时宜的考察》、《悲剧的诞生》、《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论道德的谱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等,都被后世所拜读。
尼采的所有著作中,内容都十分标新立异,也十分有深度,但是,尼采更为人所熟知的是他十分自恋。所有的著作中都不乏看出作者强烈的攻击性以及对自己的吹嘘,这也算是尼采的一种风格吧。
尼采哲学
尼采被众人所熟知,在他所有的傲人的头衔中,哲学家这个头衔是最被人所津津乐道的。尼采是德国著名哲学家,他开创了西方现代哲学,尼采的唯意志论哲学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

尼采哲学著作之一
一方面,尼采继承了启蒙运动的精髓,引发了人们对人生意义及人生价值的思考,引领人们重新定位人生,并开启了现代非理性主义的思潮。另一方面,尼采对理性、对传统的批判也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而这些正是后现代主义欣赏的一面。
在尼采发表自己的哲学观点时,他的观点只在欧洲几个较小的的学术圈里流传,影响十分的小,所以尼采总是抱怨没人理解他,他也曾自负的说:“2003年人们才能理解我的学说的魅力和震颤力。”
然而他还是低估了自己,在他去世后不久,他惊世骇俗的学说就流传到了全世界,甚至有人说“上帝死了”,不仅仅是欧洲,甚至在古老的中国也受到了他的一定影响。但是随之而来对尼采的评判也褒贬不一,两极分化,有人说他是反犹太主义者,有人说他是个人至上主义者,有人说他是一个破坏者,不同的人对尼采的认同也不同。
虽然褒贬不一,但这并不影响尼采的学说流传至今。尼采一生不仅留下了许多思想,也留下了许多著作,例如《悲剧的诞生》、《不合时宜的考察》、《人性,太人性的》、《曙光》等等,都给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尼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相信大家都很喜欢用网络用语,不仅是一种时髦的象征,更是一种简洁、直白的表述方式。“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是2015年的一句网络流行语,被大家广为流传,其实这其中的出处竟然是尼采,是不是没想到呢?

“重要事情说三遍”出处
其实尼采的原话并不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而是“……而且要再说三遍,它们是权宜之计,权宜之计,权宜之计,掺杂着愚蠢,愚蠢,愚蠢……”。这句话出自于尼采在1886年写的《善恶的彼岸》。有网友戏称:“若是尼采活在现代,一定是个微博段子手。”
总而言之,当大家伙知道这其中的出处时都表示被惊呆了,万万没想到是出自于尼采之手。
当然,尼采对后世的影响当然不止他的一句话,但是很多不研究哲学的人可能就不会了解他。虽然不了解他,但是他书中的经典语句还是流传甚远。其实他的经典语句也不止这一句话,还有许多,例如“但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使你更强大。”,“假使有神,我怎能忍受我不是那神,所以没有神!”,“鄙薄自己的人,却因此而作为鄙薄者,尊重自己。”等等都被人广为流传,并甚至被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影响了一生。
虽然尼采是一个颇为自负的人,留下的作品中也有许多狂妄自大,甚至惊世骇俗的语句,但是并不影响他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也并不影响后人对他作品的称赞。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