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功的简介 黄克功案件及其现实警示
黄克功简介
黄克功,出生于1911年,江西南康人。他1927参加革命,与1930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并且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是红军旅长,并且担任过抗日军政大学第十五队队长。黄克功曾是杰出的中国共产党员。黄克功之所以为众人所知,主要是由于黄克功案件。在了解事件之前,先来了解一下黄克功简介。

黄克功案件
黄克功同志最早是在1927年接触革命,在1930年正式加入了中国红军,并且在同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等各项艰苦的战役,并且担任过红军班长、连长、排长等一系列职务。黄克功在二渡赤水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立得大功。延安时期,他还曾担任过中国人民抗日军大第15队队长等职位。在国家大义上,他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更无愧于党和国家。他的身体遍布伤痕,犹如打结的老树皮,全身没有一块好肉,。他在犯错之后,坦白认错,淡然接受接受处分,仍旧愿意为党为国出力,认为军人死也要死在战场上。在接受极刑前,他还举臂呼喊着“中华民族解放万岁!”和“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不可谓不忠心爱国。
黄克功简介表明了黄克功是一名英勇的抗日英雄。也正是这个原因,他最后的下场才引得人们都为他惋惜。而毛泽东同志也认为,狠下心对他处以极刑,正是如同《三国志》里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如果黄克功同志在私人生活中能理性一点,向上级领导申请恋爱和结婚,对刘茜同志能耐心一点,一代功臣也许就不会就此陨落。然而功不抵过,再大的功绩也不能无视其他群众的性命。黄克功最后落得这样一个下场实在是可惜。
黄克功案件及其现实警示
1937年10月,在延安发生了一桩有名的桃色事件。抗日军政大学的分队队长黄克功枪杀了一名女青年。该女青年是其之前的恋人刘茜。凶手黄克功是红军的战斗功臣,被害者刘茜是投奔延安参加革命的先进女青年刘茜。这就是“黄克功案件”,那么黄克功案件及其现实警示到底是什么呢?

黄克功案件
原红军战士黄克功在延安期间与刘茜相恋。刘茜,原名董秋月,是山西人,曾就读于太原市友仁中学,是一个思想进步的女同志。在七七事变发生后,刘茜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前往延安。到达延安后,她进入抗日军政大学的十五大队进行学习。在学习中表现优异,被戏称是“年龄最小,表现最好”的学生。当时,黄克功同志正好担任第十五队队长,两人经过接触过相互爱慕。后来,黄克功调回了抗日军政大学,出任第六分队队长。之后。两人渐生嫌隙。黄克功多次求婚未果,认为刘茜对感情不忠,一怒之下,枪杀了刘茜。最后遭到党的公正审判,黄克功最终受到被开除出党并被依法处决的惩罚。刑前,他表示认罪,但极力请求死在战场上。但是,为了党的光辉形象和公正无私的纪律,最后由黄克功的战友雷经天拒绝他的请求,宣布:“黄克功故意杀人,处以死刑!”黄克功最终还是死在了刑场上。
黄克功案件的发生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党的公正处理及时挽回了党的名誉和形象。黄克功案件及其现实警示告诫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功绩而为所欲为,这只会为自己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更是告诫我们恋爱应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不能强硬逼迫。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