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为何将皇位传给弟弟而不传儿子的简介

正在使用人数

我们都知道宋太祖赵匡胤在49岁驾崩后,他的弟弟赵光义登基,就是后来的宋太宗,赵匡胤没有儿子吗?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弟弟?影视剧中的赵光义“金匮之盟”赵光义登基后,为了证明自己皇位的合法性,曾经拿出了“金匮之盟”作证,“金匮之盟”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公元961。

小知识:宋太祖赵匡胤为何将皇位传给弟弟而不传儿子

宋太祖赵匡胤为何将皇位传给弟弟而不传儿子

时间:2016-03-12 00:15    来源: 我爱IT技术网    编辑:佚名

我们都知道宋太祖赵匡胤在49岁驾崩后,他的弟弟赵光义登基,就是后来的宋太宗,赵匡胤没有儿子吗?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弟弟?

影视剧中的赵光义

影视剧中的赵光义

“金匮之盟”

赵光义登基后,为了证明自己皇位的合法性,曾经拿出了“金匮之盟”作证,“金匮之盟”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

公元961年,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弥留之际,传开国功臣赵普进宫,当赵普进来后,杜太后突然问赵匡胤知道为何他能当上皇帝。赵匡胤不知道怎么回答,就说:这都是因为祖上和太后积德。”

哪知道杜太后很生气地说:“这是因为柴荣把帝位传给幼子的缘故!倘若周朝有年长的君主,哪能轮到你当皇帝?你和光义都是我生的,你将来要传位给弟弟。四海之大,亿万之众,国有长君,乃社稷之福啊!”

赵匡胤只好点头,所以说杜太后传赵普就是为了要有个人证,要赵匡胤签下这份盟约,然后让赵普在末尾署上“臣普记”三个字,然后将盟书封存在一个金匮中,这就是“金匮之盟”的来源了。

“金匮之盟”的必要性

关于“金匮之盟”的真假,也有很多争议。

但是,杜太后一生经历了五代,在这个时期,没有一个帝王在位时间超过10年,在这样的背景下,杜太后怎能不为自己的儿子做打算呢?所以她的经验告诉他,要保证大宋王朝的帝祚永昌,就要有个年长的储君,当时赵匡胤的儿子才十几岁,只有拥有丰富政治经验并且已经年过二十的赵光义才是理想的继承人。

所以说太后立这份盟约完全有可能,而且,我们也知道赵匡胤一直不立自己的儿子为储君,并且在杜太后死后不久,就命弟弟为晋王,位在宰相之上,这其实已经是准储君的地位了。所以很可能赵匡胤是按照太后的遗愿来办事的。至于说宋太祖迟迟不公开这份盟约,是因为他想掌握主动权,可能必要时还得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影视剧中的赵匡胤

影视剧中的赵匡胤

赵普为何在20年后才公布“金匮之盟”

还有一个问题,赵普是这份盟约的唯一见证者,可他为什么不在赵光义登基后就把盟约公布出来而是要在20年后才抛出来这份盟约呢?

因为赵普是宋太祖时期的宰相,而赵普曾经是反对立赵光义为继承人的,并且赵普和赵光义的心腹关系也不是很好,所以很显然,赵光义继位后,就罢免了赵普,随后几年,他还一直受到打压。

直到太平兴国六年,有人举报赵廷美造反,赵普觉得自己可以东山再起了,于是拿出了那份王牌——沉睡了20年的“金匮之盟”,向赵光义要官。赵光义看到了这份盟约,觉得可以为自己辩白,证明自己皇位的合法性,于是就把赵普提升为司徒兼侍中,这才使他重新回到了权力的中枢。

所以赵匡胤和太后签订的“金匮之盟”才是使自己把皇位传给弟弟的原因,后人还有研究真实的“金匮之盟”是“三传约”,但是最后被赵光义和赵普改成了“独传约”,使得赵光义的帝位可以一脉单传。“金匮之盟”到底是不是个政治赝品看来只有历史才知晓了。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猜你喜欢:

与“宋太祖赵匡胤为何将皇位传给弟弟而不传儿子”相关的热门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