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访华的背景 尼克松为什么访华
尼克松访华背景
尼克松访华的背景是什么?尼克松访华发生在1972年的2月,那时候已经是文革的后期了,中国方面也已经开始愿意和西方各国关系进行缓和,而1968年上任的美国第37任总统尼克松在统筹国情及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也开始考虑和中国建交。

尼克松访华照片
尼克松访华的背景大致概括起来有两个,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由于美国和苏联的冷战已经进入了高峰期,这时候如果能拉拢中国,那就会使自己失去一个可能存在的强敌。而当时的中国已经和前苏联交恶了,所以需要及时地调整中国、美国和苏联三方之间的关系,这和美国的处境一拍即合,于是便展开了这次以乒乓外交为楔子的中美建交。
第二个原因是当时的美国因为越南战争已经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国力亏损,就业率低下,人口缺失也越来越严重,继续下去不仅难以支付昂贵的战争费用,国民对他的意见也会越来越大,不利于尼克松的连任。长此以往也会使美国的国力持续下降,而它的冷战对手苏联是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所以尼克松制订了“关岛主义”的新外交政策,不得已放手亚洲的事务,将战略重点继续放回欧洲来。
所以无论是出于国内的压力还是国际形势的走向,美国在这个时候与中国建交都是极为恰当合理的,而事实上这个明智的决定也造成了“双赢”的局面,对美国而言,放手亚洲事务可以加强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缓和和亚洲各国的关系,并且联中抗苏也为自己拉拢了一个强大的战友,万一爆发战争增加了自己方的赢面。
对于中国而言,这次中美建交使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得到改善,也在与苏联决裂之后拉拢到美国这样的强大盟友,并且十分有利于中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打造与建设。
尼克松为什么访华
有很多人会问“尼克松为什么访华”?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美国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美国,双方在很多个角度都合拍,两国合作的话也正好各取所需,如果不是因为利益的话,尼克松为什么访华?难道去领养熊猫宝宝么?

尼克松访华照片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中国外交事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这个时候中国先后和美国、日本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对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会,中国也得以在世界舞台山渐露头角。
尼克松访华受到了中方的热情接待,《联合公报》的发布也正式宣布美国和中国的关系终于趋于正常,中国不再是美国眼中的社会主义怪物,美国也不再是中国惧怕的资本主义巨鳄,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尼克松访华有重大意义,对于中国而言,中美两国同意使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两国间的事务,美国不再插手中国的内政事务,也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认为台湾是属于中国的一块不可分割的领土。中美建交还会带来文化之间的交融和碰撞,而人类只有在矛盾和碰撞中才能产生新的激情,有利于促进科技、文化、艺术等等各方面的进步。
对于美国而言,美苏冷战已经到了一个顶峰,这个时候绝不能让中国这个刚与苏联决裂的社会主义国家对自己产生任何威胁,用求和的方式把中国笼络到自己这边,起码不让它再有回到苏联身边的可能性,有利于美国的国际形势。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