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仪休的生平简介 公仪休是个什么样的人
公仪休在《淮南子》和《史记》等历史书籍中都有记载他爱吃鱼却拒接别人送来的鱼,那么历史上公仪休的生平资料还有哪些呢?公仪休在鲁国是一个很有名的人物,那么公仪休据鱼的故事,说明公仪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公仪休的生平简介
公仪休是鲁国人,在鲁国当宰相。公仪休出门并不是他有何历史功绩,而是以清廉守法、身居高位但知足常乐而名垂青史,在司马迁的《史记》里评价他做事有原则,品行端正,而且他曾说为官者不能与百姓有利益争夺,成大事者不能贪小便宜,是当时百姓人人称赞的好官。

学生表演的公仪休拒鱼
公仪休在鲁国做宰相的时候,曾说这辈子他只要有鱼吃就心满意足了,所有人都知道公仪休酷爱吃鱼的事情,所以就发生了公仪休拒鱼的故事。公仪休曾规定鲁国为官之人,不得经营商业有关的失误,不可与百姓争夺利益,当时还有公仪休拔葵去织的故事。历史上的公仪休以廉洁和教育有方出名,但是公仪休更像一个处事聪慧的智者,他能看透因果,拿得起放得下,有很强的定力与智慧,这正是古代为官者很少能达到的境界。
公仪休是个什么样的人
公仪休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但是从他不受鱼和拔葵去织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他能从一件小事里面看到了潜伏的危害,你看似他好像只是廉正拒绝收鱼,其实下文中“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才是公仪休之所以拒绝的原因,而且这也给他的学生提供的言行一致的榜样。

卡通中的公仪休
公仪休拔葵去织的故事其实在先秦的史书上是没有记载的,而是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里,而司马迁则是董仲舒的学生,所以公仪休拔葵去织的故事应该是董仲舒讲给司马迁听的。在我们初看公仪休拔葵去织的故事可能会觉得公仪休是一个不讲人情的官员,但是细想,我们会觉得公仪休的不近人情是被放大化的后果,因为董仲舒这个人在汉武帝时独尊儒术的时候,其实是十分强调思想内涵的,和民间流传的故事有明显的差别,所以在我们看来公仪休不近人情的背后可能潜藏着一种内涵,就是他们想说的官吏经营商业的危害,所以通过公仪休的故事来告诫统治者禁止官员从商的必要性。
公仪休是一个知识分子,他必然有自身的思想的先进性,所以他看得比一般人远。公仪休有相当高的政治战略目光,因此他的自我约束才使他的行为修养比一般人都要高,才能不被自己的政敌抓到把柄。谁都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是有人因为贪图这一次的午餐而断送了自己的前程,那么相比公仪休他就做得很好。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