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的资料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司马光是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从小聪颖好学,二十岁时考中进士,从此踏足仕途。司马光一生经历了四朝,从华州判官一直做到了宰相,不过他在政治上斌更没有突出的表现,却在文学术上有较高的成就,尤其是撰写了《资治通鉴》这本重要的史书。
司马光基本信息数据来源 : 历史百科-司马光
中文名司马光
别名字公实,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
国籍/朝代北宋
职业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光山县
谥号文正
出生日期天禧三年(1019年11月17日)
逝世日期元祐元年(1086年)
陵寝司马光墓
信仰儒学
爵位温国公(追赠)
主要成就主持编纂《资治通鉴》,历仕四朝,政绩卓著代表作品《通鉴举要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家庭成员司马炫,司马池,司马沂,司马浩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的资料
司马光是陕州涑水乡人,因此他也有涑水先生之称,出生于官宦家庭,父亲是光山县的县令,从小接受了父亲的培养,饱读经书,学识广博,得到了父亲同僚的赏识,如张存、庞籍。在父亲出任各地的官员期间,司马光跟随父亲开拓了眼界,增加了阅历。

司马光画像
1038年,司马光考上了进士,开始在朝廷任职,一开始了当了华州判官,认识了石昌言与之结成忘年之交,并娶了张存之女为妻。此后司马光的父母相继去世,守丧期间写下了多篇谈古论今的文章,也对看到了底层人们的艰苦生活。1044年,司马光被任命为武成军判官,后来得到升迁,被庞籍器重。庞籍遭到罢黜后,司马光在地方做了四年的官回到开封,被宋仁宗重用,被任命为同知谏院。在宋英宗期间,他不仅体恤百姓,还着力缓和皇帝和太后间发矛盾。
1067年,宋神宗继位,司马光被授予御史中丞一职,后因为反对王安石等人的变法而请求调往西京任职,花了足足十五年才修编了《资治通鉴》。宋哲宗期间司马光坐上了宰相的位子,在六十八岁之际生病去世。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人人皆知,主要讲述了年幼的司马光用自己的智慧挽救了一位意外掉进水缸的小伙伴的故事,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因此被编入现在的教科书。

司马光砸缸砸缸的故事
根据《宋史》记载,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当时是天章阁待制,他七岁的时候看起来就像一个大人了,听到有人再讲《左氏春秋》中的故事,很喜爱,在知道了大概的意思后就回家讲给家人听。从这以后,司马光就爱上了《左氏春秋》,到了不顾天气冷热和饥渴的地步。
有一天,一帮小孩在院子里玩耍,其中的一个小孩爬到了缸上却不慎掉入缸中被水淹到了全身,大家都抛弃他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着石块砸破了缸,水马上迸出来了,那个小孩就得救了。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告诉后人碰到事情切忌慌乱,也不可逃避,跳出常规的怪圈,换个角度思考问题,用冷静地想出解决的方法。
司马光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资治通鉴》更是确立了他史学家的地位。司马光聪明伶俐,七岁的时候就用砸缸的方法就出了误入水缸的同伴。司马光一生担任了四朝的官员,在长年的官宦生涯中从一个小小的地方判官升至宰相,然而他在学术上的成就要远胜于政治。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