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的简介

正在使用人数

蔡元培简介蔡元培是浙江绍兴人,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他在多个高校担任过校长,还曾经担任过北京大学的校长。出生于清朝末年的蔡元培从小就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四岁开始读书,十七岁考取状元,十八岁设馆教书,这是粗略的蔡元培简介。蔡元培照片以下是蔡元培简介的详。

小知识: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

时间:2016-03-12 00:59    来源: 我爱IT技术网    编辑:佚名

蔡元培简介

蔡元培是浙江绍兴人,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他在多个高校担任过校长,还曾经担任过北京大学的校长。出生于清朝末年的蔡元培从小就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四岁开始读书,十七岁考取状元,十八岁设馆教书,这是粗略的蔡元培简介。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

蔡元培照片

以下是蔡元培简介的详细版。蔡元培生命最初的十几年都是在私塾度过的,大量的阅读为他以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文学功底。一般来说,时代的交替阶段各地的文化交融汇合,是文化最为兴盛的时期。蔡元培恰好赶上这样一个时代,在学习能力最为旺盛的时候接触到了西方文化。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使他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他以后的新思想的提出提供了可能。

他一路考来从秀才到举人再到贡士,最后经殿试中进士,进了翰林院。在西方思想的影响下,他解除了和第一任妻子的关系,并和自己的学生结为夫妻。辛亥革命时期,他积极地开展革命活动。

后来,他将自己的余生都致力于教育事业的改革上。他聘请新兴骨干教师特别是留学归来的人来学校讲课,着重教育的改革。在北大任职期间,他不仅改革了学习制度,还革新了北大“自由、学术”的学习风气。

抗日期间,蔡元培积极动员抗日,呼吁国共应该合作,联合抗日。他还和国母宋庆龄、鲁迅等人发起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还曾积极营救共产党员。就是这样一个有爱国情操,有改革觉悟,有自由灵魂的人,最后在香港病逝,很多人都前来吊唁他。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从小就接触西方文化的他在教育方面更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新颖而不拘一格的教育模式,和他很早就接触和吸收西方文化有很大的联系。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与碰撞,新生出很多前所未有的新鲜的文化元素,这也成为了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

蔡元培照片

只有还原到当时的文化背景下,我们才能理解蔡元培的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其实,从蔡元培改革北大的学风,我们就可以看出,他追求的是一种自由,解放思想的境界,同时,又能以宽容的胸怀接纳新鲜事物从而使自己得到更上一层的进步。用八个字概括就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当时的中国处于民国时期,清政府的势力刚瓦解不久,中国的大门正渐渐打开,各方文化都争先恐后地涌入中国。中国,处于吸收外来文化,文化荟萃发展时期。这个时候就需要将思想从旧观念中解放出来,以一种自由而轻松的方式看待新事物。同时,在接触外来文化的时候,还要以宽广的胸怀接受和吸收其中优秀的文化和思想,从而发展我国的文化。

他自己就曾两次到欧洲游学,亲自体验文艺复兴后欧洲的科学文化。同时,他还特别提倡民权和女权。这在当时,是先于其他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境界的一大进步。在他的带领下,一群热血的知识分子冲破旧有习俗的禁锢,发展出一股新思潮,新潮流,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从此生根发芽。

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

蔡元培从小就善于学习,考取了清朝科举制度里的名次,当上了朝廷的官员。但是蔡元培却选择辞去官职,专心从事教育,因为他看出了封建科举的弊端。后来中国历经一定的改革,但是政府却没有真正有效的教育理念,因此当时专心教育的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不谋而合,要求改变过去固有的思想。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

蔡元培雕像

新文化运动产生的时候国内的局势变数太多。它是在旧制度即将消亡,新思想酝酿形成的时期诞生的。辛亥革命的发动直接摧毁了清朝统治,可是旧思想在统治阶级却没有得到根除。中国还面临着被强国奴役的危险。蔡元培一直主张教育应该和国家政治区分开来,是学习知识获得更好的人生价值。蔡元培主张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新的思想革命,他自身的举措也成了榜样,北大也是这次运动的阵地。这么多年过去了,北大也成为了当今最有实力的学校之一,这离不开那个时期知识分子的坚持和努力。

近代教育在蔡元培的努力下,开始脱离旧社会的观念,让文化知识为功名权力服务转变成真正能够学习知识培养自身价值的方向发展。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崇尚的自由思想是一致的,这些运动让更多的自由思想得到传播,是唤醒更多中国人民自由革命意志的催化剂。今天我们可以自由的学习文化知识,更应该学会珍惜接受教育的机会,因为这曾经是无数革命者努力换来的结果。

蔡元培北大改革

北大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北大,绝对少不了蔡元培北大改革的功劳。在蔡元培接手之前,北大的整体氛围相当混乱。北大是在光绪皇帝时期建立,目的是培养新时期的人才。但是慈禧的一番搅和,京师大学堂也就沦为培养官僚的机构。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

蔡元培照片

最开始的京师大学堂,整个学校里都弥漫着一股严重的封建气息。最搞笑的是老师上课称呼学生为老爷。虽然民国时期风俗改进不少,但是校园里的封建气氛依然遗留不少。再者,那时候的学生依然将大学当成是科举考试的培训机构,目的就是及第,所以没有多少学术氛围。学生个个都是老爷少爷的,经常去逛“八大胡同”,所以北大的老师学生在那里还是挺有名声的。这样的一个环境,蔡元培北大改革的任务相当艰巨。

蔡元培在之前的欧洲游学中,对欧洲教育最大的感触就是:他们提倡思想自由。而这样的办学理念也是北大之后的教学理念。蔡元培积极地将这一思想运用到大学中去。所以那时候的北大既能看到留着辫子的老师,也有新时代的激进青年。蔡元培对大家的解释是:我希望各种思想在这里衍生碰撞,但是不相悖。

此时将近半百的蔡元培越发地忙碌起来。他下一步开始再校园里组建一系列专业团队,也就是现在大学里的各类学院。在品德上,蔡元培成立了进德会。会员根据不同的要求分为甲乙丙三种,当时入会的将近四五百人。

蔡元培北大改革当然是成功的,看看如今的北大就知道了。

对蔡元培的评价

蔡元培在封建旧科举制度到现代教育制度的转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本身是晚清科举里的进士,但是通过到出国学习到先进文化,蔡元培不断摸索改变中国的旧教育,引领中国文化教育走向前进道路。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世人对蔡元培的评价也非常多,小编这里简单说说几点。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

蔡元培照片

第一,蔡元培的包容思想。虽然他出生封建家庭,祖先甚至能追溯到明朝,但是他个人具有博大胸怀,包容精神。他让中国的平民,女性都有机会得到教育。第二,他树立了正确的学习观,引导学习者走向正确的道路上,他坚决发对文化知识成为官场利用的工具,坚持人文发展,重视人格的培养。在儿童教育上他做出了大胆创新,引进了新的理念,使得下一代得到更好的学习教育。第三,他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他在外国侵略中国的时候,积极为中国自强而努力。虽然他一直在资产阶级阵营,但是面对国难,他表现出了高尚的爱国精神,坚决站在国共合作这一方,并且联合了许多的民主人士共同组建联盟,为中国抗战贡献了个人力量。

蔡元培是一个以身作则的思想实践者。他自身的婚姻在早期受到封建束缚被迫接受了家族安排的妻子,但是他不断的影响和改造妻子,使妻子摆脱旧观念的影响学习男女平等先进的婚姻观。蔡元培本身也是一个一夫一妻资产阶级婚姻制度的实践者。庆幸的是,所有对蔡元培的评价都是正面的。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猜你喜欢:

与“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相关的热门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