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孙权的简介 孙权的佩剑是什么
三国演义孙权
孙权基本信息数据来源 : 历史百科-孙权
中文名 孙权
别名 吴大帝,孙仲谋
国籍/朝代 三国
国号 东吴
职业 皇帝
庙号 太祖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
谥号 大皇帝
出生日期 182年(东汉光和五年)
逝世日期 252年5月21日(孙吴神凤元年)
陵寝 蒋陵
在位时间 229年—252年
主要成就 接手并安定江东,建立吴国,发展江南经济,到达夷洲
家庭成员 孙坚,孙策,孙登,孙虑,孙和,孙霸,孙奋,孙休,孙亮
?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中,将东汉末年分三国的割据天下的局势很详细的描写出来,塑造了一系列叱咤风云的三国人物,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矛盾和斗争。其中孙权在《三国演义》中为东吴的建立者,是一位外表独特且文武双全、胆识过人,治国有方的杰出霸主。

孙权的游戏形象
孙权为孙坚次子,幼年常随兄长孙策征战四方,后在孙策逝世继承江东基业,且得孙策嘱咐之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在公元208年,26岁的孙权起兵西进,成功剿灭黄祖,收复其大将甘宁。
同年,刘备大败曹操,荆州被夺,遂曹操写信给孙权欲夺其东吴之地,遂孙权之谋士鲁肃建议联合刘备攻曹操,孙权以周瑜为主帅与曹操交战,遂赢得这场赤壁之战。后孙权为更好的拉拢刘备不仅将己妹孙尚香下嫁还借荆州给刘备。
后刘备得以胜战,却不还荆州之地,且孙权与曹操战于濡须口,双方持平,遂签订秘密联盟,共伐关羽。后孙权以吕蒙伐羽,荆州复得,且关羽败走麦城,被孙权杀害,以其头颅献给曹操。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以报关羽之仇与孙权开展彝陵之战,孙权获胜,后刘备病逝,蜀吴讲和攻战曹魏。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建立东吴,最后一战是响应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战役,此战败战。
晚年孙权日益骄奢,猜疑心很重,滥杀无辜,使大将军陆逊忧愤而死,且在立太子方面犯了很大错误,导致东吴日后政变埋下祸根。后孙权于71岁时病逝。
孙权佩剑
在群雄并立的三国时代,孙吴家族能够占据江东一隅一直坚持到最后,这跟东吴的建立者和开国皇帝孙权过人的智慧和谋略是分不开的。曹操就曾经用“生子当如孙仲谋”来形容孙权,可见对他的评价之高。孙权在继承父亲孙坚和大哥孙策基业的基础上,开疆拓土,励精图治,静观天下之势,以待时机到来。相传孙权一生共收集了六把宝剑,个个都是当时十分罕见和珍贵的名剑。

孙权剧照
关于孙权所藏的六把宝剑,主要出自晋朝崔豹所编写的《古今注》,上面提及了孙权所藏有的六把宝剑的名字,分别是:白虹、紫电、辟邪、流星、青冥和百里。首先是白虹间,这个名字的来历是说彩虹一共有七种颜色,而白虹就是其中之一,因此该剑的剑身是散发出令人炫目的白光,令人不敢睁眼看它。在华山剑法中,有一招著名的招式叫做“白虹贯日”,威力十分巨大。然后是是紫电剑,唐代著名诗人王勃在其传世名篇《滕王阁序》中曾经写道:紫电青霜,王将军之琥库。从这里可以看出,这把剑一直流传代了唐代,被当时的人们最认可和称颂。然后是辟邪剑,一听这个名字,我们或许就知道这把剑的威力绝对非同小可,不禁使人想起了著名的《辟邪剑谱》。然后是流星剑,与王勃同为“初唐四杰”的杨炯在他的《宋刘校书从军》一诗中曾经提到过这把剑,相传此剑如闪电一般凌厉,所到之处几乎无一幸免。然后是青冥剑,此剑名的含义应该是指青色的天空。最后是百里剑,能够成此剑主人的绝非是平常之辈,只有具有突出才能的人才能发挥出此剑最大的威力。
最后要指出的是,虽然这六把宝剑有明确的出处,但是在其他的文献中却没有提及,因此孙权到底有没有这六把剑还要我们仔细研究和考证。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