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为什么会投降曹操 后人如何评价关羽
关羽投降曹操
关羽是忠心于刘备的,但是在历史上关羽曾经投降了曹操,曹操是刘备的敌人,关羽却投降了曹操这是说不过去的,对于关羽投降的原因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给出了理由,说关于投降的时候是讲了条件的,一是降汉不降曹,二是为了保护刘备的两位夫人,三是有了刘备的消息立刻就离开曹操,那么真是这样的吗?

关羽画像
事实上,关羽投降曹操的原因罗贯中所说的三点都是不成立的,起码是有很多疑点的,首先说降汉不降曹,其实在关羽的心中刘备才应该是汉室的代表,因为刘备打出的旗号就是匡扶汉室,如果说投降曹操是降汉的话,那么只能说明刘备是出师不义,所以说从这个意义上讲关羽的这个理由是不成立的。
再者保护刘备的二位夫人也是不成立的,因为当时二位夫人应该是在刘备屯兵的小沛,曹操攻打小沛的时候已经将二位夫人擒获,二位夫人并不在关羽屯兵的下邳,所以保护二位夫人之说也不成立。
三者知道了刘备的消息就立即离开曹操,实际上这个说法的潜台词就是关于知道刘备还活着但是不知道在哪里,实际上,在当时的兵荒马乱之中,通信技术非常的不发达,关羽并不知道刘备是否还活着,所以谈不上这一点,而且在下邳的战斗中,关羽完全可以像张飞那样突围而走,但为什么关羽没有那么做呢?
通过上面的疑点我们觉得罗贯中的关羽投降曹操的三个理由是不成立的,起码是具有很多的疑点的,个人认为在那个兵荒马乱,通信技术又不发达的年代,关羽很可能是由于已经知道了刘备死亡的消息,所以才投降了曹操的,如果知道刘备没有死,关羽不可能投降曹操。
关羽的评价
关羽是历史上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后世对关羽非常的推崇,现在在各地还有关帝庙,关羽被历史上的统治阶级称为“武帝”,与“文帝”孔子齐名,现在很多人还在供奉着关羽,称为关老爷,可见民间对关羽的崇敬。历史上对关羽的评价非常多,大多数是说关于忠勇无敌,《三国演义》更是将关羽塑造成一个完人,关羽到底是怎样的呢?

关羽画像
个人认为关羽首先是忠,关羽与刘备的感情非常的深厚,曹操曾经将关羽生擒,曹操觉得关羽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于是对关羽恩宠有加,可以说加官进爵,时时封赏,对关羽好的那是无以复加,可是关羽还是离开了曹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去找自己的大哥刘备,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关羽非常的忠。
第二个关羽非常的勇,可以说是勇冠三军,从在曹操麾下的时候温酒斩华雄,后来由斩杀颜良、文丑就可以见到一斑,用万人不敌来形容也不为过。
第三点关羽有谋略,关羽戎马生涯三十年,多数时候是作为一名统帅,并且多次再战役中获胜,没有一点谋略是很难让人相信的。并且关羽在樊城之战的时候大筑江陵城,训练水军,同时联合魏军反曹势力,可以说是应对得当的。
第四点关羽是非常自负的一个人,正是由于其自负,没有审时度势的大局观,导致了其后来走麦城,从而丢失了性命。事情是这样的,孙权向关羽提亲,想要求娶关羽的女儿,关羽不顾诸葛亮定下的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一句“虎女岂能嫁犬郎”让孙权大怒,于是在曹操进攻关羽的时候东吴也出兵进攻荆州,导致关羽腹背受敌,同时屯兵江陵的糜芳和屯兵公安的傅士仁都因为平时关羽轻视自己而不出兵救援,关羽说“还当治之”,于是二人恐惧不安,很快投降了东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关羽是缺乏非常自负并且缺乏大局观的。
关羽的墓在哪里
关羽忠勇无比,戎马生涯三十年,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推崇,对关羽的追封非常的多,可以说关羽“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同时民间对关羽也非常的崇拜,在今天各地还有非常多的关帝庙,关羽享受着历代百姓的香火,生前荣耀,死后也获得了荣宠万千,悠悠历史长河中武将出类拔萃的何其多,对关羽的待遇是唯一的。

关林
关羽作为一员武将经过战役无数,从来没有常胜将军,关羽也不例外,最后的战役关羽被迫走麦城被俘,东吴的统治者孙权也是一个爱才的人,于是想要劝降,有臣子说,当初曹操对关羽那么好关羽都没有降曹,你要对关羽如何好才能让关羽投降你呢?孙权大悟,于是杀掉了关羽,并且将头颅送给了曹操,曹操以诸侯的规格为关羽举行了丧礼,将关羽的头颅埋葬在了洛阳,所以现在洛阳有关羽林,是埋葬头颅的地方,而历史上只有圣人的坟墓才成为林,可见历史上对关羽的推崇;孙权将关羽的身躯埋葬在了当阳,称为关陵,也就是今天的当阳大王冢,而只有帝王的墓地才能成为陵,所以实际上人们已经将关羽按照帝王的规格丧葬了。蜀汉在成都为关羽建立了衣冠冢,也就是成都的关羽墓,以招魂祭祀。所以老百姓们称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
关陵坐落在当阳城西五里处。经过历代统治者的多次重建扩充现在已经形成庙院,占地多达98亩。
关林,位于洛阳市南7公里,占地130余亩,是我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建筑群。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