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身世之谜 他祖上姓葛?
蜀汉后主曾经说过“政在葛氏,祭在寡人。礼仪活动自己主持,而军、政、财、文大事统统由这个姓葛的大臣一手操办。那么这个葛姓大臣是谁?当然,我们都知道,是指诸葛亮。那么,诸葛亮什么时候姓葛了?他的复姓作何解释?
诸葛亮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在隆中村,他是个小有名气的读书人。因为他迎娶了一位据说丑到相当程度的媳妇——黄氏(后人也说是同村女子嫉妒黄氏的美貌才故意贬低她的容颜)。乡间盛传“莫学孔明择妇,止得阿承丑女”。刘备为什么会甘冒被黄脸婆惊吓的危险,一而再再而三地求见只有26岁、名不见经传的“一介布衣”——诸葛亮。

陆毅版诸葛亮
难道是因为诸葛亮才华出众?刘备纵横天下二十多年,见过的谋臣名士、一代宗师不下百人。诸葛亮只是一名被人推荐的乡下书生而已。刘备不必礼贤下士至此。所谓的“政治才干”是在刀光血影和尔虞吾诈中学来的,不是26岁的书生从书中看出来的。其实拜访诸葛亮能给刘备带来巨大现实利益,因为诸葛亮的人际关系非常特别。
诸葛亮的身世
《三国志。诸葛亮传》对诸葛亮早期生涯描述非常简略: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这段话的意思是诸葛亮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人。司隶校尉是负责京师及其周边地区行政、治安、军事的长官,比一般的省部级官员地位要高得多。可见诸葛亮也是世家子弟。他父亲叫诸葛圭,在东汉末年担任过太山都丞,这是郡一级的中级官员。当时诸葛家辉煌不在,但也还不算没落。遗憾的是,诸葛圭早逝,诸葛亮等被叔叔诸葛玄抚养。诸葛玄是大军阀袁术所任命的豫章(今江西大部地区)太守,就带着诸葛亮和弟弟诸葛均迁移到了南方。可诸葛玄的官位不久为朝廷正式任命的朱皓所取代,只好去投靠旧友刘表,并在诸葛亮17岁的时候死在了荆州。诸葛亮一直到叔父死后才迁移到荆州隆中稳定下来,他儿时的生活是汉末动荡社会的写照。伟人的传记自然少不了传主少有大志的记载。《三国志》中诸葛亮就被记载少年时期自比管仲、乐毅。可惜只有他的好朋友崔州平和徐元直两人相信。
不管怎么说吧,诸葛亮早年生活是曲折了点,但他的世族子弟身份是确定的。应该算个官二代。
再来说说她的妻子,黄硕不是小家碧玉,她是赫赫大名的荆州黄家的女儿,父亲黄承彦。黄家门第显赫,黄硕的情况就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两难。于是,嫁给一个外来世族子弟不失为一个选择。诸葛亮不可能不了解这一当时荆州地主阶级中比较轰动的“小道”消息。他不可能不嗅到其中的浓厚的利害关系。作为失意、流离的世族子弟,诸葛亮极有可能通过“小道”传达出了对黄家小姐的“爱慕”之心。
诸葛亮结婚后,声望和地位飞速跃升。先是喜欢品评人物,在荆州说话够分量的岳父首称孔明为“卧龙”,将另一位世家子庞统称为“凤雏”。
孔明原姓“葛”?变复姓的原因是什么
其一:诸葛亮祖父诸葛丰曾任过司隶校尉(东汉时,全国行政区划分为十三个州,因国都建在洛阳和长安,故将关中、晋南、洛阳、豫西一带称之为司川或司隶,寓从这里发号施令,统辖全国之意。司隶校尉主管国都治安和监督百官,治所在今洛阳东北),致仕后迁居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依当时的社会风气,名人须照顾到全族人衣食住行。搬迁时,族中人大都相随。该村原有很多葛姓人家,大概是投靠了同宗。诸葛丰是社会名人,找他的外地人自然就多,打问中,社会下层难免有人不知道,知道的就说:“嗨,村那头那几家姓葛的嘛!”“那几家”是今天的口语,当时的口语是:村那头诸葛家嘛!“诸家”是不确定数词,相当于今天说“诸位女士,诸位先生”。在姓氏的演变过程中,说的人多了,诸葛就成了这几家新搬迁户特有的姓氏(《三国志·诸葛瑾传》裴松之注)。

诸葛亮素描图
第二种说法是: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时,葛婴是其重要将领,多有战功,不幸蒙冤被杀。西汉王朝建立在这次农民大起义的基础上,当然不会像历代统治者那样,诬蔑陈胜、吴广为贼。相反,对其功绩给予了高度肯定,并承担了相应的善后事宜。汉文帝时,有人提出了葛婴的冤案,遂给以平反昭雪,追录其历史功绩,封其孙为诸县(今山东诸城)侯(侯爵中的第二等,依次为都侯、县侯、乡侯、亭侯和没有采邑之地的关内侯),因为封地在诸县,这家遂成为县内首屈一指的望族,县名与葛姓就连为一体成为诸葛姓氏。这种习惯在后世姓氏已稳定时有所演变,如袁世凯称袁项城,李鸿章称李合肥……籍贯不再作为姓,而是成为名字的借代,借此以示对其尊敬。
不管是什么原因,诸葛一姓在东汉末年终于形成。由于是特殊家族的葛姓转换,更由于诸葛瑾之子诸葛恪、诸葛亮堂兄弟诸葛诞分别被东吴和曹魏夷灭三族,此两支仅留诸葛乔、诸葛靓两人幸免杀戮,所以虽延续了1800多年,中国姓诸葛的人群仍是少之又少。
用现在的话来讲,诸葛亮当时的出生不错,社会关系也殷实。所以刘备才三顾茅庐想请诸葛亮出山,因为是想利用到诸葛亮的人际关系来完成自己的大业。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