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简介 唐太宗与魏征之间有什么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也是是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他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被誉为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和诗人之一。他和魏征之间有什么关系?
唐太宗简介

张丰毅饰演的唐太宗李世民
公元598年,李世民出生在李家别馆,他的父亲是当时隋朝的官员李渊,而母亲则是北周皇族窦氏。
再来说说李世民名字的由来,他4岁的时候,家里来了个算命先生,对他父亲李渊说:“您是贵人,而且您有贵子。”那个算命书生见到李世民,看看了他的面相说:“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岁时,必能济世安民。”所以,李渊就用“济世安民”里的两个字给儿子取名“李世民”。
公元617年,李世民和父亲起兵反隋,这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晋阳起兵。他父亲李渊废黜杨侑,创立唐朝,而李世民被封为尚书令、右翊卫大将军,进封秦王。
本来李渊是答应李世民立他为太子的,但是唐朝建立后,李渊还是立了他的长子李建成为太子,而李世民当然也不肯屈为人臣,所以李世民、李建成等兄弟之间猜忌越来越深。
公元626年,李世民在东宫的眼线打探到消息说,李建成要设计杀自己,所以他决定先发制人,在长安城玄武门附近射杀李建成和李元吉,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玄武门之变,而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决定斩草除根,于是也杀掉了他那几个兄弟的儿子。所以现在有很多人批评李世民的狠毒,为了皇位,自己的兄弟乃至只有几岁的侄儿都不放过。

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太子,两个月后,李渊退位做太上皇,而李世民登基,年号为贞观。
唐太宗身边有一位大臣,太宗甚是信任,这个人就是魏征,李世民和魏征之间有着怎么样的故事?
唐太宗与魏征之间有什么故事

影视剧中的魏征
魏征曾经是在太子李建成手下做事的,李建成想杀害李世民就是魏征的主意。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把魏征抓了过来,并问他为什么要在他们兄弟之间挑拨离间。魏征这个人也是有骨气,他不慌不忙,神态自若的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左右大臣都为魏征捏了把汗,这样的回答肯定是要丧命的,可是李世民听了以后,觉得魏征这个人有胆识,说话也直爽,最后啥也不追究。
大家以为李世民作为皇帝,谁也不怕,也不用顾虑下面人的看法,可是不然,他还是挺怕魏征大人说自己的。有一次,李世民得到一只雄健的鹞子(也就是雀鹰),就一直把玩,让它在自己的手上跳来跳去,后来魏征进来了,李世民怕魏征说自己不务正业,就赶紧把鹞子藏在自己的怀里,可是魏征早看到了,所以他禀报公事的时候故意说的很慢,拖延时间,而李世民又不敢把鹞子拿出来,到最后鹞子被活活憋死了,真是哭笑不得。
公元643年,魏征病死。唐太宗就像自己失去了左右手一样得难过,他哭着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这句话也一直流传到现在,体现了太宗对魏征的重视,也是对魏征的人生价值做的最好的诠释。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