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简介 李清照的诗与词
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大家对她的印象,不外乎著名的诗人,词作家等等光环,她的许多作品给我们后人以精神食粮。的确,李清照的词,婉约大气,很有韵味,读来朗朗上口,意境悠然,她可谓是宋代才女,美女。

李清照画像
宋代时候,妇女地位还是很低的,在当时她能写出那么多好的诗词,和她的家庭出身有很大关系。她出身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从小跟随父母生活在京都汴梁,家庭环境优越,用现在的话说,那就是“官二代”,这决定了她的见识超过常人,也给她创作作品提供了灵感。
要说起李清照的词,那可是超过了她的诗,她在词上可谓天赋秉义,文学作品在古代文学史上是占有一席之地的。早年由于家境富足,创作的作品自然免不了一些少女情怀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可是,中年丧夫,又没有子女,改嫁后婚姻仍然不顺,又离异,这是一个女人最大的悲哀,以至于李清照晚年的作品多了些许凄凉。
作为一个女人来说,她的事业是成功的。家庭却是不幸的,晚年生活孤独,虽有一腔报国热情可是才华无处施展,满腔抱负无处释放。她和第一任丈夫赵明诚可以说是有共同语言的,可谓郎才女貌,她们共同创作了许多诗词歌赋,就因为这样,她也无法走出中年丧夫的悲痛和思念,别人也不好走进她的灵魂深处。晚年生活看似孤独落魄,可是李清照自己并没有觉得,至少她的精神生活是富足的。
李清照的词
李清照是我国两宋之际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她的一生丰富跌宕。起初她是一个生活安定幸福的女子,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热爱文学;可是后来金兵入境她的人生从此改变了,丈夫去世,自己从此流离失所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所以这位才女的词在这两个阶段有着两种不同的风格:前期欢快,后期愁苦。

李清照塑像
前期李清照主要写天真纯情的少女,写她们懵懵懂懂的爱情、写她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在这之中也寄托了清照对与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正如《如梦令》中的少女,她将这位向往自由、渴望爱情的天真少女刻画得如此惟妙惟肖。前期的词语言清新自然,真实而又活泼。清照婚后生活美满幸福,与丈夫如胶似漆恩爱有加,《点绛唇》中扫描写的那位少女就表现了清照对与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后期清照的生活发生了大反转!金人入境导致国家危亡加上丈夫病逝,清照不得不离开故土,南迁逃亡。逃亡的路途艰辛,她丢掉了当初与丈夫一同收集的字画金石,孤苦无依的生活给了她极大的打击!此时清照的词风感情浓重。一首《孤雁儿》抒发了清照无尽的惆怅!这首咏梅词并没有描绘梅的姿色香气,而是把梅比作作者个人悲欢的见证,表现自己对亡夫的缅怀与怀念。
不管前期后期,李清照的词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
李清照的诗
李清照是两宋时期著名的女词人,她的作品主要以词为主,诗歌相对而言较少。尽管如此,她的诗歌也有很独特的风格:与婉约风格的词不同的是清照的诗歌具有一种豪迈的气魄!颇有一种大丈夫的气概,诗歌中善于使用历史典故、借古讽今、想象丰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李清照画像
举个例子来讲,《乌江》这首诗就表达了作者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诗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表现了一种宏伟的气魄;后面一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用了项羽不肯南渡的典故,表现了对项羽的钦佩,同时借此讽刺了南宋统治者的腐朽软弱!李清照的诗歌有着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营造出一种不一样的风格。《晓梦》这首诗就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描绘出一幅自由自在的美好境界,当自己沉迷其中陶醉不已的时候突然清醒,发现周围的世界和梦幻中的“天堂”相距如此遥远,让人嗟叹!
作为一位女子,李清照能有这样的广阔的眼界,如此豪迈的气魄,这让很多男人都赞叹不已呀!清照自小便生活在一个有书香氛围的大家庭,对文学有着极深的兴趣爱好。他的夫君赵明诚更是与他兴趣相投!清照由内而外透露这一种非凡的自信,以及后来丰富的生活阅历,我想这些都是她形成豪迈诗歌风格的原因吧。
如梦令李清照
李清照一生跌宕起伏,经历了一个女人不应该承受的磨难。虽然生活饱经风霜,但是李清照却坚强的承受着生活带给她的负累。她的内心深处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着她行走在人生的路上。《如梦令》是李清照青春年少时所做,所以整首词没有忧伤之意。

李清照画像
作如梦令时李清照才十七八岁,正是大好年华,所以无忧无虑。这从词中可以看出,词讲的是李清照夜晚赴宴,席间不觉贪吃了几杯,然后乘舟而回的情景。
整首词言简意赅,短小精悍,读起来来朗朗上口,十分清新自然,读着读着,仿佛思绪就飘到了千百年前,随着作者一起荡漾在那夜晚的小河之上。
开头两句“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交代了事件的背景。李清照是在溪亭之地与有人吟诗作乐,既然有诗,当然就必须有酒,要不该多么寂寞。有了酒,当然也不能浅尝辄止,这样不是文人风范。于是不由得李清照就多喝了几杯,于是晕晕沉沉,连回家的路的险些记不清。这两句写的十分富有生活情趣。
回家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这点小小的波折并没有上李清照大发雷霆,她把这样的意外描述的可爱至极。误入藕花深处,这样的误真是个美丽的误会,藕花深处,荷香迷人,小舟在期间摇曳生姿,这是多么美丽的一副画面,实在让人心驰神往。
“惊起一滩鸥鹭”,虽然回家之路都忘了,可是李清照一点也不急,还有心思看那一群群鸥鹭。实在是一个极富生活情趣的人。
一剪梅 李清照
李清照创作《一剪梅》时,她的丈夫赵明诚正远在青州上任。家中只有李清照一人,心中苦闷无从排解,所以提起笔来作出这样一首词以解心头对丈夫的思念缱绻之情,满心里想着等到丈夫归家那日念与他听。小女人的细腻心思表露无疑。

李清照画像
我国关于相思的诗词可谓汗牛充栋,数不胜数,要想在这其中写出特色,写出风格,写的名垂千古十分不容易。而李清照的一剪梅就做到了。众所周知,我国古代诗人词人都以男性为主,李清照这首一剪梅从女性的角度来描写,所以更加细腻动人,惹人怜爱。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开头简单直接,直抒胸臆,李清照似乎总是偏爱舟一些,她的很多词中都有出现舟,这是她的写作风格。第三句“云中谁寄锦书来?”实在是凄婉动人,李清照已经相思成疾了,每天眼泪汪汪的看着白云苍空之中,多么希望那白云之中能飘下来一封心上人的书信。这是一种十分大胆夸张的想象,每个人都有这样求之不得的心上人,这样的描写让人身临其境。
之后的“花自飘零水自流“,借物抒情,取自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典故,将虚拟飘渺的愁思物化,仿佛触手可及。
最后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将相思不得的那种无奈,纠结于挣扎描绘的淋漓尽致。这是整首词的词眼,整体寓意在此处得到了升华。
声声慢李清照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才女。她出生在一个富足的书香门第,无忧无虑开朗乐观、和丈夫赵明诚志趣相投恩爱有加;可是后来金兵入境,丈夫死去改变了清照的生活……从此她颠沛流离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一曲《声声慢》足以道出清照晚期的愁苦心境!

李清照画像
这是一首赋秋词,赋秋就是赋愁啊!此时的清照经历了国家的危亡、故乡的沦陷、丈夫的离世以及与夫君共同收藏的金石书画的丢失,这样的愁是无尽的浓愁啊!词的一开始便用了14个叠字形象又婉转的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愁苦。虽然自己所有东西都丢失,但是清照依旧心有所求,迷茫地“寻寻觅觅”,最终发现自己周围已是一片“冷冷清清”罢了!内心凄凉、惨戚的愁苦情绪不由而生。才刚刚觉得天气暖和了却又变冷了,这种天气最容易激发忧愁的人的愁苦情绪啊!于是清照试图通过“三杯两盏淡酒”来舒缓内心的愁苦,怎料这几杯淡酒也抵挡不住黄昏时候的阵阵寒风!就在此时一排大雁从北向南飞来,这更是激发了清照对已经逝去的人事的的怀念心情跌落到了谷底!看见此时满地的残花想着自己从此以后只能独自守在窗前感叹世事,心中更是不尽的凄凉啊。这时候下雨了!雨水打在梧桐树上断断续续直到黄昏,这雨滴声一滴一滴的敲击着清照的心灵,此刻的心情怎么能够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呢!
李清照通过平实自然的语言,融情与景抒发了内心不尽的愁苦,这种愁苦是国家危在旦夕、人民流离失所的大愁啊!
渔家傲李清照
李清照是一位著名的婉约派代表人物,她的词语气婉转和谐、内容深思细密,有一种柔婉之美。然而这首《渔家傲》却突破了李清照的柔婉风格,整首词气势恢宏、语气豪迈,颇有一番豪放派诗词的风范啊!

李清照画像
这首词创作于作者南渡以后,此时她经历了家破人亡与流离失所的痛苦!生活阅历显然比之前那个足不出户的富家小女子丰富多了。词的一开始便描绘了一幅壮美辽阔的景象,有天空、云海、星河、千帆,这些景色经过李清照的描述不禁让人们联想到一种无边无际、恢弘大气的景。作者又描写出了一个梦幻的神话世界:她渡过天河来到天宫,大胆的向天帝倾诉了自己的不幸生活,希望摆脱这种路途漫漫的生活,期待自己像大鹏一样展翅遨游在天空,或者乘着一叶扁舟行驶向理想的地方!
李清照通过大胆丰富的想象,将梦幻与现实融为一体,展现了自己豪放恢宏的气度!这首词中虽然流露着这作者离别相思的叹息之情,可是总体仍然是爽朗明快的,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真真假假,作者结合自己流离失所、无依无靠的自身经历,想像自己见到天帝诉说苦楚,表现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对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难遇知音、欲诉无门的感叹,同时又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充分显示了李清照豪放的另一面。
点绛唇 李清照
点绛唇是一个词牌名,《点绛唇.蹴罢秋千》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这个时候她还是一个生活在富裕书香门第的少女,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这首词描写了一个情窦初开活泼天真的少女形象,通过这个少女也表达出李清照对爱情的渴望对自由的追求!

李清照画像
词的上阕描写了一个刚下秋千的少女,她身材娇小、汗水把衣服都浸透了,额头上挂满了汗珠!可是累成这样却丝毫没有影响这位少女的玩心!她不拘小节,刚刚玩耍玩的手上都是泥土可是也懒得去清洗,自己悠闲的在院子里游荡,逛逛这儿看看那儿真是无拘无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啊。院子里的花儿朵朵娇艳美丽,花蕾上的露珠在清晨的阳光下闪闪发光,美丽极啦!突然有人来了,少女急匆匆的朝屋子跑去,连鞋子都没来得及穿,头上的簪子也掉在地上!她倚着门回首望去,借着闻香赏花的样子偷偷地回望那神秘人物是谁。这首词生动形象的描绘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既喜爱又害羞、既兴奋又恐惧的心理。
这首词语言质朴,描绘的少女生动形象,在表现少女无拘无束生活的同时,巧妙地描绘了她的内心。同时这首词还隐喻了封建礼教社会对于少女的束缚。其实关于点绛唇李清照还有一首《点绛唇.寂寞深闺》,这首词就没有刚刚那首轻快有活力了,它刻画了一个专注爱情的深闺思妇形象,通过伤春之情表现妇女的愁苦,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蝶恋花李清照
蝶恋花乃宋词的一个词牌名,全词共六十六个字。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她的词前期清新艳丽,后期因夫君去世,生活变故,她的词意多哀怨悲切,无限伤感在其中。李清照共写了三首蝶恋花的词。

李清照画像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这首词主要描写了一个女子一天的生活,春日虽好,她却孤独一人,在思念自己的夫君,晚上,她睡不着,就在灯下剪灯花,希望能够有一个好的预照。一个爱与哀愁都那么浓烈的女子形象,生动地展示在我们面前。
《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这首词主要描述作者思念家乡的姐妹的情感,作者从青州去莱州探望自己的夫君赵明城,途中住在昌乐县驿馆时无限想念姐妹,由感而发,做了这首词。上首词表现了在雨中道别的情景,大家挥泪而别。下半首表现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希望能和姐妹书信来住,常常保持联系。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描绘了作者思念长安的心情,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愁苦,那时长安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春天也是如此的美丽,朋友亲人们相聚一起,吃酒弄梅,最后又悲伤地感叹,人是那么容易老去。
这三首宋词蝶恋花风格各不同,是词人李清照不同生活时期的作品,反应作者当时特别的心情。今天人们读到这三首的词的时候,依然会感受到作者在徘徊,哀叹的内心情感。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