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在哪里称帝 孙权称帝最晚的原因
孙权称帝时间
孙权是三国中最后一个称帝的人,孙权称帝时间多被谈论。从孙权称帝时间看,他称帝并非偶然,那么孙权称帝时间是哪一年呢?

新三国电视剧孙权剧照
孙权称帝时间是公元229年,曹魏和蜀国称帝后孙权没有立即称帝,他认为称帝的时间还没有到,最主要的原因是江东发展还不够成熟,如果过早称帝则会导致腹背受敌的情况,所以聪明的孙权选择依靠曹操。他低头向曹操称雄,曹操便封他为吴王。
孙权被封为吴王期间,不断的发展农业和军事力量。曹丕死后司马懿掌握大权,孙权认为称帝的时间到了,并顺理成章的立国号为吴。孙权称帝时间最晚是因为他做事小心谨慎,凡是他没有把握的事情绝对不会做。他跟曹操不同,从来没有想过当什么皇帝,只想着能保住自己的江东即可。
曹操生前是魏王,为了能顺理成章,就起名魏国。孙氏在孙策时就被封为吴王,因此也可以顺理成章的自称为王。不过孙权称帝的时候曹操和刘备都已经死亡。他隐忍多年才等到登基的最佳时机,而他登基的时候蜀国是孔明掌权,曹魏是司马懿掌权,他们两位也是等待多年才掌权,可以说这中间非常微妙。蜀魏双方自建国以来就一直在斗,都希望将对方除去统一天下。而对于孙权来说,无论他选择他们中间的任何一方似乎都不合乎情理,权衡比较之下,孙权选择称帝,成为三国中最后一个称帝的人。
孙权在哪里称帝
自古称帝之人都会选择合适的地方,孙权也不例外,所以孙权在哪里称帝被后人问及的比较多。再则孙权在哪里称帝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历史。

图为张震版孙权剧照
我们都知道刘备和孙权为了荆州来来回回发生了不少故事,结盟为了荆州,反目成仇也是为了荆州。荆州是一个要塞,攻下荆州就可以攻打吴国。周瑜在世的时候死活都不肯借荆州给刘备,周瑜病死后孙权听从鲁肃的意见把荆州借给刘备当作军事要塞。可以说借荆州乃是不得已之举,荆州没了,其旁边的鄂州就成为要塞,孙权之后是靠鄂州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的。
后来刘备死了,荆州也夺回来了,但是孙权选择在鄂州称帝是有原因的。一是吴国的威胁是在鄂州得到解除的,他把鄂州改名为武昌,其意义是以武而昌,这个概念是那个时候才开始的。他在鄂州打赢了刘备的倾国大军,可以说这个地方对他的意义非凡。
二是孙策本是袁术的旧部,他当初回江东的时候没有人欢迎他,甚至带着仇视的眼光对待他们,因为他们害怕孙策的到来会连累他们。孙策杀了很多人,杀到江东百姓不敢多说一句话。每每回想起这一段心酸的过去,孙权都不敢直视。再加上他多年向曹操忍辱负重卑躬屈膝,江东百姓就有很多人瞧不起他。现在他的势力已经江东化,老百姓自然希望他回去称帝。孙权觉得他当了皇帝后再回去更有面子,所以选择在鄂州称帝后才搬回建业。
曹操一直称若是有个像孙权的儿子该多好,孙权一直审时度势且身边能人不逊于曹操,他选择在鄂州称帝的主要原因是回家更有面子。
孙权称帝最晚的原因
孙权是最后一个称帝的人。孙权称帝最晚的原因各有说法,但孙权选择最晚称帝是最明智的选择。

图为孙权的画像
孙权称帝最晚的原因之一是孙策死后,年轻的孙权继任兄弟的位置。当时的江东实力远不及曹操和刘备,经济上没有曹魏发达,地理位置上没有蜀国有绝对优势。如果孙权在曹魏和蜀建国时就称帝的话,作为最弱的一个,曹操肯定会先攻打他,再加上目前江东的实力还不足以对抗曹魏和蜀国。孙权几经考虑后决定不称帝,而是忍辱向曹操称臣。
孙权称帝最晚的原因之二是他认为时机还没有到,如果过早称帝,就会因此而耗费国力。曹魏和蜀建立后就一直没完没了的打仗,孙权是一个非常沉得住的人,他一定会以最少的伤亡来换取最大的利益,如果他称帝就一定会使吴国一直处于战争之中。
孙权称帝最晚的原因之三是有人说孙权根本就没有称帝的心,他不像孙策雄心壮志,他认为只要保住自己的江东就行了。曹丕死后曹魏的政局被司马懿掌控,刘备死后蜀国是孔明说了算。孔明和司马懿一直战斗不止,孙权认为他无论靠向哪一边都不适合,所以就自立为帝。
孙权是一个城府很深且有谋略的人,他称帝最晚,但是灭国也最晚。他一直都知道自己小小的一个江东根本无法跟强大的曹魏对抗,也知道可以联合蜀国对抗曹魏,但是蜀国的关羽一直看不起他,所以才没有联盟成功。如果联盟成功的话,三国可能会是另一个结局。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