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简介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明代有名的历史事件,当时郑和率领着两百多艘海船拜访了30多个国家,在28年的时间里,郑和曾7次下西洋,这也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的数量最多的海上航行。郑和因为郑和下西洋而闻名,中国也因郑和下西洋而和多国建立了友好的关系。那么郑和简介是怎样的,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呢?
郑和基本信息数据来源 : 历史百科-郑和
中文名郑和别名马三保,马和外文名【其他语言】Hajji Mahmud Shamsuddin国籍/朝代明朝职业航海家,外交家,宦官民族汉族出生地云南昆阳(晋宁)出生日期明洪武四年1371年(辛亥年)逝世日期宣德八年1433年(癸丑年)陵寝南京牛首山郑和墓(衣冠冢)信仰佛教,穆斯林主要成就郑和下西洋,经历靖难之役家庭成员马哈只,马文铭,郑文铭郑和简介
郑和出生于1371年,他原本叫马和,他的祖先曾居住在云南,是元朝旧部的贵族人士,在当地十分受人敬重。郑和原本还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家庭十分美满。

郑和
1381年,傅友德等人奉朱元璋之命率军攻打云南。一片混战中,当时才11岁的郑和被军队俘虏,郑和惨遭阉割之后还被拉倒军中做娈童。后来因缘际会来到了燕王府,因为郑和人比较机灵,朱棣就把郑和留在身边,将他培养成亲信。郑和在朱棣的府中跟着老师学习,阅读了大量书籍,能力日渐提高。
公元1405年,朱棣派郑和率领船队远航,郑和船队经过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一路走了30多个国家。到公元1433年,郑和的远航已经走过了七次,在最后一次的返回的途中,郑和在船上病逝,享年62岁。郑和死后,他的衣冠冢被葬在南京牛头山,郑和墓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有名的景点。
郑和下西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为明朝与周边国家的和平相处,提供了外交途径,将中国文明传播到海外各国,同时,为明朝开辟航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当时明朝的皇帝时朱棣,被称为明成祖。朱棣眼光长远且野心庞大,通过下西洋的行动来告诉全世界中国明朝的权利及地位,第二个就是带动中国的经济。打开国门走出去,经济才能活。第三个目的就是寻找建文帝,朱棣谋朝篡位,建文帝据说跑到了国外,建文帝不死他心里永远有块疙瘩,所有寻找建文帝也是郑和出海的一个原因。第四个目的是笼络周边国家,让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这对于明朝的发展有利是没有害处的。

郑和下西洋
郑和出生于1371年,在11岁的时候被军队俘虏,后来来到了燕王府,因为郑和比较机灵就被朱棣留在了身边。郑和在朱棣身边学了很多的知识。当时朱棣成了皇帝,野心开始变大,他想通过下西洋来告诉全世界明朝的权利和地位,并且来带动明朝的经济,所以郑和带着朱棣的这些愿望和目的开始了下西洋。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