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名言的智慧 庄子的著作有哪些的简介

正在使用人数

庄子名言庄子是战国时期诞生的思想家,哲学家。庄子一生都穷苦落魄,如果说仕途功名的话,最高只当过一个漆园的管理者。他的成就闻名后世的在于他的思想境界。他一生潜心研究专心著作,特别尊崇老子的思想。庄子文字赋予的思想,撼动人心,让人读了仿佛心灵得到净化,俗。

小知识:庄子名言的智慧 庄子的著作有哪些

庄子名言的智慧 庄子的著作有哪些

时间:2016-03-12 02:07    来源: 我爱IT技术网    编辑:佚名

庄子名言

庄子是战国时期诞生的思想家,哲学家。庄子一生都穷苦落魄,如果说仕途功名的话,最高只当过一个漆园的管理者。他的成就闻名后世的在于他的思想境界。他一生潜心研究专心著作,特别尊崇老子的思想。庄子文字赋予的思想,撼动人心,让人读了仿佛心灵得到净化,俗世纷争都如云烟了。

庄子雕像

庄子雕像

人们自发的传诵感受他的思想精髓,并把他著作里简练而饱含哲思的句子都默记下来。这些名言名句,不仅仅被后代君主推崇传播,到现代,也时时用它智慧的光辉照样着文人学者的学海生涯。

庄子名言名句非常多,其中流传较广的有以下几个。鼓励学习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说的是人生命有截止的时候,而知识却是永远没有尽头。其实就是说,只要肯好好学,知识永远学不完,我们应该在有生之年努力学习,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各种解释的核心就是认可勉励人多学知识。

关于事业的,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这句意思是水深,舟方能行。它指的是做大事,必须打好基础,有了基础才能谋出事业。其实对古代的君王不也是一个勉励吗?希望君王能勤劳为政,国富民强,才能称霸四方,要想高高在上统治国家,必须有很坚定团结的支持力量。

大智出名言,铭记句子,更重用的是能以其度身,修心养性才有意义。

庄子的三言

庄子曾经提出三言,并且加以运用,来着重表现出他超脱现实的想象和无拘无束的理念。他说:“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表现他不同于寻常的理念和观点。

庄子塑像

庄子塑像

他的代表作《逍遥游》,就是这“三言”的交替使用,相互结合。这样子的作品在当时掀起了一股三言的作品风潮,使很多人认同并且运用。其中“寓言”“重言”是叙述描写手法,“卮言”是议论方法。

庄子的“三言”,不是简平常的并列关系,而是包扩和交叉的关系。必须相互结合使用,才能表达。

这三言没有所谓的先后之分和主要之分,只能交融合并,互相辅助。

在特殊环境中,既不能用庄严,肃穆的言词来谈论,又不能玩笑似的说明,提示。这就需要运用三言的方式来阐述了。

因此,《庄子》用“寓言”来广泛地表明事理,开拓思路,扩大影响范围,这是“以寓言为广”;用“重言”来使人信以为真,在潜于默化中乐于接受,这是“以重言为真”;用“卮言”来点悟、引用、发挥,这是“以卮言为曼衍”。这三者的相互结合,于是形成了《庄子》超脱物外的言论和思想。

在《逍遥游》中,庄子发挥出了惊人的想象和理解,虚构出无边无际的意象,将寓言的特点展现到巅峰。 不与尘世争风论道,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悟,遨游于天地之间,心意自得。这是最超脱事外的感想。

庄子名言的智慧

庄子著作里比较精练有深刻含义的句子被读者所认同并且广为流传为名句。庄子写的文字表达了庄子想要阐述的道家智慧。这些包括了做人,为孝,谋事,人生各方面的思考和智慧。

庄子塑像

庄子塑像

庄子名句里认为精神上的痛苦大于肉体上的。人的心死了比身体死了更让人难过。这是早期的唯心主义萌芽。说明人们需要信仰,比需要衣食住行金钱物质更重要。

形容时间的句子也非常形象,用白马穿过将时间流逝拟化。如果我们读懂了这里的意境,就能提升自己对世界的认知。白驹过隙的成语就出于此。知道了人生的短暂,难道不应该多加珍惜宝贵的时光吗?难道不应该把时间放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吗?

关于友情的,庄子用君子之间和小人之间的交往不同,形容真正的友谊是淡而无痕,情润如水的,而虚伪的朋友相交就故意表现得甜甜蜜蜜,仿佛很好的样子并不是真的好。庄子之慧,窥看世间之事,真的是洞明如烛啊。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这句指的是为人子,为君臣的方法。他指出真正的孝不是奉承父母,,说好听的话,真正的忠也不是讨好君主,说甜言蜜语,做到真正孝顺,真正用心尽责的臣子,才是真正的境界。

庄子思想内容丰厚,名言名句非常多,他句子里赋予的智慧常常可以解救我们的困惑,指点我们前行,很多时候,或许我们该摒弃那些肤浅的西式的书本,而多多静下心来读读我们祖国历史里的宝贵文章词句。

庄子的著作

庄子写了《庄子》一书,这本书在历史与其他经典著作一样具有同样地位。后代的君王都庄子尊为圣人,足以说明庄子著作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影响。

庄子雕像

庄子雕像

庄子一书,十余万字,全书划分为三个类别。

内为庄子精神核心,表现为对精神追求的自由,认为人应该达到道的境界,对社会形态则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书里表达的追求自由,不受外界名利束缚的思想特别感染人。认为自身应该在不追求功名利禄无用之人但却是一个有才有思有追求有抱负的人,不为外界所累,不为外界所扰,保持内心的自由,这是一个人应该有的一生的准则。

大道之理。认为道是天道。得道有两个方法,一是齐物,天下万事万物都一样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不应该区分对待,没有尊卑贵贱,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持心灵的自由;二是体道,就是去感受去体验去面对人生所遇之事所遇之人,应该放下成见,正面应对。他对社会体制的认识和观点。这个理论比较特别,崇尚古代的至德而治,认为无圣则无道,他的国家构想认为应该回到上古时代,主张按自然本性不需要过多的圣和德。

庄子散文则充满了哲学寓意。内篇的逍遥游几乎成千古独唱,丰富想象力,雄伟的语言境界,然并非脱离根本,所叙述有理有据,震撼心魂。外篇主要是内篇的延伸和解释,因为和老子思想有共性,外篇文章也结合了老子的思想。外篇写了许多富有哲理的事迹。

杂篇包含了许多神话寓言,通过寓言表现庄子思想。

庄子秋水

庄子的理论简直称得上是思想的巨人。他写了许多宝贵的文章,多达十几万字。这些财富又分为三类,一类是内在是他的本心,也就是他思想的核;一类称为外,可以说是他对老子思想的解说,也是自己核心思想对外的延伸;再一类就是融合各种思想学术研究所成的成果。

庄子雕像

庄子雕像

如果核心像君王威严四方,那外在像臣子,遵从君意,而杂篇就像子民了。秋水这篇长文就是第三部分杂篇里的一篇。

秋水形式上记载的是河神与海神的谈话,谈话内容却博大精深,所阐述的哲理发人深思,直抵人心。秋天下起雨,雨水流落河流,河流浇灌大地。整个大地河水上涨,形成气势,河神河伯很是得意。可是等到他看到了东边的大海,才发觉自己渺小可笑,不禁羞愧反省自己的自大。河伯向海神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海神于是淳淳教诲,引导河伯认识广阔的世界,给河伯上了一次生动的如何认知世界的哲理课。海神告诫河伯,首先要能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应该有更广阔的胸怀去看待世界,其次应该超脱自己,追求宇宙万物间的大道。

文章洋洋洒洒,奇思妙想通过形象化的河海所思所感引申到天地万物,在借海神之口道出人生真正大境界是追求大道。用词造句方面技艺娴熟,营造气势磅礴之境。具体文章内容就不多赘述,如果对人生迷茫,多读庄子,反倒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明心良方。

庄子齐物论

庄子著作里的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二个部分为称为外篇。外篇主要说的是第一部分本心思想实现的方法论。实现庄子思想的方法有两种,一个是齐道,一个是体道。齐物论就是齐道其中的方法之一。

庄子雕像

庄子雕像

齐物论包括齐物和齐论。齐物就是万物平等,齐论就是看法观点都一样没有区别,文章从七个方面阐述。

第一,脱离个人而去感受万物,描述了自然界所有之物奇异声响;第二,指出个人对社会现象,不同人心不同言论,各种状态的态度,认为这些存在却又虚无,不需要被这些不同所迷惑,第三个把这些现象分析,既相对又相一,既有不同可是又没什么区别简单说就是功名利禄为浮云,有才智并没什么意义,第四个就是指出对错没有不同,各种言论,判定,看法,都合在一体的,第五说脱离事物本身才能重新审视理清,才能看明白事物,从杂乱中跳出来,看清规律,第六个就是说通过这些方法,把自己提高到虚无循环的大道境界,第七个用两个寓言表现了齐物齐论,物人合一的境界。

这个文章是具有重用的哲学思维,庄子文章里提到,事物客观存在,社会现象既对立,又是统一的,各种观点又向对方转化,不会一成不变,这种规律又是确定一样的。齐物论就是一个论辩,思想引导的过程。他围绕庄子核心思想作出各种方法的论证,虽然词句有的地方还不够完全理通,但仍是很宝贵的思想资料。

庄子天下篇

《天下》这一篇在《庄子》里面的地位很高。导言是它,中心思想也是它。什么叫做天下呢?中国。中国的一切一切,社会也好,思想也好,经济也好,什么都是。

庄子画像

庄子画像

当然,里面主要是庄子自己的思想。他对儒家的看法,觉得儒家是教书匠(他绝对想象不到后来他所不以为然的学派发展的到底有多么恐怖);他觉得墨家很不错,很认同,因为他们有的想法很相似;他也在里面说了自己的前辈老子,介绍了一下他的为人和思想。一句话,当时那些什么主流非主流的思想,只要是他想评价的,都评价了。

这个这点好,这点不好;那个那点好,那点不好……他肯定一些,批评一些。从远古说起,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一点也不怕得罪人。诸子百家,他看好哪个毫不掩饰,对于有的诡辩家,也提出了适当的批评和部分的肯定。当然,最尊重的还是自己的前辈咯,前辈是大大的好。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个人叫做惠施(就是人们熟悉的惠子)。两个人之间真是相爱相杀,理论不太一样,该讽刺的时候一点情面都不留。比如庄子就在文章里面写,惠子像蚊子一样,尽做无用功。庄子肯定了他有才能,但马上话锋一转,有才能,却不做正经的事情,这就是“不安于道”。

惠子多大度呀,和庄子相爱相杀这么长时间,从不计较。和惠子比起来,庄子虽然思想厉害,却像是一个任性的小孩。

都能够远一点。这样他自己也能自然一点。什么东西吧,多了都不好,要懂得变化。

庄子内七篇

庄子,名叫庄周。字子休也有的说是子沐,宋国蒙人。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的先祖是周朝时期诸侯国宋国第十一任国君,宋戴公。庄子创立了哲学学派庄学。之后成为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齐名,后人常称老庄。

庄子画像

庄子画像

庄子为后人留下了经典著作——《庄子》,唐朝时唐玄宗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在宋朝时,宋徽宗封为“微妙元通真君”。所以从唐朝开始,《庄子》又叫做《南华经》,是一本浪漫主义散文集。主要是庄子和他的弟子、后学写的。

《庄子》共三十三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全书共计一万七千字左右。三篇又分别有七,十五,十一篇。从内容上区分,现在普遍认为其中内篇是由庄子本人所写,反映庄子真实的内心。正是因此,我们恰恰通过内篇能了解庄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能够真正剖析庄子的内心。《庄子》内七篇包括:《内篇·逍遥游》、《内篇·齐物论》、《内篇·养生主》、《内篇·人间世》、《内篇·德充符》、《内篇·大宗师》、《内篇·应帝王》。其中《逍遥游》传送度最高,被收录在中学课本。

在内七篇中,每篇所表达的内容都不相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的,总的宗旨。就是对生命意义的追求精神,也就是说人生在世要有一定的精神境界,灵魂才会充盈。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猜你喜欢:

与“庄子名言的智慧 庄子的著作有哪些”相关的热门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