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的刘禅 历史上的刘禅是个怎样的人
三国刘禅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刘禅以扶不起的阿斗而著称,在这个词的背后充斥着讽刺的意味。刘禅投降于曹魏大军,使得蜀汉灭亡,这也是很多人觉得他窝囊的地方,因此刘禅在《三国演义》中也留下了很多的骂名。那么,历史上的刘禅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方式去评价他呢?

电视剧《三国》刘禅扮演者
刘禅的性格特点我们可以用两个字来进行概括,“懦”和“仁”。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他的“仁”的具体表现。
公元221年,刘备自立为王,刘禅被立为太子,任命诸葛亮为他的老师,那年刘备十四岁。诸葛亮在书中也曾评价过刘禅,认为刘禅天资仁敏。但是诸葛亮与刘禅在治国的方面观点有很大的不同,诸葛亮主张法家的政策,主张以法治国。因此,诸葛亮不满意刘禅“仁爱”的性格,在他眼里认为刘禅非常难以治理国家的。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之前,他对刘禅不放心,特别叮嘱刘禅要远离小人,重贤臣,同时还专门派董允来监督刘禅。
刘禅的“懦”体现在很多事情上,但是最主要的是在处理与诸葛亮的关系上。刘备临终前,特意嘱咐刘禅要让诸葛亮辅佐他,并且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刘禅在继位的最开始也听从了刘备的话,让诸葛亮来处理军政大事。随着刘禅对军政事务有所了解,对于诸葛亮北伐的事情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可是基于父亲刘备的统一大业的国策和诸葛亮的威望,刘禅并没有阻止诸葛亮北伐,而是全力支持诸葛亮北伐的政策。
新三国刘禅扮演者
王鹤鸣是《新三国演义》刘禅的扮演者。他出生于山西阳泉,2004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参演过多部电视剧和话剧,他在娱乐圈里摸爬滚打将近十年。十年里他用踏实的步伐,一步步地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戏路。

新三国刘禅
他以自身憨态可掬的形象,本色出演了《新三国演义》里的刘禅一角。将刘禅的软弱和昏庸刻画的淋漓尽致,同时也将他自己印进了观众的眼里。他还曾经在《新红楼梦》中饰演薛藩一角,曹雪芹管薛藩叫做“呆霸王”,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呆呆的愣头青,而王鹤鸣在饰演薛藩的时候,不仅突出了他的呆,更是在某些部分加以强化,呆出了可爱的感觉。让人眼前一亮,觉得这薛藩也不是一个不知事的纨绔子弟,反而对他多了一份喜欢。
王鹤鸣说做演员是他的梦想,除了喜欢拍电视剧,他对话剧也有着一份特殊的喜爱。他参演赖声川先生多部的话剧,如《如梦之梦》、《海鸥》。众所周知,赖声川对于参演自己作品的演员要求特别的高,能够被选中,并且能够连续两次参演赖声川先生的作品,可见王鹤鸣的演技不错。小编一直觉得话剧是特别锤炼演员演技的,因为拍摄电视剧和电影的时候都可NG重来,而且后期还可以修片,它们的精美都是可以做出来的。但是话剧不行,只要演员站上舞台,他们就必须要完全地掌控舞台,一气呵成地演完全场,中间是不容许出差错的,在话剧间,容貌是次要的,一切都要靠真本事讲话。
历史上的刘禅
历史上的刘禅并不是那个扶不起的阿斗。《三国志》中的记载诸葛亮对射君称赞刘禅就不多说了,因为射君这个人身份并不可靠,大家也都不熟悉,所以说服力并不是很强。

刘禅剧照
那么诸葛亮,诸葛武侯想必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吧。他在《与杜微书》中是这么评价刘禅的:“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这个绝对不是《三国演义》中那个懦弱无能的扶不起的阿斗。事实上,刘禅是一个聪明能干的、任人唯贤的循理之君。纵观历史,刘禅任蜀汉皇帝共有四十一载,是三国时期作为一个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并且在诸葛亮死后,没有诸葛亮的辅佐,还能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保持三十年没有灭国,能执政那么久必定有其过人之处。
刘禅还有容人之量。在刘备临终的时候叮嘱刘禅要对诸葛亮要像是对待自己父亲一样。于是,刘禅所有的事情都要问诸葛亮的意见。对于独揽大权,掌控了蜀国绝大部分的力量的诸葛亮,刘禅还是听从父亲的话“以父事之”。
等到刘禅长大后,诸葛亮应该把大权慢慢还给刘禅,毕竟这是刘家的天下,刘禅年幼,你诸葛亮代刘禅执政时没错,但是人家长大了你要还给刘禅吧。但是诸葛亮没有,说刘禅没有经验,所以还是诸葛亮在治理国家。试问一句,没有给他管理的机会,刘禅哪里来的经验,你不放权刘禅不是永远没有经验了么?这样的刘禅难道不是一个有容人之雅量的君主么?也难怪会有后人评价刘禅说“后主之贤,于是乎不可及”。
刘禅是怎样的人
世人受《三国演义》的影响,看待三国时期的人物都多有偏颇。刘禅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后主,在演义之中,他的形象是庸碌无为的懦弱君主,一生毫无建树,亡国后还在洛阳安逸渡日,对于蜀国毫不怀念。他一直作为历史的反面教材,口口相传于世人之间。

刘禅
然而刘禅真的如此无用吗?他17岁登基为帝,在帝位42年,是三国时期为帝最久的,就是在中国的封建王朝里,他作皇帝的时间也是排的上数的。在和平时期做一个皇帝都不容易,更不必说是动荡的三国年代。《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曾多次夸奖刘禅聪颖智慧,且他在《与杜微书》中也称赞刘禅天资仁敏。诸葛亮自是不必说违心之话,而刘备也不是不会识人之人,他们俩都是有名的政治家,蜀汉政权就是他们两人一手建立起来的。所以刘禅不会是愚笨之人。
刘备去世之后,虽说刘禅继承了帝位,但是蜀国的实际权力还是掌握在诸葛亮的手上。君臣相较,国必伤之。刘禅对诸葛亮的处处相让,不和他争辩高低,不是他懦弱,反之说明了他心志的坚忍。
乐不思蜀,是刘禅被后人批判的最主要的原因。蜀国原本就是三国之间最弱的一个国家,蜀国的国力是年年在后退,亡国是迟早的事,所以他向魏国投降。没有一个在金字塔顶峰做过国君的人会愿意去做人家的臣子,但如果他不降,蜀国会受到更大的伤害。司马昭设了一场鸿门宴,若他不说乐不思蜀,不做出这样的行为,那些蜀汉旧臣们必会遭到司马昭的截杀。说他愚笨,倒不如说他是大智若愚。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