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是什么 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
武昌起义导火线
武昌起义导火线是大名鼎鼎的保路运动,保路运动首先在四川开始,20世纪初的中国依旧受清政府统治,届时的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控制中国的傀儡。清政府以铁路均归国家所有为借口,将铁路出卖给英国、法国等列强国家。

武昌起义雕像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人民已经饱含革命意识,对于清政府的行为难以忍受,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因而开始,也成为了武昌起义导火线。保路运动中,中国人民遭受到了严重的阻击,被枪杀,劫掠者数不胜数。四川省的保路运动尤其激烈,虽然建立了保路同志会,但是遭到清政府的镇压,数百名请愿者被枪杀,清政府还下令要解散保路同志会,这就激起了四川人民愈加强烈的反抗,他们捣毁电线与铁路,断绝与官府的文书往来,容县甚至宣布独立,成为第一个脱离清政府的政权。
保路运动时期的清政府已经人心丧尽,出卖铁路的行为已经令人民忍无可忍,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晚,起义军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迅速占领楚望台机械所,为战斗准备了充分的弹药,此时守卫武汉的清朝总督吓得抱头鼠窜,在居住府邸的后墙挖洞逃跑了,全然顾不上体面,革命党人经过一整晚的激烈斗争,占领了武汉三镇,这也就是辛亥革命。四川保路运动的风潮点燃了人民心中的革命理念,最终成为武昌起义导火线。
武昌起义的指导思想
革命秘密意外泄露,情急无奈之下,第二天晚上湖北新军革命党人带头起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就此爆发。而作为武昌起义的主力,湖北新军却是清朝战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巩固政权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培养起来的,是因为在学习西方文以及文学社和共进会的革命宣传中,他们的革命思想逐渐强烈继而爆发了革命。

武昌起义画像
虽然武昌起义运动和同盟会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武昌起义革命的指导思想脱离不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参加武昌起义的人有不少是同盟会的领导人、重要骨干和一般成员。起义后革命政府的建立说明了武昌起义的指导思想正是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以反封建反侵略、拥护民主平等政治和耕者有其田为中心内容的思想让新军、文学社以及共进会等革命团体与同盟会不谋而合,符合了遭受封建主义毒害的民众心声,响应革命的民情沸腾,引爆了全国各地推翻清朝政权的革命运动,革命得以延续发展,各地革命人纷纷勇敢站起来反封建反帝国,成功保障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推翻清政府,建立起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武昌起义的指导思想沿用直至后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以及资产阶级民族革命屡屡受挫,孙中山结合实际情况和革命教训对“三民主义”作出了修正,由此演变出新三民主义。
武昌起义的主力
大清帝国的灭亡之路是历史必然的结果,腐朽封建的政权岌岌可危,革命力量早已经蓄势待发。辛亥革命的爆发更如同清朝为自己埋下的炸弹爆发一样,因为武昌起义的主力正是清朝培养的掘墓人。

武昌起义剧照
武昌起义的主力是湖北新军,而新军主要是源于清朝战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巩固政权实行的新政。新政在军事方面推行整军经武,练兵处制定陆军军制,各省设立督练公所在全国编练新军。无论是军事理论还是军事技术和武器,新军一律采用西方先进的一套。在士兵招募上,新军在身体、文化及生活习惯、品行等方面的筛选要求也有所提高。张之洞还在湖北新军兴办随营学校,士兵被鼓励边训练边上学,投考营外学堂,湖北新军的文化素质得到大大的提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培养近代化军队的清朝哪里会想到各种学习西方的措施反而促使资本主义在新军士兵中萌芽,尤其是直接接触西方资本主义的公派留学生,他们的思想在革命的新思潮冲击下变化很大。在文学社和共进会宣传工作下,得到推动的新军革命力量越来越强大,甚至后来有三分之一的新军士兵加入革命组织成为武昌起义的主力军。
更为讽刺的是清朝在武昌起义爆发时镇压革命运动的也是新军,没有了稳固的军事力量,清朝政权摇摇欲坠,只能瓦解崩溃。
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
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是当时革命军领导的文学社等团体早早的做下了铺垫,点通了人们的思想,在新军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起义最终能够取得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武昌起义画像
其次,武汉起义成功的原因也可以从清政府内部追寻,保路运动时期,受列强钳制的清政府已经空前孤立,已经没有任何民心可言,时机已然成熟,武汉起义的爆发也是全国保路风潮下革命发展的必然趋势。长时间里全国各地的革命党人各处宣传、组织,高强度的工作与宣传,为武昌起义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时的中国存在多种阶级,除了有封建大地主大买办阶级之外,还有资产阶级维新派,然而寄希望于清政府自我改良的愿望最终落空,在发现自己被欺骗之后,维新派开始了微妙的分化,有的人依旧固执的以清政府的自我改良为寄托,而有的人已经转变成了革命派,维新派在南方各地是享有盛誉的,这就为武昌起义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阶级基础。
而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有一个不容小觑的因素就是四川的保路运动,保路运动中,清政府的军队去四川维持秩序了,武汉空虚,这就为武昌起义创造了一个极佳的起义机会。
历史课本中都学过张之洞,他出任湖广总督期间,不仅创办了汉阳铁厂,还创办了两湖书院,推动了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与文化教育的传播,形成了新的阶级和新的知识阶层,这也是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