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的过程 女娲补天反映了什么
女娲补天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安居乐业,采桑捕猎,生活的十分幸福。可是这样的日子没有过多久,有个叫共工与颛顼的人开始不安分了,他们都想当华夏的统治者。

女娲补天塑像
一山不容二虎,一国不容二君。两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刚开始只是口头上的争辩,没过多久,就发展成了武力。二人都是法力高强,一时之间,难以分出胜负。一直厮杀了七天七夜,杀得天昏地黑,日月无光,还是未分伯仲。
共工对颛顼说道:这么打下去,何时能分出胜负?不如你早早投降于我,称王后我封你一块领地。
颛顼哈哈大笑:好大的口气,出了口出狂言还会干吗?快来受死吧。
话音刚落,两人又乒乒乓乓打了起来。这一打又是七七四十九天,共工终于力竭,慢慢招架不住。颛顼趁势一拳打到共工脸上,共工躲闪不及倒在地上。这失败让共工难以接受,他发疯了一样乱冲乱撞,天地间被他搅得一片混乱。慌乱中他一头撞在了周山上,这周山可是天地间的支柱。周山一倒,天空瞬间就破了个口子,天河河水浩浩荡荡地地就涌了出来。
人们哪里见过这阵势,整个世界瞬间被洪水灌了一个遍。举目望去,哀鸿遍野,处处都是冲垮的房子。这时,女娲娘娘出手了,人类都是由她创造,她怎么能看着自己的孩子们受苦受难?
她遍寻各地,采来名贵石头,然后用天地灵气炼成五彩石。五彩石鲜艳夺目,坚硬如铁,堵住天空裂口后,河水滴水不漏。为了以防万一,女娲又抓来一只神龟,让它顶住天空。
从此以后,人们又恢复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女娲补天图片
女娲,这位神话中的美丽女神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口口相传,她动人的故事感动了历朝历代的人们。关于她形象的猜测历来一直都有很多,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下图中的样子。

女娲补天图片
——女娲衣袂飘飘,施展法术从地上腾空而起,手举五彩奇石,将天空的破洞仔细补上。女娲补天是一个特别神奇和令人感动的故事。
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天地间一片祥和,不过这祥和并没有持续多久,水神和火神就打了起来。两人是不打则已,一打惊人。从白天打到了黑夜,从高山打到平原,从江河打到了湖泊,厮杀了七天七夜,两人还是没有分出胜负。
终于又过了七七四十九天,技高一筹的火神获得了胜利。失败后的水神恼羞成怒,在天地到处横冲直撞的发泄。结果一不小心撞倒了周山。周山是天地间的支柱,这一倒可是生灵涂炭。天上的河水浩浩荡荡从缺口处流下来,一发而不可收拾。
神州大地上处处洪水四溢,人们纷纷葬身水中。有勉强逃生的人也丢失了家园,无处生存。充满着处处生机的天地间瞬间成为地狱。
人类遭此苦难,女娲仙子自然不能坐视不管。她抓紧时间,日夜赶工,炼出许许多多的五彩石。然后纵身飞上天空,河水仍然从缺口处无休无止的奔流下来,女娲仙子被洪水冲的几乎无法行动。但她还是强忍着巨浪,一把将石头封到缺口上面。
河水终于停了下来,人们的哀嚎声也渐渐停息。大地上慢慢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女娲补天的过程
传说在远古时期,创世女神带着她的子民们在神州大地上一直过着安静平和的生活,直到有一天灾难突然在人间降临了。

女娲补天图片
本来支撑天空的四根大柱子突然倒了导致天塌了,天空出现巨大的窟窿,九州大地也开始崩裂,宇宙也乱了,不断有洪水发生,火灾也一直迟迟不肯熄灭越烧越厉害,各种平时没见过的猛兽开始跟人类作对,把人类当作自己的食物,喜欢欺负老百姓当中的弱者。这样下去人类文明便要中断,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女娲开始炼制寻找各种各样的五彩石,希望用五彩石来弥补天中的漏洞,让一切恢复正常。找到五彩石后,她烧了火让五彩石们融化,融化成浆以后堵上了空中的窟窿。
女王娘娘补上窟窿以后,发现没有支撑天空的柱子。后来她相中了海中的巨鳌,由于巨鳌的四肢粗壮有力,于是她便拿来海中的巨鳌,砍下它们的四条腿,来代替原来的擎天柱。做完这两件事情以后,她又杀掉来那些作乱人间的怪兽,最后只剩下洪水这个难题。由于当时天空出现的巨大窟窿,导致天空持续降水,洪水泛滥,女娲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用芦草拌着石灰混合成芦灰来堵上危害人间的洪水。做完这些事情以后,女娲发现天空中仅仅有五彩石练就成石浆还不够,于是她便牺牲了自己的身体把天空中最后一丝洞的细缝堵上了。
这便是女娲补天的过程。
女娲补天在哪里
关于我们的祖先——女娲娘娘的传说有很多,比较出名的一个传说是和“补天”有关系的。传说在上古时期,女娲娘娘是保护人类的女神。

女娲补天
有一天,人类生活的世界发生了空前绝后的宇宙性的大灾祸,简单来说就是天漏了一个特别大的洞,这时候各种生猛的怪兽都跑出来作乱,人们的生活可谓是苦不堪言。作为救世女神女娲来说,她不忍心看到子民们痛苦。善良的她开始想办法来弥补这个世纪灾难。她想到了炼就石头来补天,终于在她的努力和牺牲下,人间又恢复如初。
然而女娲补天的地方究竟在哪里呢?关于女娲补天的传说有很多,但是就女娲补天在哪里却鲜少有人提到,可能是由于上古时期还没有文字记载的原因,所以这个地点不是那么的明确。关于“女娲”二字第一次以文字的形式出现是在屈原的《天问》里面,然而《天问》只是屈原抒发自己情感的诗,对这一事件也没有过多的阐述。西汉时期刘安和他的门客们一起写的作品《淮南子》中详细记载了女娲补天的过程,在书中提到发生灾祸的地方是在冀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以及河北省周边地区。
如今在河北涉县有着中国最大的娲皇宫,是后人为了纪念女娲娘娘对人类的卓越贡献而建造,最开始是汉文帝在这里命人修建了一些神像和石室,后来北魏时期的北齐文宣皇帝在中皇山见了娲皇宫和自己的行宫。因此现在的河北中皇山可能就是但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女娲补天反映了什么
女娲是上古时期传说中的一位著名的女神,民间关于她的传说更是有很多种。最出名的恐怕要属女娲造人和她补天这两个传说了。

女娲图片
女娲作为人类的领袖,当天出现漏洞,人间危机四伏的时候自然是不会袖手旁观的。于是她炼就了五彩石浆,然而仅仅有五彩石浆是不够的,于是女娲又牺牲了自己和五彩石浆一起补了天上的窟窿,这下人们终于能够太平的过日子。
那么女娲补天反映了什么呢?
1.历来民间传说都是人们对于生活的一种期望、信仰或者说是对他们当下生活的一种反映。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确实经历了一些天灾,而在当时人们在遭受天灾时总是希望通过祭祀和祈祷,希望可以借助神力来渡过难关。
2.女娲实际上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集中体现。无论是搜集五彩石也好,把五彩石炼化也好。事实上,这是劳动人民的某种想法的体现,特别是用巨鳌的脚来做支撑天的柱子,代替突然崩塌的擎天柱,更是劳动人民想象力丰富的体现。
3.女娲的善良和舍己为人世代相传。在补天的过程当中,女娲的形象是善良无私的,她能为了大家的利益而去牺牲自己,作为人类的领袖,时刻为人类的平安而考虑。一方面善良无私的人总是会得到人们的爱戴,另一方面人们也希望自己能拥有这项品质,更能把这种内在的精神传承下去。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