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功绩有哪些 六出二川指的是什么功绩
诸葛亮的一生
诸葛亮是刘备所建蜀国之丞相,他的一生可谓智慧卓绝,在历史浩瀚星空里闪耀着独一无二的光芒。
诸葛亮画像
诸葛亮公元181年出生官吏之家,琅琊阳都人,诸葛氏属于当地大族,然而年幼父母接连过世,与姐姐弟弟相互照应,艰难度日,之后跟随叔父生活。叔父病故后,诸葛亮十六七岁移居南阳,开始过隐居生活。这十年期间广交各方名士,密切关注时局变化,知晓天下事,当地人称卧龙。
二十七岁,刘备三次到南阳,十分虔诚的请求诸葛亮入世。当时诸葛亮和刘备见面时,发表了对天下局势的看法,这番对话被后人称为《隆中对》。刘备非常认同诸葛亮对局势的分析,数次盛情邀约,最后诸葛亮终于答应出关。
建安十三年,诸葛亮巧妙用计,在东吴联合孙权以及麾下悍将周瑜一起打败了曹操,这就是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大胜后,魏黄初二年也就是公元221年,汉献帝已经被害,诸葛亮便劝说刘备自立名号建立蜀汉。诸葛亮当时四十岁。章武三年,刘备病逝,临死将儿子托付于诸葛亮。至此,诸葛亮开始为蜀国治国安邦,平定内乱,并且为完成统一中原心愿六次讨伐魏国,鞠躬尽瘁,心力劳累,最后病故于讨伐征途中,公元234年去世,终年54岁。
诸葛亮绝对称得上是智慧的化身,他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学,艺术上均有造诣,我国历史上很少有人能超越他的才华。
诸葛亮的功绩
蜀汉天下,诸葛亮从丞相到亚父,位极人臣。刘备从兄弟三人领着两千兵马一直到占据三分天下称王称帝,在这一个巨大的转变中,都少不了诸葛亮的功绩。
诸葛亮茅庐
刘备三请诸葛亮,诸葛亮答应入世辅佐后,就给刘备详细讲解了天下三分的谋划。吃了这样一颗定心丸,刘备此后的一切就按照这个步骤来进行了。抱定了天下三分这样的一个想法,刘备就在暗中悄悄的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但是各路军阀明里和睦,私下里却暗潮涌动,诸葛亮仔细的分析了一下当前的形式,建议刘备往刘表处去。在刘表去世之后,诸葛亮从中活动,最终刘表的荆州就归了刘备。
后来曹操大军南下,诸葛亮给刘备制定的计策是:一定要联合孙权一起去抗击曹操,这样才能够保存下来,然后再扩大自己的实力。当时因为刘备和孙权明争暗斗,之间的关系非常不好。所以当诸葛亮提出这样一个对策之后,刘备手下的大将一致反对。诸葛亮最终说服了关羽等大将,接着去说服了东吴君臣,最终才一举打败了曹操的八十万大军。
此后,诸葛亮又建议刘备西取川蜀,给自己找一个根据地。在川蜀地区,不但能够站住脚跟,而且还能够壮大自己的实力。川中地区,不但粮食各类物品富足,而且人口众多。正是因为有了川中的基础,刘备才有了抗衡曹操以及东吴的实力,最终才能够称帝。
诸葛亮几出祁山
诸葛亮出祁山出自于罗贯中的著名小说三国演义,这个情节在小说的后半部中称得上是最出彩的一个环节。其内容是诸葛亮心系光复汉室,为了打败曹魏,因此前前后后六次北伐,出兵祁山。祁山当时地段属于曹魏的雍州,天水郡的西县,就是现在的甘肃省礼县东北。
诸葛亮剧照
第一次出祁山诸葛亮打败的是魏国的附马爷夏侯楙,并且成功夺取三郡(天水,南安,安定),接着兵临祁山的时候又成功击退了魏军;但后来马谡街在亭却战败了,被逼着退到汉中,刚刚赢得的三郡全都失去了。
诸葛亮出祁山中的第二次是攻打陈仓,一开始战胜曹真,但后来粮食不足导致退兵。第三次诸葛亮突袭陈仓然后再到仓山,原本是连连打败司马懿,但因为身子发病于是只好退兵。第四次,魏国命司马懿曹真分别为正副都督,诸葛亮兵分两路反击,司马懿设计诬陷诸葛亮要谋反,无奈之下诸葛亮只好退兵。
第五次诸葛亮再次出兵祁山打败司马懿,但李严由于粮草不足欺骗诸葛亮说吴国也要攻蜀,令诸葛亮退兵,诸葛亮在退兵中射死一名魏国大将,张合。第六次,诸葛亮分兵五路进攻,又一次的攻打祁山,魏军见状诈降,诸葛亮将计就计,打败敌军,接着烧了上方谷赢取渭南。司马懿死守,诸葛亮在五丈原拼命屯兵,遗憾的是没过多久,就疾病缠身去世了。
五丈原诸葛亮庙
诸葛亮,家喻户晓,三国时期跟着刘备打天下,谋略过人,他有着非常卓越的军事才能,当然,在文学上,也是非常出名的,有不少诸葛亮作的诗歌,传颂古今,他一生兢兢业业,立下很多汗马功劳,在诸葛亮死了之后,当地很多老百姓纷纷要求为诸葛亮建一个庙,这就是五丈原诸葛亮庙。
诸葛亮庙
诸葛亮,自称卧龙先生。是当年刘备在严寒的冬天三次去了他住的地方,才请来的丞相。当年,他带着兵在五丈原跟魏国的兵队对抗,他当时是带着雄心壮志的十万大军,做好了很充分的准备去打这个仗,到了五丈原后,诸葛亮叫一些士兵做好打仗的准备,又叫另外一些士兵在五丈原种地,自力更生,而且他还特别对手下的人教导说要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把军民关系搞好,和他们一起耕地种菜,收获粮食。
蜀国这么多将士在诸葛亮的带领下,在五丈原和老百姓的关系搞得非常和谐,诸葛亮的功劳。
诸葛亮在长年累月的作战对抗敌人之后,疾病缠身,死在了这个五丈原,在将近一两千年以来,这个地方已经成为有名的旅游景点,来这里的人非常多,更多的是敬仰着诸葛亮留下来的宝贵的智慧,让五丈原诸葛亮庙更充满着非常浓的文化气息和内涵。诸葛亮为了国家,为了社稷,非常之忠心。鞠躬尽瘁,把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发挥到最后,十分令人佩服。
诸葛亮收二川
诸葛亮有两个极具传奇性的壮举。一是七擒七放——七次擒拿蛮夷孟获又七次给放了,至此南蛮夷族首领孟获终于心里折服,誓死效忠蜀国永不造反;二是收复二川,指收复荆州益州,为蜀国建立打下了根基;东和东吴,和孙权结盟解除外患,谋计刘备和孙氏联姻;北抗曹魏,数次征战北曹。
诸葛亮画像
东西川古代是按道路划分,东川指荆州,西川有益州和汉中。当时的情形是荆州刘表据守,益州有刘璋管辖,汉中有张鲁。刘表投靠刘表暂时在樊城据守。
建安十三年,刘表之子刘琦因被后母挑拨离间,苦无出路,便求计诸葛亮,诸葛亮暗示刘琦外出则安,刘琦于是申请外守于江夏自保。同年八月刘表病故,次子刘琮继任。刘琮听到曹操南下的消息,赶紧派使者去求投降,刘表等人在樊城,得知投降消息后带着军队和百姓逃离,曹军在当阳长坂大败刘军。刘表败走,诸葛亮便向孙权求救,诸葛亮亲自到东吴当说客,故意抬高刘备威望同时提出刘备刘琦和孙权联合抗曹,必定能胜。孙权最终答应出军。建安十三年十一月曹军南下于赤壁于孙刘联军交战,曹军遭遇火攻,受到重创,引余军北还。接着,刘备率军平定了荆南四郡,收复了荆州。
此时,益州牧刘璋受困于汉中张鲁势力,同时又担心曹操进攻,难以自保。 建安十六年,刘璋派请刘备协助攻打张鲁。刘备初期与刘璋关系交好。次年,刘备与刘璋决裂,开始攻打成都,随后诸葛亮带其它部下一起进入蜀地助攻。至建安十九年,刘军围住成都,刘璋受困终于投降,刘备夺取益州成功。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