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是个什么样的人 后人对司马迁的评价的简介

正在使用人数

司马迁是什么样的人司马迁是个怎么样的人,历来都有很多学者、大家对其评价,但这些评价也都是基于他们对司马迁的了解。所以我们也能从司马迁一生所经历的一些事情,来判断司马迁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司马迁雕像首先司马迁是子承父业,司马迁的父亲在弥留之际交给了司马。

小知识:司马迁是个什么样的人 后人对司马迁的评价

司马迁是个什么样的人 后人对司马迁的评价

时间:2016-03-12 02:58    来源: 我爱IT技术网    编辑:佚名

司马迁是什么样的人

司马迁是个怎么样的人,历来都有很多学者、大家对其评价,但这些评价也都是基于他们对司马迁的了解。所以我们也能从司马迁一生所经历的一些事情,来判断司马迁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

司马迁雕像

司马迁雕像

首先司马迁是子承父业,司马迁的父亲在弥留之际交给了司马迁这个重任,顶住司马迁要做太史,完成祖辈们的心愿。而司马迁也依照父亲的愿望做了太史,而且还将编写史书当做自己毕生的事业来对待。这样看来,至少能够说明司马迁是个孝顺的人。司马迁年轻的时候游历山水,看遍风土人情,也许许多文人结交,所以司马迁应该是个随和的人。

另外司马迁在李陵投降匈奴的时候,不跟风贬低李陵,而是根据李陵的的性格来做一些判断,站出来为李陵说话。虽然最后结果有些意外,但是不能不否认司马迁是一个非常有原则,不跟风的人。唯独他一人站出来为李陵说话,也更能看出司马迁的正义与勇敢。

遭遇宫刑之后,司马迁也曾一度想要放弃自己的生命,但是最后他却忍辱负重坚持了下来并且完成了《史记》这部传世巨著。司马迁能够忍辱负重也说明了在司马迁的心中,理想高于生命,责任超越生死。而司马迁承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折磨与摧残,我们也能够感受到司马迁心中那股强大的力量,那种充满毅力和决心的力量,跨越生死和屈辱,让司马迁在黑暗的岁月中更加奋发图像,实现理想。

司马迁生死观

司马迁的生死观贯穿了整部《史记》,我们从司马迁描写的每个人物和事件上都能看出一二,司马迁生死观之积极、壮烈,就像他这个人一样。

关于司马迁的画作

关于司马迁的画作

司马迁说过一句震古烁今的名句:“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用之所趋异也”。换句话说,司马迁认为在生死关头,每个人都需要谨慎的选择,选择重于泰山之死,而不能轻如鸿毛一般的死去。所以在生命面前,司马迁没有选择毫无原则地苟且偷生,也没有糊里糊涂地就结束生命,这一个观点在司马迁笔下的许多人物都有所体现。就像蔺相如先是为了和氏璧,之后又为了赵国的尊严,两次都在秦王面前表现的奋不顾身、甘愿一死,这种态度令司马迁非常的佩服,而司马迁对蔺相如的敬佩之情也在文字中溢于言表。

再如屈原之死,屈原在楚国屡次遭遇打压,满腔的志气却无处施展,眼看着昏君无能,奸臣当道,别国大军压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屈原选择一死,来对这个国家发出最强有力的抗议。屈原用自己的死唤起了人们对于国家存亡问题的思考,激起了百姓对于昏君的愤怒,于是司马迁评价屈原是能与日月争光辉了。事实也是如此,在司马迁的高度赞扬之下,屈原也成为了千古豪杰了。

在《史记》之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的人物事件,无不在传达着司马迁对于生死的态度,仔细研读一定都会有所收获。

司马迁的精神

每个时代都能造就伟大的人物,司马迁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也是那个时代的骄傲,在他身上除了有那个时代的烙印,也有许多精神是值得后世,乃至是今天的人们学习的。

司马迁石雕

司马迁石雕

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来分析司马迁,首先就是司马迁的文章,我们仅谈文章。司马迁的文字精炼深刻,用词精准,文章一气呵成,可读性强,又充满了人文的关怀,就《史记》而言,不看它的史学研究价值,就单单是文学价值,也足够可以称之为是一部不朽的经典了。而且司马迁还是一个博学、深刻、丰富的人,他笔下的人物是鲜活、充满感情,富有生命力的。

而当我们了解到司马迁是在怎样的一个环境和境遇之下写出这样一部作品的,我们就能感受到司马迁身上有哪些异于常人的精神了。

首先司马迁是坚强的,无法想象在封建思想统治之下的当时,司马迁是如何忍受残缺的身体给自己带来的煎熬和痛苦的。就算是在高度文明的今天,这样的情况也会带来许多的非议和嘲笑,可想而知当时司马迁有多坚强。其次司马迁也是一位理想至上的人,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还有祖辈们的遗愿,司马迁没有放弃生命,而是坚强的活下来,这是理想的力量。

而司马迁所写的《史记》实录的风格能够看出司马迁对待历史认真的态度,这种实录精神也是司马迁身上认真、严谨态度的体现。

对司马迁的评价

司马迁是中古古代最有成就的史学家之一,也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历代都有许多文人墨客思想大家对司马迁进行评级。

司马迁的画像

司马迁的画像

汉朝的另一位史学家,著有《汉书》的班固评价司马迁说,司马迁写史是不虚美,不隐恶。这句话可以说是一语中的,司马迁的“实录”精神也成为后世许多史学家们记史写史学习的榜样。唐代的大文豪韩愈和柳宗元也都评价过司马迁,韩愈非常推崇司马迁的才华,而且司马迁的《史记》也成为了韩愈写诗创作的样本。柳宗元则评价司马迁说司马迁说写的文章浑然天成,滴水不漏,连多天一个字都不能。

宋元时期也有许多文学家对司马迁的文章和文体有诸多的称赞,南宋的史学家郑樵评级《史记》说“六书之后,惟有此书”。明清时期,金圣叹对小说和《史记》之间的联系研究的非常透彻,认为“《水浒传》方法即从《史记》出来”。梁启超也说,“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梁启超对《史记》的凭借非常之高,他认为史记的叙事能够分清条理,而且思维缜密非常难得,并说“凡属学人,必须一读”。

到了现代也有许多文人和伟人对司马迁和《史记》都给予了非常高的赞誉,鲁迅先生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毛泽东主席也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用司马迁的话,以之作为勉励,推广到人民群众中。历朝历代对司马迁的赞誉都非常的高,可见司马迁和《史记》确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猜你喜欢:

与“司马迁是个什么样的人 后人对司马迁的评价”相关的热门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