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灵公夫人是谁 关于卫灵公的故事有哪些
卫灵公夫人
春秋时期的卫灵公夫人名叫南子,是历史上的后宫名人。南子本是宋国的公主,比卫灵公小三十几岁,若不是迫于宋国比卫国弱小的事实,想必是不会嫁给卫灵公这个老头子的。不过,南子嫁到卫国以后,卫灵公对她百般宠爱,南子因此得以在卫国风生水起。

南子剧照
要说君王偏爱某位后妃的例子,在历史上多得不胜枚举,“二婚”嫁给皇帝的也不少,可国君亲自为后妃与情人私会大开方便之门的,除了卫灵公就没有第二个了。据史书记载,南子生性淫荡,在宋国做公主时就和宋国公子朝有私情,嫁到卫国之后仍念念不忘。卫灵公知道此事后,特地把公子朝召来卫国,让南子与其私会。南子也毫不客气,对这般好事乐享其成。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卫灵公一般大度,至少卫灵公和南子的儿子蒯聩就对此非常介意。有一次,蒯聩出使宋国,在野外听到宋人唱歌,内容是:“既然已经满足了你们的母猪南子,为什么还不把我们的种猪公子朝还给我们呢?”蒯聩听后非常恼怒,回国后就跟他的门客商量刺杀南子,被南子发觉,蒯聩因此逃亡宋国。
后来,卫灵公去世,遗诏由小儿子公子郢即位。南子对公子郢说:“要你当卫国公,这是国君的命令!”公子郢害怕,推辞不就。南子只好改立蒯聩的儿子,这就是后来的卫出公。卫出公只当了十二年的国君,就被蒯聩推翻了。蒯聩当上卫君之后,南子自然没有好结果,有人说是被蒯聩杀了,也有人说是被驱逐出境,虽公子朝奔走晋国,最后老死于晋。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
孔子一生仕途不顺,除了在鲁国有过短时期的“辉煌”以外,大半生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离开鲁国后,孔子首先想到的就是去卫国,而卫灵公似乎也很厚待这位孔夫子,对他许以六万石的俸禄待遇。孔子到了卫国,卫灵公不免要请教一番,于是就有了“卫灵公问陈于孔子”的故事。

孔子像
“陈”即“阵”,行兵布阵之意,“卫灵公问陈于孔子”也就是卫灵公向孔子请教军事问题的意思。卫灵公把孔子当做上宾,自然是希望孔子能对卫国有所帮助,于是就问了关于军事的问题。不料,孔夫子一听说行兵打仗之类的字词就不高兴了,他也不顾什么“君君臣臣”了,毫不客气地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还听说过,打仗的事情我却从来没学过!”不知卫灵公听了这话作何感想,因为史料并未记载卫灵公的反应,也没有对接下来的对话进行记录。反倒是孔子,因为卫灵公问了关于打仗的问题就很不高兴,第二天带领弟子离开卫国了。
那么,孔子的愤怒来自哪里呢?原来,孔子主张的是“仁”“礼”,他认为治国要靠礼仪和仁政,而不是靠军事。卫灵公询问关于军事的问题就好比在问“怎么杀人啊”,孔夫子当然会觉得志不同不相为谋,于是招呼也不打就走了。不过,离开卫国的孔夫子一直没有找到着落,只好又回到了卫国,这是后话。
卫灵公天寒凿池
历史上的卫灵公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他曾经帮助自己的夫人和别的男子私会,也曾经宠爱过一个叫弥子瑕的男人,以至于被世人笑话。但是,私生活有点乱的卫灵公似乎又不是一个糊涂昏君,从史书记载的卫灵公天寒凿池的故事来看,卫灵公在国事上颇有明君的风范。

卫灵公
话说在一个很冷的冬天,卫灵公突然想“凿池”,也就是挖一个池子,什么用处且不管,总之是一件劳民的事。于是,池子刚刚开挖,他的大臣苑春就站出来反对了。苑春对卫灵公说:“天寒地冻的,让百姓服劳役很伤民啊!”卫灵公问道:“现在很冷吗?”苑春听了,心想您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就说:“您坐着熊皮,穿着狐皮大衣,屋里又有火炉,当然不觉得冷,而小老百姓衣不蔽体,穿着破鞋,能不冷吗?”卫灵公觉得苑春说得对,就下令停止挖池子。
卫灵公的近侍对卫灵公说:“大王您挖池子,是因为不知道天冷的缘故。如今您因为苑春的一席话就停止挖池子,人们将会感谢苑春,而把怨恨归于您呐!”卫灵公不以为然,说道:“苑春本来只是鲁国的一介平民,是我启用了他。从前百姓对他不了解,现在正好让百姓通过此事了解他。苑春做的好事就像我自己做的好事一样,苑春做的好事不就是我做的好事吗?”左右皆称是。从这个故事来看,卫灵公因为身在暖和的地方而不知天寒,知道后能停止错误的行为,不失为一个心胸宽广的君王。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