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绍竑是怎么死的 黄绍竑的故居在哪里
黄绍竑简介
黄绍竑,1895年出生于广西容县,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新桂系三巨头的第二位。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黄绍竑加入广西学生军伐敢死队,那时的他才18岁。

黄绍竑照片
1916年从军官学校步兵科毕业之后,曾担任桂军模范营排长、讨陆西路军总指挥和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国民党代表。1927年以后,黄绍竑先后担任了广西省政府主席兼留桂军军长、国民政府内政部长、浙江省主席、湖北省主席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为军事委员会作战部长和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1947年,黄绍竑担任国民政府监察院副院长和立法委员。他将新桂系融入了国民党,并让新桂系成为国民党中最大的实力反动派。更是成功让李宗仁在国民大会上被选为副总统。
1949年,黄绍竑作为国民政府的和平代表团成员在北平参加国共谈判,意图保住桂系20万军队,最终谈判破裂,新桂系就此覆灭。之后,黄绍竑在香港发表声明。声明指出,黄绍竑从此脱离国民党,不再是国名党的一员。之后,他转而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新中国成立后,黄绍竑先后担任了政务院政务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常委等职。
黄绍竑的一生,以谋略著称,是他为新桂系在国民党内开创出一片天地。1966年,黄绍竑受到文化大革命的波及,最终自杀身亡。
黄绍竑是怎么死的
黄绍竑,字季宽,以政治谋略出名,被称为“桂系三杰”之一。1895年,黄绍竑出生于广西梧州,1966年去世。享年71岁,并不算高龄,黄绍竑是怎么死的呢?

黄绍竑照片
我们所得到的资料显示:黄绍竑是受文革的风暴而自杀得。其实“黄绍竑是怎么死的”里面,大有背景。
1958年2月,北京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前一天,即1月3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提出了《关于罢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民族委员会法案委员会和国防委员会中的右派分子黄绍竑等十人的职务的建议》,认为他们已经丧失了续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的合法根据,所以不应当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常务委员会决定建议大会罢免黄绍竑等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的职务。在2月1日召开的全国人大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中,作出决议:罢免黄绍竑、黄琪翔等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案委员会委员的职务。
黄绍竑将在国民党中为新桂系开创了广阔的空间,将新桂系融进国民党,使得新桂系成为国民党内最大的反动实力派,还使得李宗仁在国民大会上被选为副总统。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黄绍竑心知自己必将受批斗,担心连累到李宗仁,便在1966年的8月31日被迫自杀身亡。
黄绍竑后人
黄绍竑是新桂系三巨头的第二位,还有两位是李宗仁和白崇禧。三人曾为拜把子兄弟。关于黄绍竑的个人家庭方面的资料并没有,所以也就不知道黄绍竑有没有结婚,什么时候结的婚,黄绍竑后人的资料,也寥寥无几。

黄绍竑照片
现在我们所能查到的黄绍竑后人,是黄康荣女士。她曾于2006年从美国回到祖籍广西容县,捐赠学校。黄氏是广西容县的名门望族,现在的“珊萃中学”以前是黄氏的家族中学,凡事黄氏家族子弟,不分男女,不分贫富,均免费在此就读,可以说是开创了义务教育的先例。
黄绍竑是国民党党员,1916年毕业于军官学校步兵科。1927年以后,黄绍竑先后担任了广西省政府主席兼留桂军军长、国民政府内政部长、浙江省主席、湖北省主席等职。是杰出的国民党党员。他更是将新桂系融入国民党,使新桂系成为国民党内最大的反动实力派,几乎所有的反共运动都有他们的份。1949年,黄绍竑作为国民政府的和平代表团成员在北平参加国共谈判失败,之后在香港宣布脱离国民党,继而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任政务院政务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常委等职。1958年因右派问题被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的职务。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黄绍竑担心李宗仁因他受到牵连,最终于1966年8月31日自杀身亡,年仅71岁。
黄绍竑故居
黄绍竑是广西容县人。广西容县是他的故乡。黄绍竑故居也坐落在容县中,2006年列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黄绍竑故居在容县的黎村镇珊萃村内。珊萃村和周围的几个村子同处在一个大盆地中,盆地周围砂环水绕,风景优美,地灵人杰。珊萃村及周边的几个村子,人才辈出。官贵富豪多如辰星。

黄绍竑故居
黄绍竑故居所在的珊萃村是一个背靠着石印山的落脉的村庄,整体坐北朝南。村子边上是一条小河,从村子的右后方流向村子的左前方。故居也是坐北向南。黄绍竑故居本是黄绍竑的父亲黄玉梁在清代中叶的时候建造的,故居四座五开间,两边是两重横廊,左边的重廊前面有个炮楼,右边也有一个较高的建筑物作瞭望台之用。故居平面呈"富"字形,既没有雕龙也没有画凤,是一间古朴的民间建筑。故居门前原是一个半月形的水塘,右前方原有一条小河成“V”字形流经故居门前。整幢建筑布局严谨、整齐,颇有特色。
黄绍竑故居门前的半月形池塘,现在已经成了水田,故居右前方的那条小河,现在也已经消失了。原本黄绍竑故居便内外格局俱佳,是不可多得的风水屋,可惜由于保护力度不足,黄绍竑故居现在破败残缺严重,无法让人想象它原来的样子。
桂系三雄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用浓墨重彩写下了历史。黄绍竑作为“桂系三杰”之一,他的故居应该被好好的保护修缮。
黄绍竑祖坟
黄绍竑1895年出生于广西容县,1966年8月31日自杀身亡。是桂系三杰之一。黄绍竑祖坟在广西容县黎村珊萃的石印冲,也叫松岗书房岭。

黄绍竑祖坟
黄绍竑祖坟所在的石印山脉成西东走向,就风水格局来说,黄绍竑祖坟为风水中典型的万兵拜服格局,气发于大荣山金龙旖旎而来,都是真龙大尽之处穴。穴前河水缠绕,群山列队百里,但是河水为逆流,虽然环绕墓穴,但是河水出口是诟病。群山虽然列队百里,但是没有高大的山脉作为依托。所以,风水师习惯将一个人的命运与祖坟的风水联系在一起。有风水大师对黄绍竑的自杀作出这样的解释:黄绍竑虽然英雄盖世,但是因为祖坟风水的关系,老年不得志,根基不稳,所以文革自杀身亡。要是黄绍竑当时要求会老家广西任职的话,便不至于落到自杀的下场,因为西方、南方、西南方都是为黄绍竑生旺的地方,北方确是他的病绝方向。
黄绍竑先前为国民党,在国民党内融入了新桂系,并使之成为最大的实力反动派,并让桂系三杰之一的李宗仁在国民大会上被选为副主席。1949年后,黄绍竑在香港发表脱离共产党的声明,并开始为共产党效力。他以政治谋略著名,曾任第7军党代表,广西省主席,15军军长,湖北省,浙江省主席,内政部长等要职,却在1966年8月31日受文革风暴影响,自杀身亡。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