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生平介绍 林则徐怎么死的
林则徐生平
林则徐基本信息数据来源 : 历史百科-林则徐
中文名林则徐别名林元抚国籍/朝代清朝职业政治家,思想家,诗人民族汉族出生地福建省福州市左营司巷(现福州市中山路9号)出生日期1785年8月30日(乙巳年)逝世日期1850年11月22日(庚戌年)经历战役第一次鸦片战争主要成就禁烟,翻译论著《海国图志》一书,镇压“刀客”,治水代表作品《试帖诗稿》《使滇吟草》《拜石山房诗草》《黑头公集》等家庭成员林宾日,陈帙,郑淑卿,林汝舟,林聪彝,林拱枢林则徐是福建福州人,小的时候家境非常的贫寒,虽然林则徐的父亲在私塾当先生,比起一般的家庭来说收入要多一些,但是家庭人口实在是太多,因此生活极为清贫。
林则徐蜡像
当林则徐刚刚学会说话的时候,就被父亲抱在膝上,陪着父亲读书,等到三四岁的时候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读书了。
八九岁的时候就能够写出“海到无涯天作岸,山高绝顶我为峰”的豪言壮语。虽然林则徐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特别好,但是在第一次科举考试中却落榜了。
在参加了第二次科举之后,林则徐考中了二甲第四名,到翰林院做了一个小小的编修。在翰林院任职六七年之后,才被外派做官。林则徐第一次被外派做官,就在任期内政绩斐然,从此一路青云直上。
后来在江苏任职的时候,看到当地鸦片流毒甚巨,因此就决定要禁烟。因为在江苏禁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所以得到道光皇帝的支持。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到广东全权处理鸦片事物。
林则徐在虎门销烟,震惊中外。后来在英国政府的高压下,清朝政府为了推卸责任,因此贬谪林则徐到新疆戍边。后来又启用了林则徐,并且任命为陕甘总督、云南总督等职。
为了能够稳定云南广西等边疆地区,林则徐奔波在烟瘴之地。因为每日奔波劳心费力,再加上烟瘴之地的瘴气的影响,林则徐一病不起,最终病逝于广西。
林则徐怎么死的
林则徐这位全中国都知晓的民族英雄,最为轰动的事件便是虎门销烟,他重重的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想要侵略中国的野心。可那时的道光帝却听信了主张投降派的官宦,认为英舰北上是林则徐导致的,所以讲林则徐治罪。将他调到浙江听后发落,然后又流放新疆伊犁。

林则徐雕像
发放途中林则徐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忠君爱国的诗句。直到1845才再次被重用。1849因为生病,所以请奏回家养病。但是1852年2月又被任命镇压反清运动。10月咋途中病故,终年六十六岁。
林则徐究竟因为什么而逝,一百多年来,有着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林则徐是被下毒,被毒害身亡的,也有人说林则徐是由于强制禁烟,得罪了洋商,所以他是死于洋商暗害。
但是比较有依据的说法是这样的,他的次子林汝舟在给一个朋友的书信中说,他的父亲林则徐在最后奉命上路的时候已经有疾病在身,因为国事在身便忙着赶路,就没有在意自己的身体,以为没有什么大问题,所以病情就在途中不断的加重。到达潮州的时候,林则徐胸器结胀和以前的心肺疾病等老毛病就一起发作了。已经病到这种程度,所以不得不停下来稍作休息,本想着恢复恢复在继续赶路,并且找了医生为他治疗,但是结果医生不小心开错了药方,林则徐服用后咳喘加剧,口吐腹泻日益加重,身体就在也没缓过来,不久后就去世了。
因此,林则徐并非死于非命,而是长期以来重病缠身,积劳成疾的原因。
虎门林则徐公园
一八三九年六月,林则徐主持了历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向世界宣告了中国人民坚决打击鸦片的决心。当时为了销毁鸦片,在虎门这个地方挖了好几个很大的深坑,不远处就是抗击英国侵略军的虎门炮台。现在广东的虎门林则徐公元就是在以前虎门炮塔的旧址以及硝烟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虎门林则徐公园
在建设公园的时候,最大限度的保留了炮台旧址以及硝烟池的历史原貌。
为了纪念林则徐,修建这样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公园。当时的广东政府组织了一次对虎门炮台旧址的修复工作,以及大量的考古工作。
在精确的定位了以前硝烟池的基础上,才修建了这样一个非常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公园。在广东虎门这个地方,没有人不知道林则徐公园。作为当地最有历史意义的公园,虎门公园中的虎门炮台旧址以及硝烟池都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虎门林则徐公园里面,还有林则徐纪念管,管内完好如初的保存了林则徐销烟时候的一些历史文物,这些历史文物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
在公园里面,人们都能看到当时销烟时候的水池里面的木桩以及木板。还保留有当时吸食鸦片的工具,作为对后世人的警醒。林则徐书法也是公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景观去处。而且公园里面还模拟当时的销烟的真实场景,让人们在游园的同时,感受伟大的时光。
林则徐故居
林则徐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为了减少鸦片对社会的危害,坚持禁烟,得到了当时皇帝的支持。后再广州收缴大批鸦片,成功在虎门进行销毁,这一举动对国家和人民都极有益处,也是启发民智的重要举措。

林则徐画照
在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的鼓西街道文北路,有一座叫做“云左山房”的古代建筑,如果光看这个名字你可能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但是提到另一个名字你必然知道,因为这里就是林则徐故居。
这座建筑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大约有3500平方米,这是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购买的,内部有三进的房屋,而东西各有两进,其中较为人们熟知的建筑有“七十二峰楼”和“揖斗楼”。
这里不是林则徐的出生地,因为在林则徐出生的时候林家还是比较贫困的,直到林则徐做了大官这种情况才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后来林则徐为其父母丁忧守制是在这里,在他晚年因病回家休养的时候也在这里。
这是一个比较有名的建筑,但是保存的并不完好,早在1948年的时候,这里发生了一场洪水,大部分建筑在这场洪水中被毁坏了。直到1961年,林则徐故居被福州市争睹重视,列为第一批保护单位。
到了2003年,林则徐故居得到了自己修缮的机会,这一年“七十二峰楼”的修复竣工,之后陆续开始了修复工作,到了2013年这里作为“林则徐宅与祠”的组成部分,被确定为全国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