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怎么死的 冯玉祥墓在哪里
冯玉祥简介
冯玉祥是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字焕章,原名基善,出生于如今的河北沧州市。作为西北军阀,有着“基督将军”、“倒戈将军”、“布衣将军”称号。他还是蒋介石的结拜兄弟,曾获得三大抗战勋章。

冯玉祥照片
他在辛亥革命后参加了滦州起义,在1917年张勋复辟的时候率领部下击溃了张部。在1924年的时候,由他发动了北京政变,推翻了直系军阀的控制的北京政府,还将所不改为国民军,并担任了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1926年率领西北军出潼关参加了北伐战争。1935年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最后在1948年的时候因轮船失火而遇难了。
冯玉祥的主要功绩是在滦州起义中,对于这次起义的目的是反对清王朝。在20世纪初的时候,由于清政府清政府对外出卖主权,对内搜刮人民。因此,劳动人民不甘压榨,多次举兵反抗。而当时的他,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于是发起并组织了“武学研究会”,开始秘密进行反清革命。在1911年,12月31日滦州起义爆发。经过一年,宣布滦州独立,可是起义军准备进攻天津,在雷庄附近与清军展开激战。因敌众我寡,渐居劣势,战至次日黎明,起义军失败。滦州起义失败后,冯玉祥被革职递解保定。
但是虽然滦州起义失败了,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清军军心,大长了革命军民的士气,对于推翻清廷统治也起了积极的作用。冯玉祥虽然没有亲临前线参与武装起义,但他以起义领导者的身份,参与了前期的策划过程,毫无疑问他是起义的主要策划者和领导者。
冯玉祥怎么死的
冯玉祥戎马一生,由士兵升至一级上将,所部从一个混成旅发展成为一支拥有数十万人的庞大军队。在其50余年的军事生涯中,以治军严、善练兵著称。在作战指挥上强调知己知彼,速战速决,运用侧后突袭战术,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人称“布衣将军”。那冯玉祥怎么死的呢?

冯玉祥塑像
根据相关记载说,关于冯玉祥的死是因为当时乘坐的邮轮,由于发生火灾而导致死亡的。但是也有人对他的死感到很是疑惑。在相关记载的写照下,但时的冯玉祥应中共中央的邀请,准备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同时,在苏联驻美大使潘友新的帮助下,自美国回国乘“胜利”轮途经黑海准备向敖德萨港出发。可惜出人意料的是,由于在途中邮轮失火,最终导致了冯玉祥的死亡。其中和他一起死去的还有那他的女儿冯晓达。
随后他的大女儿冯理达在谈到冯玉祥是怎么死去的时候说:“当时1946年,蒋介石发动内战,就借“考察水利”之名,派我父亲到美国。到美国后,父亲看到国内战乱愈演愈烈,痛斥蒋介石的独裁,呼吁美国政府和人民停止对蒋介石的援助。蒋介石恨我父亲,就开除了他的党籍,吊销了我们的护照,才迫使我一家人流亡海外。当时我们在海上航行时,轮船突然起火,浓烟冲进父亲都是船舱,但由于医务室也提前被破坏,父亲活活地在烟火中窒息死亡,妹妹晓达也不幸遇难。后来查明,轮船起火是由于电影胶片起火造成的,但具体原因是什么并不知道。
但是也有人认为,冯玉祥的死是一场有预谋的政治谋杀。
冯玉祥墓
冯玉祥倡导“以教治军”,用基督教的教导来管理官兵。提倡节俭,反对奢华,要求官兵洁身自好。冯玉祥与士兵一样,穿灰布军装,睡稻草地铺,每餐仅一菜一汤,数十年如一日。可惜,不幸运的是,他在轮船失事中去世了。在这之后他被埋在了哪里,他的墓又在哪里?

冯玉祥墓
1949年9月,在冯玉祥遇难一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在北平隆重举行追悼会。毛泽东送了挽联,周恩来致悼词,在1953年的时候,根据冯玉祥生前的愿望,将他的遗骨安葬在泰山,因此,冯玉祥的墓就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西麓的这个地方。
而冯玉祥的墓是由毛泽东主席亲自选址,最终按照他生前的愿望埋葬在了这里。其次,他的墓正好是由冯玉祥自己所建的大众桥的东面。在1952年时破土动工,于1953年10月15日安葬,并举行骨灰安葬仪式。
冯玉祥墓的四周,前临深涧,背依科学山,松柏苍郁,旁山临涧,肃穆庄严。墓则是泰山花岗石砌成,在墓壁上的正上方横镌郭沫若手笔“冯玉祥先生之墓”七个金色大字。而他的骨灰盒在墓壁的中央,在外面又镶嵌了玉祥先生侧面铜质鎏金浮雕头像用来封穴。
除此之外,他的墓阶一共是有四层,共66级。四层则代表的是他一生走过的四个阶段,分别是:第一层,代表从出生到弱冠从军;第二层,14级,代表从青年到成年;第三层14级,代表他由一个旧军人转变为坚定的民主战士;第四层18级,记述他坚持抗日,反对分裂,为祖国的民主与和平奋斗不懈的战斗生涯。共66级象征他一生渡过了66个春秋。
冯玉祥故居
冯玉祥是民国时期军事家,爱国将领。“军人须知爱惜百姓,我之粮饷民所供。食民之膏衣民之脂,遇有祸患我们保。平内乱,御敌扰,不使百姓受苦恼。纪律严,名誉好,军民一体国之宝”一句就是来自于他所创作的军歌中。

重庆冯玉祥旧居
在1949年的时候,不幸遇难,这位爱国将领就离开了我们。关于冯玉祥的故居,根据记载一共是有两处,分别是安徽故居和重庆旧居。
在安徽一处的冯玉祥故居,一共是由书房、卧室、厨房、饭厅、侍卫室、客厅、花园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的3间厨房和饭厅在1937年的时候被日军侵略者烧毁,到现在一共仅存19间。后来为了纪念他,安徽省的人民政府曾拨款对冯玉祥故居房屋进行全面的维修,以求恢复原貌。其次还征集散落在民间有关他的文物。在1988年的时候,也是在冯玉祥先生诞辰106周年之际,将客厅辟为“冯玉祥将军生平事迹陈列馆”,开始对外开放。
另一个故居是在重庆。而在这里的冯玉祥故居具体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镇白鹤村,该旧居还曾是当地乡绅张海南的住宅。在1939年的时候,冯玉祥将这个院子买了下来。该院子总占地面积2937.5平方米。该建筑主体为土木结构,单檐悬山式屋顶,小青瓦铺面,穿斗式梁架。后来在2000年的时候,冯玉祥旧居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列为直辖后的首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