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简介 高尔基三部曲的创作背景
高尔基是前苏联有名的作家,他是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之一,也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在他众多的代表作中,高尔基三部曲是最有名的,它包含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的自传,那么高尔基怎么创作了三部曲,它的创作背景是什么,关于高尔基还有哪些简介呢?
高尔基基本信息数据来源 : 历史百科-高尔基
中文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别名玛克西姆·高尔基外文名【其他语言】Алексей Максимович Пещков(Максим Горький )国籍/朝代苏联职业作家,诗人民族俄罗斯族出生地俄罗斯帝国下诺夫哥罗德出生日期1868年(戊辰年)3月16日逝世日期1936年(丙子年)6月18日信仰共产主义主要成就苏联作家协会主席,参与俄罗斯帝国社会主义革命代表作品《海燕》《母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高尔基简介
高尔基,原名叫做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现在一般译为玛克西姆·高尔基。他出身于俄国一个木工家庭,三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之后,他的母亲就带着他来到外祖父家居住。十一岁时,他就踏入社会开始养活自己,学徒、搬运工、面包工人等这些工作,他都一一做过。十五岁时,他开始了四处流浪的生活,一年时间流落到了喀山。流浪期间,他参加了喀山的秘密小组,并两次到俄国各地广泛了解民情。他因为革命行动被捕,因而获释后一直被宪警监视。

高尔基老照片
二十四岁时,他在地方报业担任编辑工作,开始从事写作,并用高尔基·马克西姆的笔名发表了多部短篇小说。他的小说问世后,立即受到了国内外文学家的注意,渐渐开始关注他的作品。
俄国革命爆发前夕,他参加了工人、学生们的示威游行,为了歌颂无产阶级革命,揭露资产阶级的丑恶,鼓舞人们参与到革命中来。但因为游行,他第二次被捕,遭到了流放。1905年,他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积极参加革命,他从俄国离开来到美国筹措经费,在那里宣传革命,后来他到了意大利,并定居在一个小岛上。革命期间,他的文学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写下《母亲》和《仇敌》等多部传世之作。
1921年,他旧病复发,不得不出国看病,养病期间他仍没有终止创作,积极与外界书信交流。1928年,他回到俄国,并定居在莫斯科,八年后他去世了。
高尔基三部曲的创作背景
早在十九世纪90年代,他就有了创作自传的想法。他住在意大利时,有一次列宁到他的公寓做客,他与列宁说起了他童年的生活,列宁便劝他把这一切都写出来,因为他的童年生活十分具有教育意义。不久他就将这部《童年》写了出来。

《童年》图片
二月革命成功让无产阶级的人民热烈欢呼,他通过反思把无产阶级革命加入到了自己的创作中,并完成了《在人间》的写作。
十月革命失败后,他创作了一系列富有革命精神的作品,养病期间完成三部曲中最后一部《我的大学》的创作。虽然这所大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但他认为革命思想令他重生,所以他把革命思想诞生的喀山当做了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高尔基出生在一个木工家庭,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所以他很早就懂事并且开始学着养活自己。他干过很多工作,也过过流浪的生活,后来他当了编辑开始写作,从那时起他的小说闻名于世,他也开始受到了关注,这就是高尔基的简介。高尔基很早的时候就想写自传,在列宁的鼓励、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创作背景下,高尔基三部曲诞生了。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