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卿和莎士比亚田汉白朴的关系与对比
关汉卿和莎士比亚
关汉卿与莎士比亚贡献相似:关汉卿是中国的戏剧家,生活在金末元初,大约1220-1300年间,其作品关注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特别是底层人民的生活,可以称为是现实主义的作品,关汉卿的作品可以超越时代的局限,在任何年代都具有现实意义,其作品被翻译成为各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传颂,关汉卿被外国人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画像
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重要的作家、戏剧家和诗人,其作品也关注着英国当时的社会现实,早期作品比较明快,但是随着英国社会社会矛盾的加剧,莎士比亚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作品开始变得沉重郁闷,写出了著名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作品,被称为戏剧史上的四大悲剧家之一。
关汉卿与莎士比亚的经历相似:关汉卿与莎士比亚都是自己所在国家的文学巨匠,二人不仅仅是本国的同时也是蜚声世界的戏剧家,同时又都以悲剧作品最著名,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是由于其所处的时代具有一定相似性,同时本人的经历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关汉卿与莎士比亚都是出身社会的底层,唯一不同的是,关汉卿一生潦倒,而莎士比亚却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上流社会的认可,并且也获得了不菲的财富。所以莎士比亚的眼界要比关汉卿更加的广阔,这也是其世界性的作品更多的缘故。
再一点两者的相似之处是二人都同时拥有一个贤内助,关汉卿的妻子不仅仅是关汉卿帮关汉卿打理着家里的一切更是关汉卿事业的帮手,关汉卿作品的第一个读者和评论家。莎士比亚也拥有一个贤内助,帮助莎士比亚打理好家里的一切,使得莎士比亚可以在外面没有后顾之忧。
如果要为上面的叙述做一个总结,那就是关汉卿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是实至名归的。
关汉卿白朴
关汉卿和白朴都是元曲集大成者之一,他们一生著有大量的元曲作品,后人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白朴作品欣赏
虽然两人都在元曲上都极高的成就,推动了中国杂剧的发展,就俩人的创作风格来看,也有不同点。白朴和关汉卿的杂剧作品相比,类型较少,关汉卿在杂剧作品中塑造了很多有血有肉的经典形象,有反映市井底层百姓的困苦生活,有歌颂爱情的伟大,有宣扬英雄主义精神、以及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白朴的杂剧作品,大多以歌颂爱情为主,然后倡导人性解放,就类型而言,和关汉卿相比,比较单一。
白朴最经典的代表作就是《墙头马上》,这部作品也是传唱度最高的一部作品,它和《拜月亭》、《西厢记》、《倩女离魂》一起被称为“元代四大爱情剧”。这篇故事讲得是李千金和裴少俊的爱情故事,是一部诙谐的喜剧作品,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后人评价,《墙头马上》加入了戏剧冲突和矛盾设置,让作品更加饱满有情节,除此之外,白朴将李千金塑造成了一位不为封建世俗礼教所羁绊的女子,在她身上有着强烈的敢爱、敢恨的美好品质,和裴少俊唯唯诺诺的形象有着强烈对比,除此之外,白朴通过《墙头马上》吟唱出了一首自由主义赞歌。
众人熟知的《窦娥冤》就是关汉卿的代表作品之一。关汉卿通过对情节设置,更加丰富了故事的可观性和矛盾性,其中他讽刺了朝廷官吏的黑暗,歌颂了窦娥敢于和黑暗势力作斗争的大无畏精神,在他的作品中,讥讽了现实社会的黑暗,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关汉卿田汉
关汉卿是七百多年前中国的剧作家,田汉是关汉卿之后七百年中国的剧作家,两者都经历了乱世,两者都是为人民而歌的文学斗士,可以说两个人无论是经历和作品都是具有非常大的相通之处的,如果说田汉是现代的“关汉卿”也不为过。也许正是鉴于此,田汉创作的的话剧《关汉卿》才能获得成功。

《关汉卿》剧照
关汉卿以一部《窦娥冤》感天动地,而田汉以一首《义勇军进行曲》感动着激励着不甘屈辱的中国人民,两者从作品的影响力上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窦娥是无数受屈辱被官府草菅人命的弱女子,呐喊出了人民对于那个黑暗社会的愤慨,田汉也在《关汉卿》中详细的写出了关汉卿创作演出《窦娥冤》的前前后后,因为史料的缺乏,田汉根据关汉卿的作品认真的揣摩着关汉卿的心情与感受,将《关汉卿》写的那么振奋人心、田汉的《关汉卿》可以说是其创作道路上的一座丰碑,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
田汉写《关汉卿》是才子手笔,就像是关汉卿写《窦娥冤》一样,田汉的《关汉卿》与关汉卿的《窦娥冤》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田汉是剧作家,关汉卿也是剧作家,二人的生活具有相似之处,但是二人的命运却是非常不同的,关汉卿一生潦倒,甚至是衣食不继。而田汉作为人民的剧作家前途却是光明的,不仅仅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而且得到了新成立的新中国的大力支持,究其原因,是田汉经过那么多年的奋斗终于迎来了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好时代。
关汉卿与田汉,两者是相同的,但是二人又是不同的,因为关汉卿没有赶上田汉所处的好时代。
关汉卿的作品
关汉卿是金末元初伟大的戏曲家,被外国人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其作品至今仍然被广泛的传唱,在世界上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也许正是因为人们喜爱关汉卿的作品,所以其作品流传至今的比较多,其中妇孺皆知已经成为经典的作品当属《窦娥冤》。

《窦娥冤》剧照
关汉卿的作品反映出其所处的那个时代统治阶级的暴虐,“动不动挑人眼,剔人骨,剥人皮”的惨烈的社会现实,又反映了处于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对现实的抗争,窦娥、赵盼儿、杜蕊娘等一系列的美丽却命运悲惨的女性形象,点燃了人们要与黑暗的社会做最后斗争的决心。关汉卿的作品之所以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能够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喜爱,正是因为其反映出的真实的社会现实,并且用浪漫主义的精神鼓舞着人们。
在关汉卿漫长的一生中,写出了大量的作品,《录鬼簿》收录了关汉卿杂剧共62种,留存至今的有18种,关汉卿不仅仅写出了大量的杂剧,另外还有很多的散曲也广为世人传唱,关汉卿的作品不仅仅国内人民喜爱,世界人民也赞不绝口,关汉卿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为各国文字,在世界各地广泛的上演。
关汉卿的作品不仅仅是中国人民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一座不可多得的奇峰,很多作品穿越历史的重重障碍至今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与艺术价值。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