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是哪国人 《墨子》中的文章作品欣赏
墨子是哪国人
墨子到底是宋国人还是鲁国人?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然而这却是一个谜一样的问题;但大多数的学界都认为墨子姓墨名翟,是春秋末战国初鲁国人,也就是现今的山东省滕州市,不过这也只是其中的一个说法,到底墨子是哪国的人,文学中都是各有各的说法。

墨子雕塑
从古籍文献中来看墨子的生活习俗以及他的穿着鞋履来看,都是邾娄族所制,而邾娄也正是现今的山东滕州内。
也曾有人接二连三的说墨子是外国人,认为“墨翟”是“蛮狄”的转音,言下之意为“不知名的外国人”,但是在学界中多以墨子是中国人,借着古籍文学也实在是弄不清他到底是哪国人,先后就有了楚人说、鲁人说还有宋人说,不过,不管墨子曾是那个国家的人,他给我们后人带来的历史意义都是重大的。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虽然墨子出生卑贱,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生的思想家,他年轻时期或许当过工匠做过一些手工艺,具有非常丰富的工艺技能,墨子的科技成就也正是从工匠工艺的实践中总结而成;他也长期奔走各个国家,宣章他的政治主张;为了宣传自己的政策,墨子广收门徒,光是轻信弟子就已经达到数百人之多,因此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也就这样创立于世。墨子的行迹也很广阔,南到楚国越过、东到齐国鲁国、被盗郑国卫国,可谓是到处都在奔波,因此,到底墨子是哪个国家的人至今也还是一个谜底。
有游于子墨子之门者
“有游于子墨子之门者”,出自《墨子·公孟》一书,是墨子的传世名言之一。意思是有一位游历到墨子门下的人。这句名言以一位游历到墨子门下的人的两个小故事为主线,向世人讲述了“有游于子墨子之门者”其中一些深刻的含义及道理。直至今日,仍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墨子像
故事一,有一位游历到墨子门下的人因才思敏捷,墨子便向该人许以官职,让此人跟着自己学习。一年之后,此人要求墨子兑现当日让自己当官的承诺,墨子以“鲁国人葬父”的故事,告诉此人这样一个道理:儿子为父亲下葬是义务,不能谈条件;学习增识也是应该的,更不能以官职为学习的前提。
故事二,有一位游历到墨子门下的人,墨子问他为何不学习以增进自己的见识呢?此人回答:因为我家中无人学习。墨子便以“美”和“富贵”为例,告诉此人这样一个道理,“美”和“富贵”如果是自己所追求与向往的东西,又何必因为他人不追求而放弃呢。同样的,学习是天下最宝贵的东西,能增进自己的见识,明白更多的道理,是不需要因他人的做法而左右自己不去学习。
“有游于子墨子之门者”这两个小故事都体现了墨子劝人学习的刻苦用心,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学习道理以达到改变自身的目的。从中体现了墨子爱才、惜才的观点,也向世人道明了“学无条件”,“学不为他人”的深刻之理。
墨子悲丝
琴曲《墨子悲丝》,又名《墨子悲歌》、《墨子》、《悲丝》等。相传是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墨翟所作。其曲曲意深刻,音律悲凉,音调悠扬,意切而情悲,旋律慷慨激昂。墨翟在曲中抒发了洁己自爱的感慨。也可以看出他心怀悲惘怜悯之心,总是积极的针对现实问题。

墨子悲丝文
墨子,本名墨翟,生猝年不详,相传是鲁国人,长期在宋国居住,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自立门户,创立墨家学说,在那个年代,与儒家共同被成为“显学”,现有《墨子》一书流传下来。
《墨子悲丝》初见于《墨子·所染》,相传有一次墨子看到染丝,纯洁的白丝随着染料的颜色而改变,从而想到了人生。他认为,不论是“功名蔽天地”的“仁义显人”,还是“为天下缪”的“不义辱人”,都不能避免不被外界所改变。并且还认为不仅仅是普通人会这样,就是一国之主仍然避免不了这样的事情发生,感叹国家随人事兴衰,社会随风俗沉浮。另外墨子还发出“故染不可不慎”的感叹。他认为交友不慎是人生最大的不幸。
这一曲谱最早见于明末(1609年)杨抡所撰《伯牙心法》。此曲是广陵琴派大曲之一。乐曲主要反映了墨子感伤于世人多是随波逐流 ,随欲望浮沉而不能自拔,犹如白丝染色,失去了本来的面目。
墨子公孟
《墨子公孟》出自《墨子闲诂》,记述的是墨子和弟子或他人的对话。这些话都是些片段,主要讲明了“非命”、“明鬼”、“节葬”、“非儒”的思想主张。

墨子雕塑
墨子认为儒家的学说足以丧乱天下的有四种,也认为孔子也是有不可改变的主张的。从中更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有些人怀疑墨子的学说主张,但墨子总是不辞辛劳的为自己辩解。
墨子,本名墨翟,生卒年不详,相传是鲁国人,长期在宋国居住,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和社会活动家。自立门户,创立了墨家学说,并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攻”、“尊天”、“事鬼”的思想主张。
在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情况下,墨子心怀悲悯之心,积极的针对社会问题,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力挽狂澜,拯救世道人心。他把自己的思想传播出去,得到了许多手工业者和下层人士的支持,在百家争鸣的文化鼎盛时期,有人称“非儒即墨”,由此可见,墨子的思想影响深远。
墨子开始时追随儒家理论,后来自立门户,自创墨家学说,在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曾担任宋国的宋大夫,是墨家公派的创始人。
在这篇《墨子公孟》中,墨子主要阐述了“事鬼”,“非攻”等主张,在手工业者和下层人士中影响巨大。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