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朔救母的故事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东方朔是谁
东方朔是谁?答曰,乃是一人,复姓东方,单名一朔,出生在大汉朝初期,曾为官辅佐过汉武帝刘彻。东方朔的一生就像是一个谜团一样,被重重迷雾笼罩着,无法拨开云雾,永远如云如雾。但不论是出于何种原因,我们都不能否定他的大智慧,抹杀他为我大汉朝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我们现在来回顾他的一生。

东方朔画像
初时的东方朔,只是一个文人,一介书生。虽身份地位不高,但志向却不容你我小觑,这个从他作的《答客难》便可窥知其中一二了。当东方朔遇到了少年时的汉武帝刘彻时,他就好像是一匹好马终于寻觅到了他追寻已久的主人一般,这一刻便注定了东方朔一生的不平凡,注定开启了他为官从政之路。
在东方朔的一生里,他为大汉朝的发展付出了很多,他背负着小人、佞臣的称号,潜伏在太皇太后身边,充当她名义上的谋臣和锦囊,只为了能将窦太后赶下皇位,让刘彻彻底地掌握大权。他一生为汉朝发展献计,呕心沥血编制几十万字的书,里面详尽记载了自己的想法和如何实施的办法。
东方朔最大的才能便是在于他能够审时度势,看清当前时局变化,并能根据时局的变化很快的调整自己的想法和应对之策,在现在来看便是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和高瞻远瞩的眼光。
他的一生抱负极大,但他的一生终没有被汉武帝刘彻重用,真可谓遗憾,最后他干脆归隐山林,不闻世事,过着逍遥快乐的日子。
东方朔答客难
《答客难》是一篇古诗文,作者为汉朝大臣东方朔。那东方朔为何会作出这样的一首诗文,这篇诗文里面讲的是何内容,它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愿望,表达了他那时心里面怎样的感情呢?如果要了解清楚,我们当回到那时,这样才能看清楚真相究竟如何。

东方朔
汉初时代,在东方朔冒着大冤枉潜伏,替汉武帝刘彻扫清他掌权的最大障碍窦太后之后,汉武帝刘彻虽然对其刮目相看,并在汉武帝心里他应该是十分感激东方朔的,但是汉武帝却没有将重要的政治位置留给东方朔,让他的才能得以最大的发挥,而只是让他官拜侍郎一职,再也没有得到晋升,但实际上汉武帝对东方朔的治国言论确实十分佩服,几乎能安全东方朔的谏言去改善国家的治理,从而让大汉朝变得更加辉煌的。
东方朔为人诙谐幽默,但却并不是一个软柿子人人可拿捏,于是很多人看着东方朔不舒服,觉得碍了自己的眼,便纷纷对东方朔提出了质疑,其质疑的内容不外乎涵盖一下内容:
第一,东方朔啊,你从小便习圣人书,遵循圣人的教诲,并且博古通今,可算是大人才了啊。
第二,东方朔啊,你的才能之强大,可与张仪、苏秦等人媲美,相比之下绝不逊色。
第三,既然是这样,为何张仪等人可以封侯拜相,为什么你却一直不被大王重用,职位也那么低呢?
东方朔为了封住悠悠众口,也为了自我嘲解,便作了《答客难》一诗,表明了自己虽不被重用,但汉武帝仍然采纳着自己的治国建议,而你等有时间研究我的事情,为何不尽力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呢!
东方朔救母
东方朔救母,此母是乳母,但并非是东方朔的乳母,而是汉武帝刘彻的乳母。汉武帝年幼的时候,宫中实行的是太子与皇后分离,刘彻自小并不是与皇后一同长大,而是交与他的乳母抚养成人的。

东方朔画像
古话有云,生母不及养母大,乳母待刘彻极好,付出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精力去将刘彻抚育成人,刘彻在心中也将其养母看的极为重要,在他身份为太子时,便常常将好吃的好喝的交给自己的乳母。
到汉武帝继位后,越发的报答乳母的养育恩情。刘彻专门安置一大处宅子,交与乳母,让乳母可以安顿好自己的儿女及族人。俗话说,人的贪念是无穷的,乳母尝到甜头后,越发的有恃无恐,其族人也因乳母在汉武帝面前的地位之高,随意使唤下人,导致百姓民愤迭起。乳母为了保护其族人,不断违反汉朝的法律,终于致使百姓联名上告汉武帝,揭发乳母的恶性,希望让她自食恶果。
乳母得悉后,大惊恐慌不已,担心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保护族人的安危。于是便哭了起来,这时正好有宫女经过,说到东方朔为人足智多谋,如何如何厉害。
听者有意,乳母心中已经暗暗盘算了自己的主意,他决心去请教东方朔看如何能脱罪,东方朔便教会了如何应对汉武帝刘彻。
当刘彻决定判乳母死罪时,乳母俯首认罪,希望皇帝保重自己的身体,便一步三回头的往外走,这时,东方朔大声呵斥道,还不快走,你不要以为你喂养过皇帝,你便与别人有所不同。
皇帝听后,心中的悔疚感顿时爆发,便饶恕了乳母,免除了他的死罪,放出宫为平民了。
主父偃和东方朔
提到大汉历史,特别是大汉鼎盛时期,汉武帝刘彻在位时,人们通常就都会想起两大谋臣,两大支柱,是他们带来了大汉朝的繁华,是他们的呕心沥血,让汉武帝变得越来越强大,他们何许人?他们正是主父偃和东方朔。

东方朔剧照
初略一看,两人的相似之处实在太多,都是文臣,尤其善长计谋,不善武力,伺奉的都是同一人,汉武帝刘彻,他们为汉朝的发展做出了无以能比的贡献,汉武帝对他们的离去深感遗憾,百姓为失去他们深为悲伤。
但细细分析,两者还是存在着很多的不同之处,比如说出现的时期,人物性格,人物做事风格,人物的结局都是各不相同。
首先,他们出现的时期不同,东方朔出现在汉武帝还未登基为帝的时间段,那时的刘彻还是一介毛头小伙,冲动缺心眼,满满的都是缺点。主父偃出现时,刘彻已经是汉武帝了,也在东方朔的帮助下将窦太后扳倒,成功收回了属于皇帝的权利,汉朝万事待兴,正需要有能之才,汉武帝多么希望能再有一个东方朔陪在身边,帮他出谋划策,这时候主父偃便出现在刘彻的眼前了。
其次,他们的性格和做事风格也是大为不同的。东方朔更将偏向文人学士风一些,一身白衣,能掐会算,文学造诣也是十分高超的,出口便能吟诗作赋。主父偃则以谋臣形象深入人心。
最后,东方朔的结局是美好的,功成身退归于山林,而主父偃为了能够推动汉朝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生命,两者对比下,东方朔更超高,主父偃更悲烈。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很久很久以前,在汉室宫廷里面,有一位宫女叫做元宵,元宵家境贫寒,为了贴补家用,父母将小小年龄的元宵送入宫中,从此元宵便成为众多宫女中的一名。

元宵姑娘
宫女的日子极其辛苦,元宵百般苦楚均能忍受,但初次离家,确实对家里的亲人思念的紧。元宵身份卑微,既非嫔妾又非女官,一年到头也未得到与父母相见的机会,这天,元宵思亲难耐,便一个人偷偷的躲在宫中的一处小角落痛苦流涕。
正巧,东方朔下朝路经此处,隐约听到有女人在哭泣,便寻着哭声找到了元宵姑娘。东方朔问她为何哭泣,元宵本不愿意多说,但又实在难忍,便将心中苦楚一一同东方朔诉说了起来,希望有机会能见上亲人一面,东方朔暗自将元宵姑娘的愿望记在了心中。
一天上朝时大臣们纷纷议论,有人梦到宫廷中红光大起,众人忐忑不知是做何解,于我朝基业是吉是凶。刘彻在下朝后将东方朔留下,让其谈谈对此梦到看法。东方朔称此乃真神在提示陛下,红光代表福运,需要陛下迎接呢。刘彻便问如何迎接,东方朔说只需要在正月十五举国上下所有亲人团聚,共同点灯便可。这样可以呼应真神赐予的福气,我大汉朝的好运将就此展开。
于是汉武帝刘彻听从了东方朔的建议,元宵姑娘如愿在正月十五得到与亲人团聚的机会,从此人们便将正月十五叫为元宵节。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