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是谁 齐桓公是如何称霸的
齐桓公是谁
齐桓公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有名的君主,他最先实现了称霸,引领了春秋时期的时势变化,对于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齐桓公都是人们心中的贤人,如果要说一个国君出色贤能就经常把他比作齐桓公。

春秋霸主齐桓公
齐桓公对于齐国是至关重要的,在他之前,齐国经过齐襄公时期的动乱,国力大减,但是幸好齐国的底子还在,优势的地理位置和较大的土地让齐国有着崛起的资本。在齐桓公上位之后,他选贤举能,任用管夷吾为相,积极改革,推行军民合一的制度,改变经济政策,使得齐国国富民强,而且根据当时中原地区受困于四方蛮夷骚扰的局面,打起了“尊王攘夷”的旗号,积极主动的帮助其他国家对抗戎狄的侵略,获得了大小诸侯的信赖。
同时齐桓公积极地和大小诸侯联合结盟,是当时最早当上盟主的诸侯,因此在声势和威望上都非常高,超过了当时南方的楚国、西方的秦国等大国,成为了中原地区当之无愧的霸主,开启了诸侯争霸的新篇章,被后世人称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但是他的晚年比较昏聩,因为被一些小人“无私”的杀子、自宫等行为感动,重用这些无能小人,最后导致了国家动乱,社会不安,等到动乱结束的时候,齐国已经不复鼎盛之势了,而他自己也饿死在了这场席卷了宫廷的动乱之中。
齐桓公称霸
齐桓公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国君,他的崛起称霸也是中国历史上经典的一幕,受到了后来无数能臣的赞叹。齐桓公的奋斗让齐国从混乱的内斗之中崛起,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他自己也被称为春秋五霸之首。

齐桓公画像
早在齐桓公还没有上位的时候,他的父亲齐襄公在位的时候,齐国内政混乱,齐桓公的师傅感觉到当时齐国可能会发生大乱,就带着他先逃到了一个小国里。后来齐襄公被杀,齐国陷入到混乱之中,齐桓公受到了别人的邀请回国,他的哥哥同时也回到了国内,当时他哥哥公子纠让管仲带人堵截齐桓公,管仲一箭射去,齐桓公假装出事身亡,于是公子纠就放心了,慢慢回去。
在公子纠慢慢悠悠回国的时候,齐桓公装死骗过别人,匆匆忙忙的回国,在齐国内部的支持下,成为了国君,并且讨伐公子纠所在的鲁国,让鲁国人畏惧杀死了公子纠,之后不计前嫌的任用管仲,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让齐国的国力提到了巨大的提升。他积极增强中央集权,削弱贵族的实力,并且重视农业的发展,鼓励生育,减少税收,使得齐国的人口数大大增加,同时颁布法律缩小贫富差距,保证私田农的生产利益,吸引了很多的别国人民来到齐国定居,增加了齐国的国力。
同时齐国大肆征兵,规定每家每户都得有人服役,所以齐国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使得齐国崛起成为了当世霸主。
齐桓公称霸时间
齐桓公称霸是人尽皆知的,那么齐桓公是什么时候开始称霸的呢?他称霸的时间又是什么时候呢?这里小编就简单的为大家梳理一下当时的时间线,为大家介绍一下齐桓公称霸的时间和当时的情况。

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
当时齐桓公因为积极改革,任用管仲等人才治理国家,齐国已经算是比较强大的国家了,他觉得自己称霸的时候已经到了,在公元前681年的时候问管仲现在是否已经可以称霸了,管仲告诉他:“现在还有好几个国家实力不比齐国差,但是他们没能称霸,这是因为他们的实力虽然强大,但是威望不足,所以大王您可以借助周天子来增加自己的威望。”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基本口号。
恰好当时宋国经过内乱,新君刚刚继位,还没有受到很多人的认可,所以管仲建议齐桓公可以借助这个机会打响自己的名号,于是齐桓公就趁机面见周王,周天子眼见强大的齐国前来报到就很高兴把这个召集诸侯的任务交给了齐桓公,因此齐桓公得以成为这次会议的主持者,齐桓公召集了诸侯以后就商量辅助周王室,但是蛇不可一日无头,就需要先推举一个盟主,齐桓公因为声望较高,实力很强就被推选成为了盟主,之后签订了互帮互助的盟约。并且约定好一起攻打鲁国、卫国等没来参与大会的国家。
结果鲁国因为很近就最先倒霉被齐桓公大兵压境,鲁国不得不赔礼道歉,因此齐桓公的威势就传扬开来了,从这一年开始齐桓公就逐渐走上了争霸之路,后来在葵丘之盟上更是一举奠定了天下霸主的地位。
齐桓公称霸的标志
齐桓公在春秋时期最早称霸大家都很清楚,齐桓公为何能够称霸很多人也都能够说出几条理由来,那么齐桓公称霸有着什么样的标志呢?什么事件的发生正式确立了齐桓公的春秋霸主地位呢?

齐桓公攻城略地称霸天下
一般来说,现在认为葵丘之盟是齐桓公正式成为霸主的重要事件。当时周惠王希望废掉自己的太子,转而立他的爱妃生的小儿子丰子带为太子,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齐桓公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为了保住太子的地位,就以诸侯需要拜见太子为由,召集了很多诸侯一起会盟,太子郑当时也在那儿和诸侯们会面了。当时周惠王不能抵抗齐桓公,就偷偷的让人劝告郑国不要结盟,郑国听从了周惠王的话,就不来结盟。
齐桓公觉得郑国这样的举动是对于自己威严的一种冒犯,于是就起兵攻打郑国,迫使郑国也参与到辅助太子的盟约当中来。之后周惠王去世,太子郑被扶上了王位,是为周襄王。周襄王对于齐桓公当年的帮助非常满意,就派人送了很多礼物给他,齐桓公借着这次机会就召集了很多诸侯一起招待周襄王的使者。趁此机会和诸国签订盟约,史称葵丘之盟。
在这次会盟之中,诸侯达成了共识,签订了一份合约,大致内容如下:不准祸水东引,不准因为别国饥荒就刻意不卖粮食,不准随意更换太子,妇女不能参政等等,这些内容是诸侯们达成共识之后定下的,而作为代表宣读盟约的齐桓公也从此踏上了巅峰,成为了当世霸主。
齐桓公称霸的原因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霸主,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得齐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在当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那么齐桓公为什么能够称霸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呢?这其中有着什么样的主客观原因呢?

齐桓公画像
首先从客观上来说当时的社会环境也是发展到了这种需要这样霸主式的诸侯诞生的局面,而且齐国具备这么一个条件,齐国本身就是在东方的大国,盛产鱼盐,经济实力出众,有着称霸的资本,虽然在之前因为齐襄公不恰当的执政,导致短时间内齐国内部的混乱,但是齐国的地理位置还是很优秀的。
而且齐桓公为人有着那种成就大业的基本素质,他能用人,会用人,在当年管仲曾经和齐桓公有一箭之仇,差点就射杀了齐桓公,而齐桓公能够不计前嫌让他担任丞相,总理国家大事,可见齐桓公的胸襟气度。除了管仲之外,齐桓公还在管仲的见一下任用了隰朋、宁戚、王子城父、宾胥无、东郭牙等人,在这群人的帮助下,齐桓公积极实施改革,对内整顿国事,励精图治,增强齐国的实力,在经济上积极的吸引外来人口增强齐国的经济实力,在军事上实行新的征兵制度使得齐国军事力量大增,对外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帮助燕国击退山戎、帮助被狄人杀掉君王的卫国,得到诸侯国和周天子的认可。就这样齐桓公成为了当时的霸主,走上了称霸的道路。
齐桓公称霸的启示
春秋战国,群雄并起,英雄豪杰犹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而齐桓公姜小白就是其中顶尖的英豪,他通过自己的雄才伟略,大度的胸襟成为了当时的第一个霸主,是春秋五霸之首,那么齐桓公称霸对于我们有着什么样的启示呢?

齐桓公的影视形象
在齐桓公称霸的过程中,管仲,鲍叔牙等能人的存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齐桓公对于他们的使用就体现了一个做大事的人必须的能力:用人。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而一个国家的兴盛也和人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齐桓公能够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不拘小节招贤纳士,对于齐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他们一群人的努力下,齐国才崛起成为了当时的霸主。
其次一个合适的外交政治立场也非常重要,在当时楚国、秦国等国家也不弱,但是却是齐桓公最先称霸,这和齐桓公能够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选择正确的政治方针有着密切的联系。齐桓公通过尊王攘夷的口号,先是占据了大义的名分,并且几次出兵帮助他国击退蛮夷的进攻,这样的举动让当时的诸侯百姓都对齐桓公非常尊敬,因此齐桓公的威望是非常高的。而且齐桓公非常会利用盟约来拉拢盟友,同时因为他是带头签订盟约的人,所以在声望上也不是那些一般的国家可以比拟的。
再来齐桓公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所以为了称霸能够忍住很多的屈辱,几次被人近身劫持,迫不得已签订了合约,但是齐桓公事后还是能够遵守这些合约,这样言出必行的品行得到了无数诸侯王的信任。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