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向晖的简介 熊向晖的结局
熊向晖简介
熊向晖,祖籍安徽凤阳,1919年出生。他的父亲在他出生的时候是个县长,共育有8个子女。熊向晖是他的第五个孩子。

熊向晖照片
熊向晖一开始的时候,并不叫“熊向晖”这个名字,而是熊汇荃。
熊汇荃毕业于清华大学。1936年的9月,熊汇荃开始参加革命工作。并在11月,于清华大学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与此同时,他还担任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清华分队负责人之一。1937年,熊汇荃奉周恩来的指示,进入国民党胡宗南的部队“为共产党服务”,并改名“熊向晖”。从此,他开始了他的“间谍”生涯,从事起秘密情报工作来。
1939年,熊向晖在中央军校第七分校第十四期毕业,一直到1947年5月,一直是国民党胡宗南的侍从副官和机要秘书,从此,熊向晖成为胡宗南的一大心腹,并在1943年获得一份胡宗南为进攻陕北地区所作的战略部署情报上报给了党组织。1947年,熊向晖依照胡宗南的命令去往美国留学。不久,胡宗南知道了熊向晖的真实身份,周恩来在1949年的11月邀请熊向晖到中南海的勤政殿回归了中国中产党大本营。之后,熊向晖一直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从事外线战事工作。2005年9月9日,熊向晖去世。
熊向晖的一生,是充满传奇的一生,就像“向晖”一样,面对黑暗仍怀揣光明,用他的机智,为共产党传递着国民党的情报。
熊向晖的军衔
作为中共情报工作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熊向晖的一生是有价值的。他为共产党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熊向晖照片
熊向晖自1936年加入共产党以来,用他12年的生命谱写了他的间谍生涯。1936年,熊向晖在清华大学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进入黄埔军校学习,毕业后跟在国民党胡宗南身边,凭借自己的才智受到国民党高层的重视,一直跟在胡宗南身边为他处理军务和日常事项。在此过程中,他深受胡宗南的信任,渐渐的开始接触军机要务。他一次又一次的利用职务之便,为共产党暗中传递消息,使得国名党的阴谋一次次遭受毁灭。直到1947年后,他的真实身份才被胡宗南知晓。那么,熊向晖的军衔哪些呢?
熊向晖跟在胡宗南身边的时候,一直是胡宗南的侍从副官、机要秘书。1949年,熊向晖受毛泽东之邀回国,之后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1954年为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中国代表团新闻办公厅主任,1961年为讨论老挝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中国代表团顾问,之后6年一直担任中国驻英代办,1970年之后,先后担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二部副部长、总理助理、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的中国代表团代表、中共中央调查部副部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副董事长、党组书记、第五、七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名誉会长等职务。以上就是熊向晖的军衔了。
熊向晖的子女
熊向晖,被称为是中国共产党情报工作龙潭三杰“后三杰”之首。从事情报工作12年之久,深藏在国民党中为共产党传递情报。这样一个在中共情报工作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熊向晖的子女怎么样呢?他是不是会对自己的子女寄予厚望?

熊向晖夫妇与女儿合照
熊向晖与夫人湛筱华共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叫熊钢,女儿叫熊蕾。熊向晖的子女小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干什么的,就觉得父亲是个平凡人,父亲爱他们,他们也爱父亲。父亲从来没有要求过他们什么,更多的是希望他们自由发展。
熊向晖从来不讲政治上的事物带到家里说,在家里,他就是个最为平凡的丈夫和父亲,尽心做好他的角色。熊向晖在子女的教育方面并不严格,没有去要求子女要考几分,考什么名次,相反的,他非常注重对孩子见识的扩展,只要自己一有空,就会带着子女到处走走看看,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熊向晖对子女的做人方面,要求就颇为严格,不能心存不良,做事要认真谨慎,在其他方面,对子女的要求几乎没有。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子女能够自由发展,不受拘束。熊向晖的子女在熊向晖去世时候,都有谈及对父亲的印象。熊向晖的儿子长大后是个正直果敢的人,女儿也过的很好。我们原以为有了这样传奇的父亲,熊向晖的子女可能会比较有压力,然而熊向晖对子女近乎自由放任的教育方式,让他们跟着他的愿望一样,自由发展了。
熊向晖的儿子现状
熊向晖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名叫熊钢,女儿名叫熊蕾。在2005年熊向晖因病去世后,人们对他的子女的现状开始关注起来。我们就来谈谈熊向晖的儿子现状。

熊向晖照片
在熊向晖去世后,熊钢写了一篇名为《忆父亲熊向晖,母亲谌筱华》的文章。在文章中,熊钢回忆了自己的父亲和母亲。
文中,熊钢自述不是个称职的儿子。小的时候,他一点都不了解自己的父亲,直到两岁的时候,他才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父亲。那时候,当熊向晖向他伸出双手时,他竟硬是不愿投入父亲的怀抱。不相信在自己面前的高大男人,是自己从未见过的父亲。直到跑到母亲的床前,反复顶着照片与现实对照许久,才确定,这就是他的父亲,他才开口,叫了一声“爸爸”。
从那天起,他的生活里开始有了父亲的身影。但他一直对自己的父母没有过多的关注,甚至一点儿都不了解自己的父母是干什么的,只知道这个人是他的父亲。因为每次他回到家,看到的总是看书看报的父亲与管家的母亲,让他在潜意识里认为,父亲就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文人”。直到后来,他才慢慢的,开始了解他的父亲。
熊向晖从来不在教育上对儿子有过多的要求,更多的是希望他能够自由发展。熊钢也因此能够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现在的熊钢,生活的很好,是个正直果敢的人。这就是熊向晖的儿子现状了。
熊向晖的结局
熊向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1937年开始,根据周恩来的指示进入国民党进行情报工作。

熊向晖照片
熊向晖进入国民党之后,成为了中央军校第七分校第十四期学生。从军校毕业之后,在国民党胡宗南身边做他的侍从副官和机要秘书,开始负责处理机密文电和日常事务,成了胡宗南的心腹。1943年的时候,熊向晖向党组织报告了一份胡宗南为进攻陕北地区而作的战略情报,使国民党的阴谋最终破产。1949年11月,熊向晖才回归到党组织的怀抱中,结束了他长达12年的卧底生涯。
回归党组织后的熊向晖,长期从事外事战线工作。在1971年和1972年,作为周恩来总理的助理,与周恩来一起参与了中美重大外交活动。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之后,担任了第一次出席联合国大会的中国代表团代表。之后,先后担任了中国驻墨西哥首任大使,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等职务。2005年9月9日,熊向晖在北京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6岁。
作为一个有着13年卧底经历的中国共产党,熊向晖无疑是我们中国人民的骄傲。对比起郭汝瑰,熊向晖的结局真的是足够幸运了。他没有在文革时候经历那些残忍的抨击,没有受到人们的职责,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完美的,被他毛泽东誉为“一个人能顶几个师”的人物。在回归党组织以后,并没有因为他在国民党待了13年而受到影响。最后,熊向晖的结局也是因病去世,并不是像陈布雷那样带着绝望而自杀。他的结局与他的人生一样,可以说是完美的。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