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先生的简介 陈寅恪最后的二十年怎样的的简介

正在使用人数

陈寅恪简介陈寅恪基本信息数据来源:历史百科-陈寅恪中文名陈寅恪别名彦恭,鹤寿外文名【其他语言】TschenYinKoh国籍/朝代中国职业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家,语言学家,诗人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南长沙出生日期1890年7月3日逝世日期1969年10月7日信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主要成就。

小知识:陈寅恪先生的简介 陈寅恪最后的二十年怎样的

陈寅恪先生的简介 陈寅恪最后的二十年怎样的

时间:2016-03-12 05:01    来源: 我爱IT技术网    编辑:佚名

陈寅恪简介

陈寅恪基本信息数据来源 : 历史百科-陈寅恪

中文名陈寅恪别名彦恭,鹤寿外文名【其他语言】Tschen Yin Koh国籍/朝代中国职业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家,语言学家,诗人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南长沙出生日期1890年7月3日逝世日期1969年10月7日信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主要成就国学大师,百年清华四大哲人代表作品《柳如是别传》《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家庭成员陈宝箴,陈三立,俞明诗,唐筲,陈流求,陈小彭,陈美延

陈寅恪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最富盛名的学者之一,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等多个文学身份于一身,更有知名学者赞誉其学问,近三百年来仅其一人,可见才学博古通今,实为集大成者。

陈寅恪简介

陈寅恪简介

1925年,清华国学研究院的成立创造了近现代中国学术研究之路上里程碑似的影响,研究院秉持着以现代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培养国学人才为宗旨,大胆引用西学来建设中国的文化。国学研究院成立之初,聘请了四大导师,第一位是在研究殷商史上著有成效的王国维,第二位是戊戌变法的领导人梁启超,第三位是从哈佛大学毕业远渡重洋归来的语言学家赵元任,而这最晚到任的第四位导师就是陈寅恪。虽然当时陈寅恪先生的学术名声并不及前三位导师的名满天下,但他的才学很快令其在清华园里名声大噪。

一位兼顾幽默与博学的老师必定深受学生的喜爱,陈寅恪便将如此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在清华园的讲堂上,陈寅恪如此称呼他的学生,“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此话怎讲呢,因为当时四位导师中梁启超是冠有南海圣人之称的康有为的弟子,王国维则在晚清末期担任了末代皇帝溥仪的读书先生,故而如今清华园里的学子不正是与康有为有师徒关系,与晚清皇帝有同窗之名了吗?

陈寅恪的课堂在风趣幽默之余,他的广博学识也令学生醉心其中,甚至连清华的教授也来旁听他的课,众人皆称其为“活字典”。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陈寅恪的最后20年》原版定稿于1995年,2010年经过第二次修订,添加了许多为迎合21世纪思想观念的内容,1996年一经出版,便万人空巷,当时的人们对清华四大导师的生平有太多的好奇,在此之前,解放后的中国对文学的态度几近残忍,经历一场文革,对于中国文学界而言莫过于灭顶之灾,那么解放至今,这些国学大师是如何坚持过来的,他们的思想是否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扭曲,人们皆想从这本书中寻求答案。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该书的作者陆键东在数千卷陈寅恪资料的基础上,还原了特殊时期下一位国学大师的悲剧结局,并且在其中刻画了一副解放初期知识分子的众生相,通过作者的笔端,我们了解到陈寅恪自身所发散的强大文化磁场,吸引着那段敏感时期的众多优秀知识分子仍以他为标杆,“教授中的教授”并非谬赞,还是其所富含的学识与品格的真实写照,在陈寅恪晚年生活中先后出场的陈序经、吴宓、梁方仲这些早已初露荷尖的学者,也有黄萱、冼玉清、高守真这些未能在学界站稳根基的名字,他们皆受到陈寅恪品格的影响与熏陶,在当时迷茫的一代中,能找到人生的指向灯。

因此《陈寅恪的最后20年》并非是陈寅恪个人的回忆录,更是中国特殊时期对文化层面上造成的伤害,它是时代的产物更是结晶,其中包含了作者与作者所记录的诸多学者的回忆与情感,是凝聚了几代文学者精神的失乐园。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猜你喜欢:

与“陈寅恪先生的简介 陈寅恪最后的二十年怎样的”相关的热门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