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生平 武则天为何要出家的简介

正在使用人数

武则天的一生武则天基本信息数据来源:历史百科-武则天中文名武曌别名武则天,武媚娘国籍/朝代唐朝国号证圣圣历神功久视神功神龙职业皇帝,政治家,诗人民族汉族出生地利州谥号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出生日期公元624年2月17日逝世日期公元705年12月16日陵寝乾陵信仰佛教。

小知识: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生平 武则天为何要出家

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生平 武则天为何要出家

时间:2016-03-12 05:08    来源: 我爱IT技术网    编辑:佚名

武则天的一生

武则天基本信息数据来源 : 历史百科-武则天

中文名武曌

别名武则天,武媚娘

国籍/朝代唐朝

国号证圣 圣历 神功 久视 神功 神龙

职业皇帝,政治家,诗人

民族汉族

出生地利州

谥号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

出生日期公元624年2月17日

逝世日期公元705年12月16日

陵寝乾陵

信仰佛教

主要成就废唐,改国号为周,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

代表作品《臣轨》《如意娘》

家庭成员李治,太平公主,李旦,李显

?武则天是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也是一个杰出统治者,执政期间,开创文人殿试,不论地位善用人才,提倡佛教,重视农业发展,发展了社会经济。不论是从政治改革还是国家治理来说武则天均很有作为,值得受人赞叹。

范冰冰饰演的武则天海报

范冰冰饰演的武则天海报

公元624年,武则天诞生,其母为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的小妾杨氏。幼年的武则天生性活泼,好才学,随着年岁增长出落得愈加动人。

公元638年,武则天貌美有才的名声被唐太宗好知晓,遂纳入宫中,后为才人。

公元643年,武则天与此时被封为太子的李治互生情愫。

公元649年,唐太宗病逝,李治为唐高宗,武则天依唐例削发为尼。

公元650年,唐高宗入寺与武则天重逢,次年得以入宫,且有身孕,生下儿子李弘,得封昭仪。

公元655年,武则天计划并实施一系列手段成功使自己登上皇后之位。

公元660年,唐高宗病重,武则天开始代理朝政。

公元667年,武则天辅佐太子李弘监国。太子于公元675年逝世,死因不明,有传说是武则天为夺权而谋害亲生儿子。

公元683年,唐高宗病逝,太子李显继位,次年被贬,武则天拥李旦为帝,全面掌握朝政。

公元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任用人才,在政治改革上很有作为。但重视酷吏,恩宠面首,致使小人当道。

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重,被李显起兵被迫让位,同年病逝。

武则天驯马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皇帝。她自己称呼自己为“神圣皇帝”,而后人则称呼她为“则天大圣皇帝”。她在古代那个重男轻女思想十分严重的时代,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胆识,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而且在她统治的十五年间,人民生活安乐,政治清明,她治理朝政的能力完全不比那些英明神武的皇帝差。有一个小故事可以凸显出她的机敏和勇敢。

范冰冰版武则天

范冰冰版武则天

据史书记载,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匹天下罕见的宝马叫做“狮子骢”,传说能日行千里而不乏,因此深得李世民的喜爱。但是这匹宝马的个性却十分暴躁易怒,一般人别说坐上去了,就算是靠近它也十分困难。有一次,李世民带着自己的后宫佳丽来看他的爱马。旁边的驯马师不是被宝马踢伤就是咬伤,难得有几个驯马师坐到了马背上,没有多久就被甩了下来。

这时武则天挺身而出,愿意来降服这匹烈马。她向李世民要了三样东西:一条铁鞭、一个铁锤和一把匕首。之后武则天便腰插铁锤、匕首,手拿钢鞭,慢慢地向烈马靠近,烈马马上撅起蹄子不想让她接近。武则天挥动鞭子就给了它几鞭,趁着马受惊的时候骑了上去。烈马自然不会就这样乖乖就范,只见它纵身跃起,想要让武则天翻下马背,武则天早有准备,他抓住马的缰绳,举起铁锤就在马的头上狠狠敲一下。这下“狮子骢“不敢再有所举动了,乖乖地任由武则天驱使它。要知道,武则天手里还有匕首没排上用场呢。

这是在武则天十四岁也就是她刚入宫的时候发生的事情,可以说充分体现了她的睿智和勇气。

武则天出家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曾经有很多的皇帝都因为各种原因出过家,比如说南北朝时期的梁朝武帝萧衍,明代的太祖皇帝朱元璋和惠恭闵帝朱允炆等。但是或许很多人并不了解的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在成为皇帝之前,也有过一段出家的经历。她选择出家的原因并不是自己对佛教有多信仰或者虔诚,而是在被逼无奈之下的一种选择罢了。

范冰冰版武则天

范冰冰版武则天

武则天在十四岁的时候就因为外貌出众而被选入宫中做秀女。唐太宗对武则天可谓是一见钟情,第一次见面之后就马上和她缠绵了三天。之后太宗便册封武则天为“才人”,并赐名“武媚娘”。在贞观二十三年的时候,太宗因为身患痢疾,每日疼痛难忍,病情一日比一日严重,太宗也知道自己的生命所剩不多了,但是他还有一件事放心不下。这件事情来自一个民间流言:唐三世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听到这段话之后,太宗便开始忧虑流言如果成真了怎么办。于是他便下令要找出宫内所有姓武的人,铲除隐患。太宗自然知道武则天也是姓武的,只是因为面对这样一个外表靓丽的女子舍不得动手而已。

在某一天,他对武则天说道,自己的病已经很严重了,可能不久之后就会不行了。我不忍心抛下你,你自己想想应该怎么办。武则天很快就听懂了太宗皇帝的话,这是要让自己也下去陪他的意思。于是武则天便跪下说道:我蒙受了皇上的大恩,原本应该以死来报答皇上,但是皇上的病也并非无药可救,臣妾愿意削发为尼,替皇上在佛祖面前祈祷。太宗听了这番言辞恳切的话之后,也不忍就这样赐死她。于是便让她赶紧离开皇宫出家了。

太宗没有想到的是,出嫁之后的武则天后来又回到了皇宫中,并于公元690年登基为帝,那个流言真的成为了现实。

武则天迁都

关于武则天的典故和事迹相信对历史稍有认识的人都会有所了解。她从一个柔弱的女子通过过人的胆识和谋略最终在六十七岁的年纪登上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权力顶峰,成为了睥睨天下的皇帝,这样惊人的成就足以使她在中国的历史中名垂千古。而关于她称帝的过程和如何治理朝政也有许多的事情可以讲述。比如说她曾经把都城从长安迁往了洛阳就是一件轰动一时的大事。

范冰冰版武则天

范冰冰版武则天

武则天迁都洛阳的时间其实是在她称帝之前。她于公元683年成为唐中宗和唐睿宗的皇太后并临朝称制之后,就把当时唐朝的都城从长安迁往了洛阳。而在她正式登基为帝之后,除了701年十月至703年十月这段时间居住在长安之外,此后的时间里她就一直居住在洛阳了。而关于她为何做出如此大胆的举动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政治上的考量,当时虽说天下还算太平,当时也存在很多的不稳定的因素,比如说当时山东一带经常有盗贼出没,这不仅对平常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且就连武则天的丈夫唐高宗在前往洛阳时都会遭受来自他们的危害。因此如果把都城迁往洛阳,则可以加强对这些盗贼的防范,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巩固自己的统治。

第二个原因是经济方面的。当时的洛阳非常繁华和富庶,丝毫不比都城长安差。而且洛阳还有运河这条大的运输动脉,可以从长江以南把粮食或者其他物资运往洛阳,不用像在长安一样经常因为缺少粮食而填不饱肚子。因此迁都洛阳完全可以摆脱这种困境,使朝中的政局更加稳定。

应该说武则天这一决定是非常英明和正确的,不管是从维护统治上还是促进经济发展上来说都是有很多的好处的。

武则天晚年

公元690年,武则天在经过充足的准备和漫长的等待之后,终于继位登基,同时定洛阳为都城,改称神都,又改国号为武周,自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女皇帝。在她统治的十五年间,大大削弱了皇亲贵族的势力,重用中小地主出身的官吏,扩大了统治的基础,同时提拔任用了一大批正直有才的人,一时间社会安稳,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百姓生活安乐,这一时期也被后世之人称为“贞观遗风”。

刘晓庆版武则天

刘晓庆版武则天

除了上面这些提到的事情之外,武则天晚年还做了两件影响很大的事:其中一件是决定谁来当她的继位人。在698年的时候,她的侄子武承嗣和武三思多次指使大臣上奏,打算立武家的子孙为太子。但是这一行为却遭到了当时的重臣狄仁杰和李昭德的反对,他们也上奏武则天请她把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狄仁杰等人的主要理由是,如果立武家子孙为太子,那么到时候他们绝对不会把武则天的牌位放到太庙中供奉,因为从来就没有侄子把姑姑的牌位放到太庙中进行供奉的事情;但是如果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那么等到他将来继承皇位之后,无论他有多讨厌武则天都绝对会让她的牌位进入到太庙中。武则天思考良久。最终还是听从了狄仁杰等人的意见,立李旦为太子。

在解决了继位人选之后,武则天已经没有什么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了,于是她便开始放纵自己,沉迷于享乐之中。她在后宫中供养了一大批外貌英俊的美男子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张易之和张昌宗两兄弟。这两兄弟仗着自己受到皇上的宠爱,开始目中无人,把控朝政,最终当时的大臣联手发动兵变,杀死了这两个人,然后逼迫武则天退位,就这样武则天结束了自己的皇帝生涯。

纵观她的晚年,虽然也做了许多英明的决定,但是却因为放纵自己而导致了朝堂的混乱和腐败,应该说是功过参半。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猜你喜欢:

与“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生平 武则天为何要出家”相关的热门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