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的资料介绍 文天祥为什么拒绝降元
文天祥的资料
文天祥基本信息数据来源 : 历史百科-文天祥
中文名文天祥别名原名云孙,字宋瑞,履善,号文山,浮休道人国籍/朝代宋朝职业右丞相,少保民族汉族出生地吉州庐陵出生日期1236年6月6日逝世日期1283年1月9日爵位信国公主要成就“宋末三杰”之一代表作品《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家庭成员欧阳夫人,文道生,文佛生,柳娘,环娘,定娘,寿娘,监娘,奉娘南宋末年,宋理宗昏庸无能,宠幸奸相贾似道,致使军国大事步步错漏,最终使大宋江山到了灭亡的边缘。据历史上文天祥的资料显示,文天祥是理宗末年的金科状元,也是贾似道的门生,不过他并不与贾似道同流合污,甚至在起草的制诰中讽刺贾似道,由此被强迫退休,这时的文天祥37岁。

宋理宗画像
理宗死后,宋度宗没当多久皇帝就死了,垂帘听政的谢太后继续宠幸贾似道,对文天祥等人的正确朕略方针不屑一顾,这就等于掐断了南宋王朝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公元1275年,为讨好元朝政府,谢太后下令封已经降元的吕文德为郡王。吕文德是谁呢?想必看过金庸武侠小说的人对此人不会陌生,他就是南宋驻守襄阳的大将。虽然历史上的吕文德并不像小说中那般窝囊,但在大军压境之际封一名降将为王,无疑是鼓励投降行为。一时间,投降气氛笼罩着整个临安城。以文天祥为首的主战派积极备战,反对投降,谢太后逃跑不及,最终抱着5岁的孙子宋恭帝降元。
文天祥等主战派不甘为亡国奴,拥立益王为帝,组织军队继续抗元。但此时的南宋大势已去,文天祥最终兵败被俘。被俘后的文天祥始终拒绝元朝的威逼利诱,表示不会“事二主”。南宋的降官王积翁等人是文天祥的故交,想一起上奏皇帝释放文天祥,不过因为有人反对而放弃,所以文天祥最后还是死在了元朝的大刀之下。文天祥死后,留下许多爱国诗篇,这些诗篇是文天祥精神世界的反映,至今广为传颂。
文天祥是哪个朝代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该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出自著名的文天祥之口,很多人对文天祥的印象首先来自这句诗。那么,文天祥是哪个朝代的人呢?

文天祥画像
文天祥出生于公元1236年,卒于公元1283年,也就是说文天祥出生于南宋末年,死于元朝初年,这其实就很清楚了,文天祥是宋末元初的人。但是,后人提到文天祥的时候,通常冠以“南宋文天祥”的字样,他死后也名列“宋末三杰”之一,这是为什么呢?
这其实不难理解,虽然从客观的年代上来说文天祥生于宋末,死于元初,但是人们在主观意愿上更愿意将他归为“宋人”。就好比17世纪中期的几位思想家如顾炎武、王船山等人,世人提到他们的时候,通常会在前面加两个字“明朝”,而不是“清朝”。这主要基于两各因素,一是顾炎武等人的思想主要形成于明朝灭亡之前,二是明亡后他们拒绝入仕清朝,所以后人在习惯上倾向于将他们列为明朝人。类似的例子,在朝代的更替时期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同理,文天祥一生的主要活动完成于宋朝时期,而且他宁死也不愿做元朝的臣民,身为著名的抗元领袖,称为“宋末文天祥”显然比“元初文天祥”更为合适。基于上述理由,得出两点结论,即如果从确切的年代上而言,文天祥是无疑使宋末元初之人,但如果从习惯上和情感上而言的话,文天祥则通常被当做南宋人。
文天祥拒绝降元
南宋著名宰相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后,元朝皇帝对他许以高官,但文天祥不为所动,直到死也没有改变心意。人们对文天祥的死感到惋惜,文天祥拒绝降元的史实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陆秀夫投海
公元1276年,元军直指临安,南宋的谢太后抱着5岁的宋恭帝,领着皇亲宗室向元朝投降。与此同时,不愿投降的文天祥等拥立宋恭帝的弟弟为帝,在南方建立行朝,继续抗元斗争达三年。公元1279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被捕。抓住文天祥的敌将名叫张弘范,此人就是后来在崖山逼得陆秀夫背负宋末帝跳海的人,他虽然抓住了文天祥,但也知道文天祥在南宋深得人心,因此以宾客的礼仪对待他。张弘范劝降未果,就将文天祥押送至大都。到大都后,元廷对文天祥的劝降仍未停止,元世祖许偌只要文天祥投降就给以丞相之位,但文天祥不为所动。元廷又让已经投降的宋恭帝前去劝降,文天祥对着南方拜下,仍不肯投降,宋恭帝只好回去。元世祖很欣赏文天祥的气节,舍不得杀他,将其关押在柴市,这一关就是三年。三年后,有人以文天祥的的名义反元,元朝官员提议杀了文天祥,元世祖应允,不久被杀。
文天祥半生抗元,在战乱中妻子儿女或死或失踪,可谓家破人亡。及至临安被破,皇室宗亲俯首降元,文天祥依然不降,即使小皇帝亲自劝降也无果而终。可知文天祥所效忠的并非只是赵姓王朝,而是国家民族及心中大义。
文天祥的爱国诗句
说起文天祥的爱国诗句,估计没有人不知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充分地表现出文天祥的坚贞气节,是文天祥的爱国诗句中的代表。

文天祥
1279年,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在过零丁洋时写下脍炙人口的诗歌《过零丁洋》,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将诗人当时心中的孤苦与悲愤表达得淋漓尽致,结尾处一句则是诗人舍身报国,视死如归精神的写照。文天祥的另一著名诗句出自《正气歌》,这首诗作于文天祥羁押大都期间。诗的开头两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是文天祥一身正气的写照,此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读来仿佛胸中有万千浩气,教人肃然起敬。
除《正气歌》以外,文天祥《扬子江》中的诗句也堪称文天祥忠贞爱国的名句。“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诗的后两句将诗人自己比喻磁针,“不指南方不肯休”,而南方是南宋故地所在,表达了作者心怀故国,一心抱过的爱国情怀。
文天祥是南宋的科举状元,其文学素养自不必说,而诗人的诗歌往往是其内心世界的写照。文天祥半生抗元,在军中保守颠沛流离之苦,其诗歌也自然常有身世飘零飘零之感慨。难能可贵的是,文天祥的诗句并不局限于伤春悲秋、顾影自怜,而是时刻心系家国,因此才留下了一篇篇流传甚广的爱国诗句。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