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国中的甘宁 甘宁是怎么死的的简介

正在使用人数

新三国甘宁《三国演义》被演绎成电视剧之后,《新三国》也接踵而至。甘宁是三国时期孙吴一名非常勇猛的大将,那么《新三国》甘宁是什么样的呢?《新三国》甘宁扮演者其实《新三国》中甘宁的出场次数并不多,以致于很多观众对他都没有印象。很多看过《新三国》的观众们,。

小知识:新三国中的甘宁 甘宁是怎么死的

新三国中的甘宁 甘宁是怎么死的

时间:2016-03-12 05:14    来源: 我爱IT技术网    编辑:佚名

新三国甘宁

《三国演义》被演绎成电视剧之后,《新三国》也接踵而至。甘宁是三国时期孙吴一名非常勇猛的大将,那么《新三国》甘宁是什么样的呢?

新三国中的甘宁 甘宁是怎么死的

《新三国》甘宁扮演者

其实《新三国》中甘宁的出场次数并不多,以致于很多观众对他都没有印象。很多看过《新三国》的观众们,对《新三国》甘宁的形象不满大于满意的,其中有些观众甚至根本不知道《新三国》里面有甘宁的出现。因为甘宁本身是一个杀气非常重的人,少时就是地方的恶霸,被称为锦帆贼。而《新三国》甘宁给观众的感觉却不够霸气,更像是一个跟班,而不是威风凛凛的大将。

那么,《新三国》甘宁的形象为什么是这样的呢?《新三国》中,甘宁并不是重要的角色,他的出场寥寥无几,关于他的几场比较著名的战役也没有表现出来,也就是说,他的霸气根本就没有施展的余地,没有了战役的衬托,他的霸气自然也就显示不出来,这也是大多数观众忽略了《新三国》有甘宁这个人物出现的原因。

当然,也有些人忽略了甘宁本身的霸气,觉得饰演甘宁的演员还是比较帅气的,所以对于《新三国》甘宁并不排斥。

虽然《新三国》甘宁让一些观众不太满意,但是就整个电视剧来说,观众还是比较喜欢的,只是甘宁的刻画被淡化了而已,也是电视剧拍摄的一个手段,并不能因为其中一个角色的好坏来判断整个电视剧的好坏。

凌统和甘宁

凌统和甘宁两人都是吴国的大将,他们的关系简单的来说是从仇人变成了好朋友。

凌统图片

凌统图片

事情的原委还要从凌统的父亲说起,凌统的父亲是凌操,凌操年轻的时候就很名气,开始的时候是跟着孙策的队伍,后来当了孙权的统军,孙权攻打黄祖时,他任的急先锋,中箭而亡,放箭的人就是甘宁。当时甘宁投奔黄祖,没受到黄祖的赏识,打仗时,甘宁仍然保护黄祖周全,以一当百,他擅长射箭,正好射死了孤身前来的对方将领凌操。凌统作为凌操的儿子,和甘宁有着杀父之仇。

当时,凌统和甘宁不在一个阵营,各为其主,战争中刀剑无眼,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后来,甘宁投靠孙权,他们就成了同一个阵营的人,两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很是尴尬。

特别是甘宁,他知道自己杀死凌统的父亲,就尽量和凌统少见面,避免二人出现在同一个场合。有次宴会上,凌统还专门挑衅甘宁,想为父亲报仇,幸好吕蒙阻止,孙权知道这件事情,还劝过凌统,让他不要放在心上。

二人有不共戴天之仇,究竟是如何化敌为友的?

有次吴军和曹军作战,曹营中有人放箭弄翻了凌统的战马,凌统摔下马,曹军将领乐进想趁机杀死凌统,突然,一支冷箭射向乐进,乐进只好作罢,凌统被吴军救走。后来孙权告诉他放箭杀乐进之人就是甘宁,于是二人握手言和,成了挚友。

太史慈和甘宁

论历史武将之盛,当数乱世三国,其中太史慈还有甘宁,就都是三国人物,两人皆是东吴军中大将,其武功,胆识和谋略,不逊色给当时并立的蜀中五虎,还有北魏的五子。

太史慈像

太史慈像

太史慈,大名子义,年轻时就非常好学,是个胆识过人,武功和才华都很卓越的人物,拜在孙策帐下前,曾和孙策有过一场历史少有的二人对战,最后双方不分胜负,后跟随孙策后,战功无数,尤其是一手箭术了得,从无虚发,历史有记载,当时孙策领军攻城,敌方有人在城门上,手扶栏杆大骂孙策,太史慈生气,拿起弓箭,一箭将那骂人之人的手射穿,刺在了栏杆上,让曹军大赫,不敢迎敌。后来孙策之后,孙权接其位,太史慈因迎敌时遭埋伏,身中多箭,让人救回,重伤不治而死,年仅四十一岁。

历史上记载太史慈和甘宁不曾有过正面交锋,但是有文记载,和太史慈交手过的人谈起太史慈,还都面露惧意,可想其厉害程度。说起三国,在东吴能和太史慈并肩的人物,就莫过于甘宁了。甘宁,大名兴霸,少年时不务正业,每天穿得一身华丽衣袍,交际一些和他一样的混混,自封统领,让每人系上一个铃铛,过着打家劫舍的日子,让百姓闻风丧胆,听到铃铛响就知道是甘宁又来抢劫了,因此送了一个外号“锦帆贼”,直到二十几岁,才不再抢劫,跟了刘表和黄祖,但不被重用,后才跟随了孙权。

甘宁历史上做的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就是甘宁百骑劫曹营了,当时那叫一个威风,仅仅一百人就将曹军杀的溃不成军,因此也让孙权对其格外看重。

甘宁和张辽

甘宁,表字为兴霸,三国时期孙权时代吴国的著名将领,他英勇善战,武艺高强,十分有谋略。曾帮助孙权打败刘表的属下黄祖,亦与周瑜、吕蒙、鲁肃一起取得过数次胜利。

新三国中的甘宁 甘宁是怎么死的

张辽雕像

张辽,表字为文远,他是三国时期曹操阵营中的著名人物,是跟随在曹操身边南征北战的一员大将,在三国之中声名显著。他一生跟随曹操取得过数次胜利,就连吴国的君主孙权都对他大加称赞的同时又忌惮有加。

甘宁是吴国的著名将领,张辽亦是曹操阵营中的一员猛将。他俩的军事才能为世人称道,即便是罗贯中以刘备为正义写的《三国演义》中,也无法掩盖他们身上的光芒。孙权十分器重甘宁,曾说道“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可敌矣。”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甘宁对于孙权乃至整个吴国的重要,也可见张辽在曹操阵营中的重要。不止有人一次的将甘宁与张辽对比了,有人说两人中甘宁略胜一筹,有人说两者不相上下。甘宁之于吴国,不可或缺,为吴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张辽之于魏国,奠定了魏国统一中原的基础。两者的军事才能天下少有,可比韩信;两人的谋略,可比萧何。若真要比较,也只能借用周瑜的话回答了,“既生瑜,何生亮。”两者都是武者精英,不相上下,很难比较出一个结果。

甘宁和张辽都是历史上相当了得的人物,不论他们的主公是谁,为谁效力,他们的勇敢智慧也会永远被传承。

甘宁百骑劫魏营

甘宁是历史乱世时,三国的有名武将,是孙权帐下大将,有胆识,有谋略,深得孙权重用,有战功无数。

甘宁像

甘宁像

说到甘宁,让人最熟悉的就是他百骑劫魏营的事了,话说当时三国鼎立,就数曹军兵力最强盛,所以曹操变得不安分,带兵四下讨伐,总想将刘备、孙权并吞,可是因为刘备,孙权帐下也是猛将齐集,且都能武善谋,曹操多次被人家以少胜多,将他大队人马打的人仰马翻,所以一统三国的想法在他那里,却一直没能如愿,这甘宁百骑劫魏营,就是其中以少胜多,让曹操损兵不少的一个例子。

这天孙权在濡须口,准备收拾军马,突然有报曹操带了四十万人马前来救合淝,孙权与手下谋士商议,先让董袭和徐盛二人,带着五十只大船,到濡须口设下埋伏;又命令陈武带了些人,去来江岸巡哨。

后来孙权手下张昭建议要先先挫一下曹操锐气,孙权觉得可取,就问帐下大将,曹操大军远来,谁有胆量先领军迎敌,杀杀曹军锐气。凌统一听,就自荐前往,要求带三千人马,而甘宁却说只用一百精锐就好,凌统当时就生气,孙权也让凌统先带兵迎敌,结果凌统战败,孙权派人将他接应回来,后采纳了甘宁建议。甘宁领着一百人,先每人发了一只白羽插在头盔上,以作相互好辨认,然后趁夜间带着这一百人杀人曹营,因为是晚上,这号角连天,又是曹军又点亮火把,四处星星火火,辨不清人,曹军不知道敌人有多少人,乱成一团,甘宁就带人纵横穿杀,最后曹军因不清甘宁人数,还不敢追赶,让其一百人顺利回了帐迎。

甘宁怎么死的

甘宁是孙权最喜爱的大将之一,他的勇猛无人能及。孙权说甘宁之于孙权,如同张辽之于曹操。

甘宁图片

甘宁图片

关于甘宁是怎么死的,有两个说法,第一个说法是历史上记载的病死的,不是很详细。第二个说法是《三国演义》中的:甘宁打仗时生了病,据说是痢疾,在船上上休息,突然刘军攻来,他见人多势众,登上陆地骑马逃跑,他被沙摩柯一箭射在他的头上,他逃到附近的大树下坐着休息,就坐在那里死去了,死的时候很多乌鸦飞到他的身上,保护他。

甘宁的死讯传到吴国后,孙权非常伤心。作为孙权的大将,他为孙权出谋划策、冲锋陷阵,孙权非常倚重他。

甘宁这个人人物性格非常鲜明,他从最初带着一帮人抢劫闹事,到后来学习诗书,决定做一番事业,先后投奔刘表、黄祖,几经波折,直到投奔到孙权麾下,这匹千里马才找到伯乐。孙权重用他,他也用他的才能来回报,帮他打过十几场仗,基本上都取得胜利。

夷陵是甘宁出名的地方,也是最后死的地方。周瑜和甘宁一起攻打南郡曹仁,久攻不下,甘宁带千人占领南郡以北的夷陵,和周瑜东西夹击曹仁,曹仁兵败,逃往北方。甘宁的最后一仗也是在夷陵,公元221年,三国时期蜀国开国皇帝刘备为他的结义二哥报仇,攻打吴国,夷陵作战时,刘备请来蛮王沙摩柯助阵,这场战役,甘宁带病上阵,中箭身亡。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猜你喜欢:

与“新三国中的甘宁 甘宁是怎么死的”相关的热门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