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与傅斯年 陈寅恪的最后20年过的如何
陈寅恪被人称作是“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家出名门,学识过人。是清华史上的四大哲人之一,与王国维,梁启超并称“清华三巨头”,是中国现代最为杰出的学者。在语言学、史学等诸多方面都有杰出贡献,与之相较的还有另一位史学家傅斯年,那么陈寅恪和傅斯年是什么关系,陈寅恪人生的最后二十年过的如何呢?
陈寅恪与傅斯年
陈寅恪和傅斯年都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学者,岳南编著过一本著作,名叫《陈寅恪与傅斯年》,讲的就是这两位学术大师的故事。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最著名的史学家,有人称他为是司马光之后一千年来又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另外陈寅恪还是一位杰出的预言学家,通晓二十多种语言,能用八种语言阅读。而傅斯年先生是五四运动学生游行的总指导,留学七年,与陈寅恪先生在德国的柏林大学相识,共度四年的时光。

现存与陈寅恪故居的铜像
陈应科先生火锅后进入到清华大学任教,与梁启超、王国维等人并称“清华三巨头”,还是清华百年历史上的四大哲人之一。而傅斯年之后出任了中山大学文学院的院长,对南方学术研究的风气产生了重要影响,北伐之后还出任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所长。两位学者,一位是“三百年来仅此一人的教授的教授”,另一位是“人间最稀有的天才”。但是两人因为政治原因,只能被隔断在海峡两岸,了却终身。
陈寅恪的最后20年过的如何
陈寅恪的最后20年的生活,陆键东曾著有一本书来对此进行详尽的描述,书名就是《陈寅恪的最后20年》,陆键东根据大量的文献和档案,还有一手的采访资料,由此写成这本作品,为向人们详尽的记录了一代学术大师陈寅恪人生最后的二十年的生活。

1947年王力教授(右)与陈寅恪在岭南大学
这本书从陈寅恪随着西南联大南迁的时候开始写,详尽的记叙了陈寅恪人生后二十年颠沛流离的的生活。作者从陈寅恪先生的生活和人际圈入手,为读者深入的探寻了这位巨匠的内心世界,并且解释了陈寅恪先生晚年的作品的内涵,是关于陈寅恪先生非常有说服力的一部著作。
傅斯年先生曾评价陈寅恪先生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二级。梁启超向清华校长推荐陈寅恪的时候就说陈寅恪的学问高过自己,高度赞扬了陈寅恪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不过,事实也是如此,陈寅恪先生堪称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