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文君为何当垆卖酒 卓文君写白头吟的背景
卓文君简介
卓文君简介:她是汉代的才女,其原名为文后,是西汉时期的才女。其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家庭,其父亲是四川临卭的大商人,家境非常好。同时,卓文君本身也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女人,她的姿色很是美丽,同时她还是一个很有才华的美女。她擅长音律,可以弹出美妙的琴声。

卓文君像
卓文君简介当中一定会有对她的才华的描写,因为卓文君绝对不只是一个只有外表的女性,她还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女性。其之前所创作的诗句流传到今天了,今天还有很多情侣被卓文君所写下来的爱情诗句所感动。卓文君就是这样的一个有才华也有家室和美貌的女性。
但是卓文君的一生是非常不幸的。卓文君原本已经定下了婆家,但是没有想到,在卓文君结婚之前,她的未婚夫就已经去世了。后来卓文君一直守寡在家中,直到她遇到了音乐家司马相如。两人以琴声迎合对方,最终确定对方的情谊,决定在一起。
但是当卓文君决定要和司马相如在一起之后,他们还是遇到了重重困难,卓文君的父亲就是最大的障碍。但即便是在那样的一个封建的时代,卓文君还是选择了和司马相如在一起。随后卓文君就从卓府家中的小姐变成了司马相如的夫人。
关于卓文君的介绍,一定不能少了司马相如,因为司马相如是卓文君一生最重要的人。就是因为司马相如,卓文君才会写下流传到今日的爱情诗句。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
喜剧的形式千千万万,悲伤的爱情却有着惊人的相似。张生和崔莺莺因为门当户对的思想被棒打鸳鸯,霍小玉和李益因为旁人的横加干涉差点不复相见,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因为卓王孙的插入走得十分坎坷。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
卓文君曾经嫁过人,没几年就成了寡妇。但她本身姿色出众,精通音律,即使已嫁作人妇,也是很能吸引人眼球。一日,司马相如在街上闲逛,看到码头边有人在争吵。卓文君正在阻止盐工被卖的命运,司马相如见此,将盐工留在自己身边当差。两人当时互生爱慕。司马相如的朋友王吉与卓王孙交好,卓王孙邀请其赴宴,司马相如亦在列。席间,司马相如弹奏一曲《凤求凰》表达对卓文君的爱慕。卓文君听出琴中之音,两人的心贴得更近。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遭到了卓王孙的反对,两人私奔。因为生活的窘迫,卓文君开设酒肆当街卖酒,日子十分清贫。卓王孙疼爱女儿,进行救助,夫妻俩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司马相如进京赶考,卓文君一直在老家等待着夫君归来。后司马相如因为《子虚赋》闻名京城,得到皇帝赏识。司马相如修书给卓文君表达纳妾之意,卓文君回书一封表示哀怨诀别。司马相如想起往日的恩爱,愧对妻子,不久回归老家,两人过起了闲云野鹤的生活。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不是一时的激情,是一旦认定就义无反顾的爱情。他们的爱情深沉坚韧,只羡鸳鸯不羡仙。
卓文君的诗词
对于卓文君这个人,大家应该是十分熟悉的了吧。她的美誉特别多,她是知名的汉代的大才女,也是我们中国古代的四大才女之一,还被冠为蜀中四大才女之一的荣誉称号。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的女诗人真的是凤毛麟角,而像卓文君这么全能的,就更是难找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谈一下卓文君的诗词作品。

卓文君画像
大家都知道,女儿家情思最为繁杂。纵使卓文君她才华横溢,也是躲不过心思细密。所以卓文君的诗词大多以爱情,思念为主题展开。留下的传世名作也都与男女情感密不可分。像是她被吟诵的最多的那首《白头吟》就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这首诗是作给她当时的丈夫司马相如的。
相传司马相如也是个很有才华的人,无奈无人赏识,一直与卓文君过着清苦的日子。直到后来,他的一篇《子虚赋》得到了皇上的青睐,他才得以加官进爵。到了京城,面对各种金钱势力的诱惑,这个男人也终是变了心,他又想娶别的女人了。当时的卓文君听到这个消息自是十分悲痛,就写下了这首诗歌来表示与自己相公恩断义绝的想法。其中,“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被一直传唱。
卓文君的诗词中以数字诗最为出彩,这些数字也成了她对丈夫失望之情的最好诠释,也正是这些数字让两个出现感情危机的人再度和好,不得不说,卓文君的诗词真的是精彩至极,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她的情商之高。
卓文君当垆卖酒
卓文君是西汉时期的大才女,她不仅有着一副迷人的外表,而且有着过人的才华。历史上卓文君和司马相如这对情侣的爱情故事让很多人艳羡。那么一个豪门才女卓文君为何沦落到当垆卖酒的生活呢?这其中到底有什么故事呢?接下来让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这其中的不为人知的故事。

卓文君画像
原来卓文君十六岁就嫁人了,可是后来丈夫意外过世,孤苦伶仃的卓文君只能回到娘家生活。不久之后卓家举行宴会,司马相如赴宴而来,他在宴会上弹奏了一曲《凤求凰》来表达自己对卓文君的爱慕之情。此去作罢便让卓文君对他心生敬仰。两人你情我愿决定私奔成都。可是司马相如的家中一无所有,于是两人决定开一家小酒馆以此谋生。于是卓文君当垆卖酒的故事就由此产生了。店铺开张了,卓文君负责售卖酒水,司马相如负责日常清洁,两人合理分工,店铺办的的有声有色,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卓文君果然是一个少见的奇女子,她不贪慕虚荣,在一个男人最贫困的时候愿意放弃富裕的生活同他一起打拼;而司马相如在这么一个各个方面比自己优秀的女人面前竟不卑不亢,小编我觉得这应该就是卓文君喜欢他的原因吧。
卓文君当垆卖酒这个故事表现了两人真挚而又热烈的爱情,卓文君放弃了自己富裕的家庭生活,甘愿跟着一无所有的司马相如相依为靠共度余生,这段单纯的爱情让人羡慕。
白头吟 卓文君
《白头吟》出自一代才女卓文君之手,是写给她的夫君司马相如的一首汉乐府民歌。这首歌创作于司马相如事业步入正轨之后,当时司马相如有纳妾之意,听闻风声后的卓文君便做此诗一首,以表明自己的心意。

白头吟配图
《白头吟》的前两句说,爱情应该像山顶上堆积的皑皑白雪一样纯洁,应该像半隐在飘逸的云朵之间的皎月一样明净。听说你心怀二意,因此前来和你决裂。开篇就说明来意,一点也不拖泥带水,由此可以看出卓文君对忠诚而美好的爱情的追寻,同时还可以看出卓文君是个爽朗而真挚的姑娘。
“雪”和“月”都是纯洁美好的象征,卓文君用这些意象来形容爱情,可见爱情之于她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纯洁的爱情既然被涂上了污点,那她情愿不要。
卓文君的白头吟中最广为传唱的莫过于“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一句,在现代的流行歌曲里,这句诗也经常被引用。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嫁给一个专情的男子,十指相扣,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短短十个字,却道出了天下所有女子最大的心愿,“一人心”不正是每一个憧憬爱情的女子最渴望的吗。这里,她借他人而言自己,通过写其他女子最幸福的归宿,来反衬自己的不幸和悲惨。同时,她这样写还是抱着一丝希望,她觉得以自己的真诚或许能打动司马相如,使他回心转意。
卓文君诀别书
卓文君诀别书是和《白头吟》同时所作,更准确地说,是卓文君写给有意纳妾的夫君《白头吟》,并随诗附上诀别书一封。诀别书虽然比《白头吟》少了华丽的辞藻和有节奏的韵脚,但是,其中所饱含的爱之深情之切一点都不亚于《白头吟》。卓文君诀别书更简单直接地表明了自己的心意,同时,也是挽回司马相如的心意的关键。

诀别诗配图
文君先书花和琴,再写鸳鸯和宫树,一正一反,皆来衬托夫君的薄情。芳香四溢的春天里,尽态极妍的鲜花争奇斗艳,鲜艳妖媚的色彩霸道地掩盖了素净的颜色。琴依旧可是弹琴人却早已不知所踪。这是正面描写,无论是素色的花朵还是故人已去的琴,它们都像卓文君自己,面临被抛弃的事实。可是,湖水碧波上相伴游泳的鸳鸯和汉宫里枝条交织的宫廷树,它们都不离不弃,忠于伴侣。这是反面描写,借脖颈相交的鸳鸯和枝条交织的宫树,来反衬自己被冷落的苦楚。
“朱弦断,知音绝。明镜缺,夫妻分。”卓文君自知如今的夫君司马相如怕是再难回头,故而决绝地和夫君一刀两断。果然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贞烈女子,只是再决绝也难掩其中的深情。毕竟,当年不顾父亲反对和他私奔出来的是她,多年来与他同甘共苦的的是她,这份情谊哪里是一份诀别书就能全部斩断的啊。因此,她在信的最后,叮嘱夫君要好好吃饭,不要牵挂她。其中深情,一目了然。连司马相如看了,都感动得热泪盈眶,回家向她道歉。
卓文君数字诗
卓文君既是著名的才女,又是貌美如花的千金小姐。优秀如她,却被司马相如的一首《凤求凰》俘获芳心,甚至夜奔出来,和司马相如过着贫寒而幸福的生活。女人总是把爱情看的太重,不顾一切甚至飞蛾扑火。以至于失了爱情之后,遍体鳞伤,像失掉了魂魄。卓文君数字诗就创作于爱情即将泯灭时,但是她死揪着爱情的尾巴尖不肯放手。

数字诗配图
文君当垆卖酒时相如就打打杂,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也幸福美满。可是做了官的司马相如自以为从此荣华富贵,整日沉迷于酒色之中,对卓文君越来越冷淡。直到他给卓文君寄了一张空白信后,卓文君才从爱情的甜蜜中清醒过来,随即回寄了一首数字诗。
这首诗单看结构就很有一种建筑美,从一到十再到万,每句都以数字开头,构思巧妙。从一写到万,这是上山,又从万写到一,这是下山。因为这首诗整体呈宝塔状,所以也叫做宝塔诗。类似的宝塔诗还有很多,但都不如卓文君这首数字之多,连贯紧密。
上山的从一到万里,是卓文君就自己和夫君的事情而写,属于写实。能在简短的十一句诗里将一切交代清楚也需要一定的功底。下山的从万到一里,卓文君主要通过孤雁、圆月等意象来突出衬托自己的遭遇和不幸。
卓文君数字诗不仅构思巧妙,建筑结构美,而且音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卓文君在即将失掉爱情的当口儿还能一气呵成写下如此独特的作品,不得不佩服她的才思。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