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的意思是什么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谁
乐不思蜀,从这个蜀字就可以看出这成语指的是什么了,蜀,乃三国时期的蜀国,乐不思蜀的意思肯定跟三国时期的蜀国有关,下面历史趣闻网就给大家讲解一下乐不思蜀的意思以及这成语的出处和典故中的主人公。
刘禅基本信息数据来源 : 历史百科-刘禅
中文名刘禅
别名公嗣,升之,阿斗
国籍/朝代三国
国号蜀汉
职业皇帝,安乐公
庙号仁宗(汉赵)
民族汉族
谥号思公(晋),孝怀皇帝(汉赵)
出生日期公元207年
逝世日期公元271年
陵寝孟津平乐镇翟泉村东
在位时间42年
主要成就发展经济,与民生息,后自摄国事家庭成员刘备,刘璿,刘瑶,刘琮,刘瓒,刘谌,刘恂,刘虔
三国刘阿斗图片
乐不思蜀的意思是什么?
乐不思蜀,从字面的来理解,其意思就是快乐的不想念蜀国,现在人用这个词来形容人在新的环境中很快乐,因此而不思念自己原来的环境,也有在新的地方过的开心而原本的意思。
乐不思蜀这个词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这是书中记录的一个典故,后来典故慢慢被精简总结归纳成了成语,所以现在就有了乐不思蜀这个词。前面说到,乐不思蜀是指人在新环境很开心而不思念自己本来的环境,既然是指人,那么这个成语典故中的主人公是谁呢?典故中乐不思蜀的人是谁?

阿斗刘禅图片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谁?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中记载,司马昭宴请刘禅,故意演奏蜀国的歌曲,其他跟随刘禅的侍从都伤感泪下,唯独刘禅喜笑颜开。司马昭便对身边的贾充说:“这刘禅居然糊涂到了这种地步,就算是诸葛亮在世也难以辅佐,何况姜维呢?”贾充回答说:“正是这样,我们才能将他吞并啊。”
后来,司马昭故意问刘禅是否会思念蜀国,刘禅回答说:“我在这里过的很好,不思念蜀国。”后来郤正听说了这个事情,就跟刘禅说,如果以后司马昭再问起这种问题就哭泣的回答说:“先人的陵墓都在蜀国,我是天天都在想念蜀国。”后来司马昭果然又问起刘禅这个问题,刘禅便按照郤正跟他说的话来回答,结果被司马昭猜到了,他说你这话怎么听起来像郤正的语气呢?刘禅笑笑说,你说对了,旁边的人听到这两人的对话都大笑不止。

刘禅头像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就是刘备之子刘禅,也就是那个扶不起的阿斗。刘禅弱智,刘备死后,刘禅继位,昏庸无能的刘禅没多久就被魏国吞并,因为刘禅无能,魏帝觉得此人不会有所作为,所以就给刘禅一个“安乐公”的闲职。但其实魏帝自己也没有实权,真正掌握实权的是司马昭,所以司马昭仗着权势故意戏弄阿斗,才出了这么一个乐不思蜀的典故。
刘禅对司马昭说的一句:“此间乐,不思蜀。”成了千古名话,可惜这刘禅却不是什么真英雄,生来痴傻的他昏庸无能,诸葛亮在世也无法辅佐他成就大业。因此魏国才没有将刘禅赶尽杀绝,而是当成一个玩偶,闲时用来娱乐的玩具。
不过也有人不赞成刘禅痴傻的说法,有部分学者认为,刘禅应对司马昭的“此间乐,不思蜀”其实跟他父亲刘备当年应对曹操的煮酒论英雄是一样的,刘禅其实是大智若愚。不过大部分学者还是认为阿斗确实是无能之人,如若他真的能屈能伸,那么在魏国期间怎么没有蓄力待发?最后怎么没有反击的行动?可见,阿斗无能是个不争的事实。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