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安与宋玉的关系 关于潘安的故事
潘安宋玉
自古以来素有“四大美女”闻名于世,然而其实针对男性的外表,中国古代也有“四大美男”的说法,而潘安毋庸置疑定是名列榜首的了,另外三人中位列第二的是一位名叫宋玉的美男子。有一句俗话说“貌若潘安,美如宋玉”指的就是这二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才貌双全。

潘安 画像
据悉每当他们出行的时候,一度会造成万人空巷的场面。潘安,可谓是家喻户晓的美男子,“貌比潘安”已经成为了夸赞一个男性俊美的最高评价,历史上赞美潘安外表的记载,就是直截了当的三个字:“美、姿、仪”,言简意赅的至高赞美,由于其才貌双全成正比,还对妻子至死不渝,因此他在当时就已经拥有一大批死忠粉了,是男性内外兼修的典范。
而宋玉呢,既然位列四大美男之中,相貌自然也是极佳,但是比外表更出众的,是他的才气。有一种说法传称他是屈原的学生,战国时期的汉族人,曾经在熊横手下任事,善作诗赋,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辞赋大家,因此后人将其合称为屈宋。其作品颇丰,汉书中记录其诗作辞赋十六首,但是如今大都失传,只剩下《九辨》、《风赋》、《高唐赋》等为数不多的几首。著名的“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等等典故皆由他而来。宋玉在文学方面有着极为卓越的造诣,在文坛有着宗师级的地位,作为第一个写悲秋的人,也成为潘安创作的典范。
潘安的故事
传奇美男子潘安的一生中,发生过哪些令人惊叹的故事呢?据悉潘安由于生得貌美,年轻时每次外出狩猎,手中拿着弓箭走在洛阳大道上,女子们见了他没有一人不争相将手连起来,把他围在其中。

潘安画像
潘安在河阳县任县令时,由于当地地理以及气候的原因,因此整个县都种满了桃花,潘安浇花息讼而深受百姓的爱戴,于是后来就用“河阳一县花”之类的称呼来指代潘安,用以称赞一处地方的美好景象或是表示某地治理得当。而这个典故也是“花样美男”最早的来源出处。此后,庚信与李白等人也在多篇文章诗作中提到了这个花县的故事,如今往往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潇洒。
据悉,当时贾谧权势极盛,由于他偏爱文学,因此集结了二十四个友人加入他的宾阁,潘安就位列其中。这些人占据了文坛的大部分,时常在当时富豪的金谷园中饮酒作诗,故称“金谷二十四友”。当年王诩要赴长安,其众人在金谷园内为其摆酒送别,这是历史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文人聚会,在这次宴会中,他们所作的《金谷诗序》也就成了王羲之大作《兰亭集序》效仿的典范。酒宴上罚酒的现象也是出自这次宴会。
除此之外,大名鼎鼎的苏州拙政园也与潘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拙政园”的名称是借用潘安的诗作《闲居赋》中的一句“此亦拙者之为政也”而得名。
潘安掷果
自古以来,俊男的吸引力对于女性来说都是有如磁场一般令人心驰神往的,女子表达自己心意的方式向来都是疯狂而澎湃的,不仅仅是如今的粉丝们在看到自己喜爱的明星或是小鲜肉们时表现出来的激动不已,古代女人们对于心爱男子的梦寐以求也是丝毫不减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掷果盈车
众所周知,潘安是世间难得一见的绝世美男子,它能够留名千年,那么在当时的生活中他有多受欢迎呢?有一个成语“掷果盈车”讲述的就是古代的女性们极其爱慕潘安,甚至到了疯狂的程度。
根据南宋时期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中的容止篇,潘安由于相貌俊美而被记录到这个篇目中,其中有一个故事讲的就是这个成语的由来。据悉,潘安由于相貌过于出众,面容清秀俊美,神态风度翩翩,引得无数女子对他朝思暮想。每次他只要一出门,驾着车在路上出游,所有女的都会立马放下手中的活,或从窗户或从门口纷纷探出头来观望他,而且不只是少女或者妇女们对他如此着迷,老妇人们更是难以自控,一看到潘安就立马将家中新鲜的水果统统搬出来,全部往他的车里丢,因此潘安每次只要一出门,回家的时候都能装满一整车的水果。
据悉,当时还有一个名叫左太冲的男子,长得其丑无比,但他见潘安如此受欢迎,就东施效颦也模仿潘安出游,结果被老妇人们吐了一脸的口水只得怏怏而归。
潘安的诗
潘安与陆机并称为“潘江陆海”,是西晋年间文学的代表人物,他在诗歌上的造诣极高,其作品在中国首部文学批评著作《诗品》中位列上品,他的诗作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其中悼亡诗开创了这个丈夫哀悼亡妻之题材的先河,世代被举为第一。在那个年代,写得一手好“赋”是一个文人的至高成就,而潘安则尤其善作诗赋。

秋兴赋
潘安曾作有《藉田赋》,用来赞颂当时晋武帝亲自参与躬耕、十分重视农业的情况。整首诗洒洒千字,辞藻华美非常,俱显才华锋芒毕现,但也正是因此作倍受排挤,使得整整十年未能升官终不得志。
潘安的另一首代表作《秋兴赋》,通过对于伤秋之情的表达,通过描写秋季的景象来作铺垫,借用此诗表达了对权贵们的轻视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愤愤不平,还隐约透露了自己有欲归隐避祸的决心,这首诗也从侧面深切地表现了潘安内心对于达官贵人的心理矛盾。这首赋内容言情,形势为骈体赋,在表达方式上打破了汉散体的的格局,将叙事、抒情、议论、描写等多个方面融为一体,独具个性。此外,在言语用词上,他对仗工整,注重韵律和节奏。
其实他的归隐思想在《秋兴赋》中表现得还不是很明显,但他的《闲居赋》就是完完全全的隐逸主题了,歌颂了自己闲居家中,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归隐的信念与乐趣跃然纸上。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