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与洋务运动的故事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的简介

正在使用人数

香帅张之洞“香帅”是时人对于张之洞的一种称呼,张之洞是晚清名臣,张之洞促进了整个国家的发展,在教育上创办了多个新式学堂,其学堂涵盖了各个方面,如有针对普通教育的,有针对军事教育的,有针对实业教育的,有针对师范教育的,从不同层面培养专业人才。在政治上提。

小知识:张之洞与洋务运动的故事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张之洞与洋务运动的故事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时间:2016-03-12 05:55    来源: 我爱IT技术网    编辑:佚名

香帅张之洞

“香帅”是时人对于张之洞的一种称呼,张之洞是晚清名臣,张之洞促进了整个国家的发展,在教育上创办了多个新式学堂,其学堂涵盖了各个方面,如有针对普通教育的,有针对军事教育的,有针对实业教育的,有针对师范教育的,从不同层面培养专业人才。在政治上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政治主张;在工业上,创办了钢铁厂,枪炮厂,煤矿厂,棉纺厂等多个企业促进发展。

走向共和张之洞剧照

走向共和张之洞剧照

张之洞不管是在清朝还是在现在都是一位名人,而他有一个称号更是让人深深的记住了他,那就是“香帅”,张之洞为什么被称为香帅呢?张之洞号香涛,后任总督一职,总督又称之为帅,所以将两个一结合就有了香帅这一说法。

但是香帅这个称呼的来历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一部分学者认为香涛是号,而另外一拨则认为是张之洞的表,记载大不相同的,调查其原因研究者认为张之洞有好几个字,一个是孝达,又字香涛;第二种说法是文献记载者对于字号的看法与观念不同,所以导致有所偏差。

在《张文襄公传家遗墨》中记载,香涛为张之洞早年时候使用,所以常以香涛,香帅,张香帅等称呼称之,还有人称他为芗涛。

但是不论张之洞的称呼为何,他深深的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香帅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名称与成功的标志。

张之洞洋务运动

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推动了整个民族工业发展,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早期洋务运动和改革的一个总体方针。毛泽东对张之洞评价颇高,认为重工业发展不能忘了张之洞,足以看出张之洞的社会地位与贡献。

汉阳铁厂旧照

汉阳铁厂旧照

何为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一场引进西方机器生产,及科学技术以此来自立自强的一种求富运动。洋务运动使落后的中国出现了首批近代企业,让中国走上了民族资本主义道路。张之洞主要从两块进行洋务运动,一块是主要实业,一块是设办新式学堂。

一:主要实业

张之洞督办并建设了芦汉铁路,这条铁路起于卢沟桥,止于武汉,也就是现在著名的京汉铁路),铁路之利,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助民生。

张之洞将武汉打造成为了重工业基地。芦汉铁路修建成功,实则上就是为重工业做铺设,在18年间,张之洞创办了著名的汉阳铁厂,钢轨厂,湖北织布局,煤矿等一大批近代工业化企业,从而奠定了湖北的近代工业体系。

二:创办新式学堂

张之洞大力创办新学堂,引进人才,壮大了中国的师资教育力量,出国留学,学生出洋已经为常事,张之洞送出的留学生不计其数。其创办了自强学堂,湖北师范学堂,女子师范学堂等这些都是现在大学的前身,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对中国的人才需求与培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张之洞是个出色的教育家,其在教育改革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本人也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清朝末年,封建社会迎来末端,在这个清末乱世时期,出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张之洞,他在这个关键时期做出了一些列的举措,使中国得到了飞速发展。今天要讲的是张之洞在教育方面的成就。

张之洞学堂

张之洞学堂

张之洞颁布了“癸卯学制”,也就是近代学制中的《奏定学堂章程》,这个学制的发布彻底的改变了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制度,也宣告着1300年来的科举制度结束了,即将迎来一个新的教育机制。

一、中体西用

张之洞的教育理念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先让学生学习经史之学,在这个基础上再学习其他的技能项,来弥补其不足,相辅相成。

二、主张天下广设各级学堂

改革旧科举,旧私塾,创办新式学堂,创办了幼儿园,普通学校,师范,实业类学校,通过不同的分类将学校的优点突出。就如现在的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到高中再到大学深造,一样的概念。

三、设立工农兵学商等各类学校

学校不单一,内容更加细分化,有关农工商的学校,有兵校,有铁路学堂可谓是分的更加细致。

张之洞的教育理念与现在的人才培养要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学好基础再学技术,稳打稳扎,这种形式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张之洞大力发展新式教育,成为了近代教育的奠基人。

张之洞劝学篇

历史上有两部《劝学篇》,一部是荀子的名作,另外一部就是晚清名臣张之洞的一部思想作品。张之洞出生于1837年,是洋务派的核心人物,其后期一直在为洋务运动与教育所努力。张之洞与曾国藩等人并称为晚晴四大名臣,名声显赫。1898年,张之洞发表了一部作品,这本作品是一部宣传册,主要论述了传授传统经史之学教育思想的重要性,全书灌输了张之洞的教育理念,认为“旧学为体,新学为用”。

张之洞劝学篇

张之洞劝学篇

张之洞劝学篇的基本思想就是认为教育的根本就是向学生传授中国历来传统又经典的经史之学,只有学好这些基础,才能开始其他的学问研究,所以在教育的优先上面强调应该率先学习传统经史之学,其次在这个基础上学习其他的有用知识,来弥补知识上的不足。

在张之洞劝学篇中将中学内容划分为4大块,包括经、史、子、集,其中特别强调明纲,因为张之洞认为三纲五常是中学之本原。这也提出了张之洞的观点,他反对维新派的君主立宪。

在西学内容则将其概括为三部分:西史、西艺、西政。张之洞一直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通过这种方式来强化封建君主制。张之洞的这一主张有着明显的保守型与反动性。

张之洞劝学篇提出的教育主张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这也是张之洞劝学篇给后人带来的价值所在。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猜你喜欢:

与“张之洞与洋务运动的故事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相关的热门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