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简介 黄兴是谁 后人如何评价黄兴的简介

正在使用人数

黄兴简介黄兴简介,黄兴,生于1874年,死于1916年,生日10月25日。原名黄轸,起义后更名黄兴,和中华民国创建者孙中山先生是至交,但是两人曾多次分合。黄兴是民主革命家,妻子徐宗汉也是革命家。黄兴照片黄兴是湖南长沙人,在辛亥革命时期与孙中山并成为“孙黄”。黄兴。

小知识:黄兴简介 黄兴是谁 后人如何评价黄兴

黄兴简介 黄兴是谁 后人如何评价黄兴

时间:2016-03-12 06:04    来源: 我爱IT技术网    编辑:佚名

黄兴简介

黄兴简介,黄兴,生于1874年,死于1916年,生日10月25日。原名黄轸,起义后更名黄兴,和中华民国创建者孙中山先生是至交,但是两人曾多次分合。黄兴是民主革命家,妻子徐宗汉也是革命家。

黄兴照片

黄兴照片

黄兴是湖南长沙人,在辛亥革命时期与孙中山并成为“孙黄”。黄兴出生于地主家庭,父亲叫黄晓村,是晚清时期的末代秀才,黄兴小时后接受的就是王夫之文化影响,曾经张之洞推荐进入武昌两湖书院读书,接触维新思想,并且有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黄兴两年之后从两湖书院毕业前往日本留学,主要关注维新变法,他到日本之后,和杨笃生一起创办《游学译编》,传播变法思想,组织湖南编辑社。黄兴的革命思想和孙中山产生差异的原因就是两人出生环境不同,黄兴接受的儒家教育,孙中山接受的是西式教育,黄兴早年曾经参加过系统的科举考试之路,最后成为秀才,但是他并不热心政治,他对前来庆贺的亲友说,我学习的目的不是因为我内心认同,而是父母之命不可违。早期的黄兴虽然对封建制度极为不满,但是还是心存敬畏,是一个启蒙较早的封建知识阶级,他能有后来的革命之路靠了很大的机缘。

关于黄兴简介,黄兴喜好军事,他在日本留学期间曾经向日本海军军官求教军事课程。黄兴是一个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强的人,他每天五点多起床跑步,骑射,为革命打下了良好的身体基础。

黄兴的妻子徐宗汉

黄兴的妻子徐宗汉是一代革命女性,她原名叫做佩萱,是徐氏家族第三代,她出生在革命家庭,从小接受西方文化教育,没有封建思想的束缚,十八岁时嫁给两广总督李庆春的儿子,但是没有几年丈夫病逝。在丈夫死后,徐宗汉毅然决然投入到革命大潮中,投奔大姐徐慕兰。

黄兴的妻子徐宗汉女士照片

黄兴的妻子徐宗汉像

黄兴的妻子徐宗汉在姐姐那里加入了同盟会,徐宗汉的姐姐徐慕兰是一个坚定地革命家,利用富家少奶奶的身份周旋于广州上层社会,发展了佩瑶、佩书等一众革命女性。她们成功的为广州起义的运输火药,传递消息。徐宗汉在姐姐的带领下一步步成熟起来,在南洋邂逅孙中山和黄兴。

徐宗汉遇到孙中山黄兴二人是历史的机缘,当时孙中山和黄兴到南洋为革命筹款,但是因为语言不通听不懂当地马来西亚语,徐宗汉自告奋勇成了两人的翻译。徐宗汉的语言天赋十分高,她不仅段时间就学会马来西亚语,竟然还学会了“湖南话”,孙中山经常听不懂黄兴表达的意思的时候还要请教徐宗汉。临别的时候,孙中山和黄兴向徐宗汉抛出橄榄枝,对她说:“你的能力,应该满天飞,去为革命筹钱。”

黄兴的妻子徐宗汉几乎没有考虑,转头就加入了同盟会并成为核心人员。为了广州新军起义,她和胡汉民夫人,冯自由夫人从香港出发,三个女人把大量军火晕倒了广州。在轮船上,身边放着军火炸药,胡太太和冯太太内心很焦虑,唯有徐宗汉滔滔不绝的讲述服装、化妆、姨太太,分散了特务了注意力。

黄兴后人

黄兴中年病逝,留有五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长子叫黄一欧,二子叫黄一中,大儿女振华,小女儿德华,这四个孩子是第一任夫人所生,三儿子黄一美和四儿子黄一球、小儿子黄乃是徐宗汉所生。

黄兴简介 黄兴是谁 后人如何评价黄兴

黄兴像

黄兴后人回长沙参加了当局为黄兴举办的国葬,黄兴是一个革命家,他给自己的后人取名也是隐着“按照世界的眼光和生活方式生活。”

黄兴后人谨遵父亲的遗愿,先后前往国外留学,黄一欧和黄振华前往美国,剩下的有的去日本,有的去法国,有的去德国。黄兴去世的时候,黄德华和黄乃仍然年幼,他们和母亲一起留在长沙,后来也前往日本和美国。

虽然黄兴后人也曾经涉足政治,但是都没有在政治这条路上走得很远。黄一欧曾经做了长沙市的市长,立法院委员,但是他的性子不适合在官场待着,他厌倦官场上的派系争斗,在1943年借着养病的借口离开政治漩涡,会湖南老家求得一个清净。国民党败退后,几次三番邀请黄一欧到台湾从政,但是被黄一欧拒绝了。黄一中从日本留学回国之后在国民政府单过统计司司长,著名的“四万万”华夏同胞的概念就是从黄一中这里统计出来的。黄一球回国之后更是一点都没沾政治,专心研究技术,在航天部门担任工程师。黄乃曾经因为激进运动被日本当局逮捕,后来是黄一欧前去营救。

黄兴弃笔从戎

1903年,为了抗议俄国侵占我国国土,黄兴弃笔从戎,开始组织身边同学,在日本成立拒俄义勇队,开始发展武装革命道路,组织武装分子。

黄兴简介 黄兴是谁 后人如何评价黄兴

弃笔从戎的黄兴

黄兴回国后弃笔从戎,在湖南长沙与宋教仁、陈天华一起成立华兴会,这是中华民国最原始的新思潮集聚地。身为会长的黄兴策划了起义事宜,时间定在慈禧太后70大寿之际。但是由于缺少革命经验,起义失败。

黄兴弃笔从戎虽然一开始并不成功,但是他坚定革命信念,逃亡到日本之后认识了孙中山,两人开始组建同盟会,孙中山任会长,黄兴任庶务,两人开始发展革命分子。

弃笔从戎的黄兴在走了几次弯路之后找到了革命的正确道路,他亲自甄别入会学生,选拔坚定分子,最终成立丈夫团。先后经历了钦州,防城等几次起义,不断地积累经验,扩大影响力。1900年,受孙中山指派回到香港筹备同盟会南方指挥部,次年四月黄花岗起义,在黄花岗起义中,黄兴受伤,断了两根手指,在香港养伤。

同年十月武昌起义终于打响,黄兴弃笔从戎从香港赶到了武昌,打响了革命第一枪。武昌起义的爆发让弃笔从戎的黄兴看到自己的选择没有错,只有武装革命才是拯救国家的方法,变法和武装起义缺一不可。黄兴亲赴前线,举行拜将仪式,指挥汉阳保卫战,汉口攻陷战,为各省的独立赢得宝贵时间。

黄兴和孙中山

黄兴和孙中山相识于日本留学期间,两人共同组建了同盟会。黄兴是一个具有强烈配角意识的人,甘心做孙中山的配角。黄兴和孙中山之间的革命友谊无比坚定,在别人建议他取代孙中山的事后他严词拒绝,黄兴和孙中山是一对亲密的革命战友。

黄兴和孙中山照片

黄兴和孙中山照片

黄兴和孙中山,相识于筹建同盟会的时候,孙中山是会长,对外代表着同盟会,黄兴则是庶务总管,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孙中山主外,黄兴主内。黄兴当时在同盟会中的威望比孙中山高,但是他一直辅佐孙中山。在两次“倒孙”事件中,有人提议将孙中山开除,黄兴站在了孙中山这一边,对外人说:“革命不是个人问题,不应该因为个人喜好而罔顾国家革命的走向。这不是个人排位,这是一个团结的团队,你们要倾心相助,不能陷我于不仁不义的地位。”

黄兴和孙中山,这样一对亲密战友却在辛亥革新前夕差点决裂,这件事情源于选用民国国旗。国旗的设计是一个国家政治面貌的体现,在1906年的时候,国旗设计提上议程,孙中山建议用自己老乡陆皓东的青天白日旗,但是黄兴不同意,青天白日旗中间是圆形的,和日本国旗太类似,孙中山也听取了建议,做出让步,形状不变,可以把颜色变成红白蓝三色,正好同盟会宣扬的就是自由平等博爱三种意识追求。但是黄兴不满意,甚至勃然大怒,要离开同盟会,黄兴和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夕差点因为一面国旗决裂。

对黄兴的评价

历史上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作用的不仅仅是孙中山一人,,还有黄兴宋教仁等,但是很多人都会忽视一个甘当配角的人物,那就是黄兴。历史上对黄兴的评价其实是很高的,他死的时候享受国葬待遇。

黄兴照片

黄兴照片

对黄兴的评价,首先要提到他的历史情怀。黄兴参加革命,吸取着从小生活环境的封建性和新思潮开放性的双重交织。因此他的选择是具有历史召唤的,它能够从太平天国起义中发现不足,知道革命不能有私心。他给自己取名字叫做黄轸,就是让自己不要忘记历史的车轮。他在辛亥革命筹建的过程中,不论威望还是人脉都比孙中山要强,却不愿意取代孙中山,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就是不想看到革命的成果因为人心相争而涣散。

对黄兴的评价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他的未来预知性很强,他很有战略眼光,当一些革命党人要求撤销同盟会,直接建立中华民国,但是黄兴不同意,他虽手握兵权能够一言独断,但是还是耐心的向众人解释原因,就是在当今历史环境中,无论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好,还是我们要成立的中华民国,党和国是分不开的,政治竞争可以用党派竞争化解。

对黄兴的评价还有一点,就是黄兴的人才储备眼光非常人能及,他在同盟会的时候就知道吸取日本留学的海军军官,包括李书城,赵恒锡等人,这些都成为了国家的中流砥柱之才。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猜你喜欢:

与“黄兴简介 黄兴是谁 后人如何评价黄兴”相关的热门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