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是在哪个国家进行的 商鞅变法主要内
商鞅变法在历史上鼎鼎有名,商鞅这位变法先锋也成了法家的代表人物,后世变法家的楷模。那么商鞅变法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事,是在哪个国家进行的,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商鞅变法是在哪个国家进行的
公元前362年,秦国秦孝公继承王位,秦国由于地处西南,一向不被中原大国所重视,他们是秦人为野蛮之夷。胸怀壮志的秦孝公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恢复秦穆公统治时期的霸主地位,于是颁布了求贤令,召天下之贤才以仕秦国。这时,远在魏国的商鞅正因“伯乐”公叔痤之死而郁郁不得志,在得到了求贤令的消息后,孤身带着法家经典《法经》奔赴秦国。

商鞅变法图片
商鞅到了秦国后,先是买通景监这个秦孝公的近臣,借着“后门”商鞅成功得到秦孝公的接见。商鞅一见秦孝公,对他大讲特讲帝王之道,秦孝公听得昏昏欲睡没有任何的兴趣,随后对景监说商鞅只是一个呈口舌之利的狂徒,没有什么大才。
商鞅被拒后并没有气馁,通过景监他5天后再次得以觐见秦孝公。这次商鞅改用王道之说,可惜也没有引起秦孝公的重视。尔后,商鞅第三次拜见秦孝公,这回他阐述霸道之术,讲国家应该行霸业匡扶天下。秦孝公虽然还是没有接纳他,但对于霸道之说却持肯定态度。这时,商鞅已经知道了秦孝公的志向,知道如何对症下药了。
商鞅四见秦孝公,他详述了如何富国强兵,发展国力,用法来治理天下成就霸业。秦孝公这回听得津津有味,不时询问。此后数日召见商鞅,两人畅谈变法强国之法。通过推销自己的治国之策,商鞅终于被秦孝公接纳重用。公元359年,秦孝公觉得时机已经成熟,遂支持商鞅在秦国全面开始变法。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商鞅主持秦国变法先后共有两次,在第一次变法之前还有一个序幕。公元前359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颁布《垦草令》,这项法令的主要内容方略是:大力发展农业、促进商业、以法治天下,提高农业农人的社会重要性同时减少权贵的特权,将他们一并纳入税收制度中。

商鞅变法立木取信图片
公元前356年,商鞅被封为左庶长,在秦国内全面开始第一次变法,变法内容为:更改户籍制度、对违法犯罪实行连坐、规定明确的军功军法、将世代承袭的贵族制度废除、颁布等级严明的20等爵位、抑制民间私斗、奖励农业生产、制定了秦律。
公元前350年,商鞅开始第二次变法,内容为:开垦荒地拓展疆土、在全国划分行政区域实行县制、统一度量单位、禁止儒学提倡法学等。
商鞅变法是公元前356和350年在秦国进行的,一共变法两次,通过这两次变法使得秦国在严苛的法制下国力蒸蒸日上,为之后一统六国奠定了基础。商鞅也因变法而名流千古,为后人所赞颂。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